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损害
什么是直接损害 直接损害又称具体损害、有形损害,是指人身或财产本身受到侵害行为的直接作用所产生并存在的损害。例如车子被砸毁、脚部受到踩踏致伤,这些损害是侵害行为直接作用造成的,是具体的,是有形的。 直接损害的类型 一是因为财产权遭受侵害所支付的费用,例如,汽车被撞毁后所支付的修理 […]
阅读次数: 33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直接损害 直接损害又称具体损害、有形损害,是指人身或财产本身受到侵害行为的直接作用所产生并存在的损害。例如车子被砸毁、脚部受到踩踏致伤,这些损害是侵害行为直接作用造成的,是具体的,是有形的。 直接损害的类型 一是因为财产权遭受侵害所支付的费用,例如,汽车被撞毁后所支付的修理 […]
阅读次数: 33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国际软法 国际软法是软法在国际法上的延伸和发展,甚至软法这一概念事实上是最先出现在国际法领域的。 国际软法兴起的背景 国际软法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出现在环境保护、人权等领域。国际软法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其勃兴必然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国际背景。 首先,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全 […]
阅读次数: 34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约定违约金 约定违约金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对违约金的适用和比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约定。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约金的事先确定应当考虑违约情况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约定条款没有明确约定违约金和损失赔偿额具体汁算方法,不符合约定违约金的基本特征。 约定违约金适用的基本条件 与法定违约金相比 […]
阅读次数: 83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专利重复授权 专利重复授权是两项以上的发明创造,由于主要技术特征构成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或等同,分别申请专利,均获得授权。专利重复授权既违背了专利的独占属性,又破坏了在发明人与国家或者社会公众之间专利“契约”的对价平衡机制。 专利重复授权的理解 专利重复授权涉及的法律问题不仅 […]
阅读次数: 854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效力区分原则 效力区分原则是指在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下对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结果两个法律事实进行区分,其成立生效取决于不同法律依据的原则。该原则主要解决在债权行为的目的没有实现的情况下如何评价债权行为效力的问题,即物权没有发生变动,合同仍然有效。效力区分原则的区分具有单向性 […]
阅读次数: 567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给付不当得利 给付不当得利指受益人受领他人基于给付行为而移转的财产或利益,因欠缺给付目的而发生的不当得利。这种欠缺给付目的既可以是自始欠缺给付目的,也可以是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或者是给付目的不达。 这里的给付目的,即给付的原因。给付者给与财产总有一定目的或原因,或为债务的消 […]
阅读次数: 386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请求权基础分析法 请求权基础分析法又称为归入法、涵摄法(Subsumtions method),是指通过寻求请求权基础,将小前提归入大前提,从而确定请求权是否能够得到支持的一种案例分析方法。 运用请求权基础分析方法来分析案例,其构造为“谁得向谁,依据何种法律规范,主张何种权 […]
阅读次数: 59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公务员法律关系 公务员法律关系是指一般公民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成为公务员,基于所担任的行政职务而与国家之间构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也包括公务员作为行政主体的代表与行政相对方的关系。 公务员法律关系的特征 第一,公务员法律关系发生的基础是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国家公务员法律关系产 […]
阅读次数: 30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扣押船载货物 扣押船载货物是指海事法院依据海事请求人的申请,为了保全海事请求人的海事请求,扣押船舶运载货物的强制措施。 扣押船载货物的特点 扣押船载货物(简称扣押货物,下同)与扣押船舶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主体上,扣押货物与扣押船舶恰恰相反。 第二,扣押货物所依据的 […]
阅读次数: 698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经济纠纷上诉状概念 经济纠纷上诉状是指经济纠纷诉讼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变更原审裁判,或重新审判而提出的诉状。 经济纠纷上诉状是第二审法院受理案件,并进行审理的依据。第二审法院可以通过上诉状了解上诉人不服第二审裁判 […]
阅读次数: 696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租赁标的 租赁标的是指租赁合同当事人权利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或标为权利与义务的客体,一切动产、不动产都可成为租赁标的。 租赁标的特点 租赁标的具有以下特点: (1)租赁财产必须是特定物。特定物一般具有特殊的质量构成,性能或特点,如果一设备,某一部汽车等。租赁标明的必须是特 […]
阅读次数: 546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也称经济法主体,是指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享有权利(权力)和承担义务的社会实体。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理解 由于主体的社会活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同一主体可以参加不同的法律关系。由于法律关系的性质不同,同一主体在不同法律关系中 […]
阅读次数: 577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个人信息权 个人信息权是指个人信息本人依法对其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支配、控制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其权利内容具体包括信息决定权、信息保密权、信息查询权、信息更正权、信息封锁权、信息删除权和报酬请求权。 个人信息权的相关法律 近年来,获取和买卖他人个人信息的事件越来越多,严重损害 […]
阅读次数: 757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消费税法 消费税法是调整消费税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现行消费税法的基本规范,是2008年11月5日经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并颁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以及2008年12月1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第51号令颁布的《中华人 […]
阅读次数: 977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无效果-无报酬原则 无效果-无报酬原则是海难救助法中确定救助报酬的基本原则,指的是救助人对遇险船舶和其他财产的救助,取得效果的,有权获得救助报酬;未取得效果的,无权获得任何款项。 “无效果-无报酬”原则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救助普通法原则,它禁止在救助工作不成功的情况下支付任何 […]
阅读次数: 937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逆权侵占 逆权侵占是普通法法律概念,指房地产的非业主不经原业主同意,持续占用对方土地超过一定的法定时限后,原业主的兴讼时限即终止,该占用者可以成为该土地的合法新业主,不必付出任何代价。 逆权侵占的产生 因为土地拥有权兴讼时效是有限的,所以才出现“逆权侵占”。这个兴讼时效一般 […]
阅读次数: 454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合法流通物 合法流通物,是指允许流通物与限制流通物。流通物是法律允许在民事主体之间自由流通的物,大部分物为流通物。 合法流通物与限制流通物 流通物是法律允许在民事主体之间自由流通的物,大部分物为流通物。限制流通物是指法律对流通范围和程度有一定限制的物。禁止流通物是指法律明令 […]
阅读次数: 80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中间法人 中间法人也称为非公益法人是指既不宜归入营利法人,又不宜归入公益法人的社团法人,如商会、工会等。 中间法人的由来 传统民法将法人按不同标准分为公法人与私法人、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公益法人与营利法人等。中间法人正是基于法人的不同分类而产生。 按定义,中间法人既不属于营 […]
阅读次数: 886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文明执法 广义上讲文明执法就是执法文明,是执法依据、过程、结果三者文明的统一。执法依据的文明主要是指行政机关的职权是法定的,依据的法律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志。执法过程的文明主要是指执法过程的程序性和规范性,就是用体现全社会普遍遵守的准则和理念的行为和手段依法行政。执法结果 […]
阅读次数: 402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实质正义 实质正义是指制度本身的意义,即意味著正义的终极状态必须实现,也就是善人(或善行)应该得到善报,恶人(或恶行)必须得到恶报.如果司法制度或公共政策无法体现实质正义,就会被视为欠缺正当性。 实质正义的价值 相应的是,实质正义相对于形式正义,也具有三种形态:与制度正义相 […]
阅读次数: 679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