公司归入权
什么是公司归入权 公司归入权是指对公司内部人违反忠实义务等特定行为所获得的溢出收益,公司收归所有的权利。 公司归入权的内容 公司归入权的实质是对公司所涉及的各方利益平衡的一种制度安排,是公司内部人违反忠实义务时法律赋予公司的一项特别救济手段。公司与内部人之间的利益既有一致性又有冲 […]
阅读次数: 419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公司归入权 公司归入权是指对公司内部人违反忠实义务等特定行为所获得的溢出收益,公司收归所有的权利。 公司归入权的内容 公司归入权的实质是对公司所涉及的各方利益平衡的一种制度安排,是公司内部人违反忠实义务时法律赋予公司的一项特别救济手段。公司与内部人之间的利益既有一致性又有冲 […]
阅读次数: 419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和谐主义诉讼模式 和谐主义诉讼模式是指基于要解决纠纷的视角和社会和谐主义的基本理念,法院和当事人之间.双方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以及法院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在诉讼中是一种充分协商与沟通的,互动和协作的和谐关系。 和谐主义诉讼模式的特征 和谐主义诉讼模式是基于 […]
阅读次数: 775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执行承担 执行承担是指在执行中,由于执行中的事实出现,被执行人的义务,应由与被执行人有一定法律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履行的一种制度。它是总结执行实践经验所确立的一项制度,对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执行承担的相关法律陈述 《民事诉讼法》第213条规定: […]
阅读次数: 898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社会保障争议法 社会保障争议法是社会保障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调整社会保障争议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称,它既可以体现为社会保障争议的专门性立法,也可以现有程序性法律的修订条款为渊源。 社会保障争议法的特征 1.社会保障争议法是程序法,是社会保障法所规定的保障措施得以实现的程序性规 […]
阅读次数: 661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名称权 名称权是指自然人以外的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转让自己的名称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 名称权的内容 名称权包括四项基本权利: (1)名称设定权 即法人及其他组织享有为自己设定名称的权利,他人不得强制干预。对于名称的设定,各国采取不同做法,一是采自由主义 […]
阅读次数: 456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公司责任能力 公司责任能力是指公司在进行经营活动过程中对自己所为的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资格和能力。公司的责任能力同公司具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不同的。公司的责任能力指的是公司有无承担法律责任的资格问题,而法律责任则是公司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所应承担的具体法律责任。没有责任能 […]
阅读次数: 81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争点效 按照日本学者新堂幸司给的定义,争点效是指,在前诉中被双方当事人作为主要争点予以争执,而且法院也对该争点进行了审理并做出判断,当同一争点作为主要的先决问题出现在其他后诉请求的审理中时,前诉法院对于该争点做出的判断将产生通用力,这种通用力就是所谓的“争点效”。依据这种争 […]
阅读次数: 934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的含义 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作为法律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它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的、具体的事实状态,没有规定具体的权利和义务,更没有规定确定的法律后果。但是,它指导和协调着全部社会关系或某一领域的社会关系的调整机制。法律原则具有较宽的覆盖面、宏 […]
阅读次数: 808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权益侵害不当得利 权益侵害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上原因,因侵害他人权益而受利益,并致他人损失的法律事实,受益人应承担返还所受利益的义务。 权益侵害不当得利作为不当得利类型化中非给付不当得利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已基本被各国家与地区立法与司法实践所检验与认同。权益侵害不 […]
阅读次数: 727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法律移植 法律移植是指的是“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详言之,法律移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将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体系或内容或形式或理论)吸纳到自己的法律体系之中,并予以贯彻实施的活动。”其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是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 […]
阅读次数: 419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间接代理 所谓间接代理,是指代理人在进行代理活动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代理活动的法律效果间接由被代理人所承受的代理制度。 间接代理的特点 第一,间接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为法律行为。 这是间接代理与直接代理最重要的区别,受托人虽然接受委托,但不将其代理身份告知第三人。对第三人来说 […]
阅读次数: 828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物 物是指民事主体实际能够支配或控制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物质资料。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包括财产的归属和利用关系、财产的流转关系。民法上的财产包括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有形财产主要是指物。 民法上的物只能是存在于人身之外的物,而不能是人身。民法上的物须具有可使用性,具有价值和使用 […]
阅读次数: 89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汉德公式 所谓汉德公式,即由美国联邦上诉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法官勒尼德·汉德(LearnedHand)在1947年“美国诉卡洛尔·波音拖船公司”一案中提出的过失认定公式(以侵权行为的预防成本B与造成损害的盖然性P,损失金额L的乘积之比来认定行为人是否应承担过失责任)。该公式用数 […]
阅读次数: 44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无过错原则 无过错原则,指行为人只要给他人造成损失,不问其主观上是否有过错而都应承担的责任。一般认为,我国合同法上的违约责任与侵权法上的特别侵权的归责原则即是无过错原则。 如在违约责任中,在违约责任发生后,非违约方只需证明违约方的行为已经构成违约即可,而不必证明其主观上有无 […]
阅读次数: 586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区域经济协调法的概念 区域经济协调法是指调整政府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其形式既可以表现为综合性的基本法律,也可以是单项的行政法规,还可以包括国家宏观调控法律中的相关法律规范。相关区域经济协调法实质上是一个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法律化。 区域经济协调 […]
阅读次数: 905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商品税法 商品税法是指调整因商品税的征管和缴纳而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我国,商品税法主要由各单行的商品税种法构成,如《增值税暂行条例》、《营业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等。商品税法对保障商品税的征收、发挥商品税在税制结构和国民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
阅读次数: 659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要式行为 要式行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一定形式或履行一定程序才能成立的行为,如:票据行为就是法定要式行为。 要式法律行为:如法律规定某中法律行为必须采用某种形式,这种法律行为就称为要式法律行为。法律行为的当事人必须遵照法律要求的形式,其法律行为方能成立。凡不具备法律规 […]
阅读次数: 379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立法机构 立法机构(亦称立法部门或立法机关)是现代社会中负责议定法律的机构,属于一种合议性团体,通常由所在地公民按人口比例组成。 立法机构的功能 除了制定、修改与废除法律外,通常亦负责各式法案(如审批政府的公共预算要求)、监督政府运作(如听取施政报告与质询、召开公听会或听证 […]
阅读次数: 362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落日条款 落日条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落日条款”包括各种法律中以及合同中关于有效施行期限的规定;狭义的“落日条款”仅指规定各种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施行期限的条款,设置了“落日条款” 的法律也称为限时法,限时法是指立法者在立法之初即已经预见到法律有效施行的期间,只要时限 […]
阅读次数: 891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专利侵权救济 专利侵权救济是指专利权人因专利权受到侵害而获得的救济。这一概念从英国十七世纪开始实施专利制度即开始在法律界和知识产权界中使用。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实施专利制度,并开始使用这一概念。 专利侵权救济主要是从权利人角度出发来讲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专利 […]
阅读次数: 444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