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
什么是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由德国学者马莱茨克于1963年提出,在其《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对各因素有详尽讨论。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应用了“场论”的研究思想。“场”本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从环境与物体的关系上去把握物体的特征及环境的特性。场论 […]
阅读次数: 82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由德国学者马莱茨克于1963年提出,在其《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对各因素有详尽讨论。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应用了“场论”的研究思想。“场”本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从环境与物体的关系上去把握物体的特征及环境的特性。场论 […]
阅读次数: 82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连续系列法 连续系列法是多幅画面,不同视觉都表现一个主题,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画面,形成系列性的展示能快速的使物象进入人们的视觉记忆的广告表现手法。 摄影本身具有生动的直观画面,连续性不断推出,能加速人们对物象的认识,获得好的效果,但对摄影师来说全面的、系列的,对广告创意 […]
阅读次数: 57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馈赠性广告促销策略 所谓馈赠性广告促销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发布带有馈赠行为的广告以促进产品销售的广告策略。 馈赠性广告促销策略的形式 这种促销策略可采用赠券、奖金、免费样品、折扣券、减价销售等形式。但应注意,广告中承诺的赠品应标明赠品的品种与数量,不应含糊其词,更不能欺骗消费 […]
阅读次数: 855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加权计算法 所谓加权计算法,就是对投放网络广告后的一定时间内,对网络广告产生效果的不同层面赋予权重,以判别不同广告所产生效果之间的差异。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对不同广告形式、不同投放媒体、或者不同投放周期等情况下的广告效果比较,而不仅仅反映某次广告投放所产生的效果。 加权计算法 […]
阅读次数: 75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克鲁门的三打理论概述 三打理论是赫伯特·克鲁门(Herbert E. Krugman)博士在1972年提出的。他在《为何刊播三次就够》一文中曾提出以下主张: 先是刺激消费者试着了解信息,去问“这个广告是什么”; 第二次刺激消费者去评量,去问“广告内容是什么”、“我曾经看过这个广告 […]
阅读次数: 764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归类评价模式简介 归类评价模式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理论模式。其基本前提是:人们常把物体分门别类,在评价一种新的物体时,总是先把物体归入所属类别。然后从记忆提取出对该类别的态度,并把这种态度强加在类别的新成员上。人们对于某一类别事物的态度,或者由一个好的例子(真实存在的)代表,或者由 […]
阅读次数: 995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节目分析法 所谓节目分析法又称实验室节目分析法,是指为了测定广告节目或电视广告的视听者对该节目或广告的反应情况,在播映前实施的一种测验。是在实践中,对广告心理效果进行测定和评价的常用方法。 通常的做法是在被测验者座椅的两旁,各设置“正”、“负”两个电钮,随着节目或广告画面的 […]
阅读次数: 826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定义 广告信息策略是指传达广告信息的方案和手段集合。 广告信息的表达要有一定的策略。常用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类型 共鸣策略 共鸣策略,就是利用顾客日常记忆的生活体验,在其所记忆的场面重现时提到该店铺,促使记忆该品牌的促销策略。这种策略并非特别强调产品的功能或经营特色,而是把顾 […]
阅读次数: 98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定义 广告创意的定位理论是指为了达到理想的信息宣传和传播效果,广告设计人员在进行广告创意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对信息的容纳程度,将重点从商品转移到消费者心理研究上,使广告信息和产品信息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在其心里占据一个相对明显和稳定的位置。 思考 随着科 […]
阅读次数: 974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二阶段认知反应模型概述 二阶段认知反应模型是卡西奥波(Cacioppo)和佩蒂(Petty)提出的。与伯莱恩(Berlyn)的观点一样,他们主张广告效果与广告重复之间成倒U形曲线关系。但在解释形成这一关系的原因时,二阶段认知反应模型则与广告效果累积的二因素说不同。该模型可以用下图 […]
阅读次数: 63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广告迎合心理战略 所谓广告迎合心理战略,是指根据消费者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工作性质,在广告中迎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的广告战略。 广告迎合心理战略的运用 广告宣传也要善于迎合消费者的这种需求心理。采用迎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广告战略,关键就是,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产品的 […]
阅读次数: 474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对比衬托法 对比是用一种事物和另外一种事物作一比较,以此把事物的性质和特点从鲜明的对照中表现出来,通过这种手法可以更清楚地强调或提示产品的性能和特点,给消费者以深刻感受1。 对比衬托法是一种趋向于对立冲突的艺术美中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它把作品中所描绘的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放在鲜明 […]
阅读次数: 77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广告促销策略 广告促销策略是在一般营销策略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推销手段,在广告中突出消费者能在购买的商品之外得到其他利益,从而促进销售的广告方法和手段。 广告促销策略的运用 它既要告知消费者购买商品所能得到的好处,又要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附加利益,以激发消费者对商品的兴趣 […]
阅读次数: 654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广告效益法 广告效益法是从广告前后销售情况的变化来判断广告效果的好坏的方法,即广告引起的销售额增加数与广告费之比测定广告效果。 广告效益法的测定公式 广告效益法的测定公式为: 式中: R–每元广告效益; S2–本期广告后平均销售额; S1 […]
阅读次数: 795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低卷入学习模式简介 低卷入学习模式最早是由赫伯特·克鲁门(Herbert E. Krugman)于1965年提出来的。克鲁格曼在观察中发现,大多数电视广告的产品都是低卷入类型的1。电视本身也是一种低卷入的媒体,与高卷入的印刷媒体广告相比较,受众对电视广告的认知反应比较少,他们较少 […]
阅读次数: 86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残象测试法 残象测试法,即将已设计好的广告向选定的受众进行短暂的展示,作品撤走后,立即询问受众对该广告的残留印象。如果受众的残留印象正是广告所突出的主题,说明广告是成功的,否则是失败的。1 此种方法多用于主题测试,实际上是利用人的记忆特点完成的。因为人在短时间的记忆力是有限 […]
阅读次数: 537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FCB方格? FCB方格是1980年Foote Cone & Belding(博达大桥广告公司)公司的Richard Vaughn开发的的一个广泛用来描述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特征的工具。 FCB方格的具体内容 FCB方格根据购买者“高介入度—低介入度”和“思考(认知) […]
阅读次数: 805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传播效能评估法 所谓传播效能评估法就是对网络广告刊登后的一段时间内,对网络广告所产生的效果的不同层面赋予权重,以判别不同广告所产生效果之间的差异。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对不同广告形式、不同投放媒体、或者不同刊登周期等情况下的广告效果比较,而不仅仅反映某次广告刊登所产生的效果。 传 […]
阅读次数: 321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短期广告战略 短期广告是一年内按季度、月份所实施的广告。它是广告公关主管制定广告战略的重点。所谓短期广告战略,是指在有限的市场上,较短的时间内推销某一产品的广告战略。 短期广告战略的优势 新产品刚投入市场时,要对准目标市场进行短期突击性的广告宣传。它有利于集中优势抢占上风, […]
阅读次数: 398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实证法 所谓实证法是指通过事物的真实表现来传达信息,激发广告受众的欲望,说服广告受众的方法。是广告和其他促销活动中常用的极具表现力与说服力的方法。 实证法的表现技巧 其具体的表现技巧主要有: 1.文字写实。 就是以文字形式直接陈述事实,如介绍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工艺、 […]
阅读次数: 877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