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审计合约
什么是独立审计合约 独立审计合约指独立审计活动参与人之间就审计企业对外披露会计信息为目的的经济活动而订立旨在规范各方审计活动中相互关系的合约。 独立审计合约研究的意义 独立审计合约对独立审计活动各方在会计信息鉴证过程中利益与责任关系进行规范,明确各方在审计关系中受益及受损的权利, […]
阅读次数: 754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独立审计合约 独立审计合约指独立审计活动参与人之间就审计企业对外披露会计信息为目的的经济活动而订立旨在规范各方审计活动中相互关系的合约。 独立审计合约研究的意义 独立审计合约对独立审计活动各方在会计信息鉴证过程中利益与责任关系进行规范,明确各方在审计关系中受益及受损的权利, […]
阅读次数: 754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审计沟通 审计沟通是指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组织适当管理层就审计有关事项、依据、结论、决定或建议进行积极有效探讨和交流的过程。 审计沟通是审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常规审计的各个环节,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了全面、有效的沟通,使他们不仅知其然 […]
阅读次数: 845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税盾 税盾是指可以产生避免或减少企业税负作用的工具或方法。 【举例】某企业某一年利润是20万元,在没有负债时,该企业需要支付6.6万元的所得税,净利润是13.4万元。在借债的情况下,其他条件都没有变化,只是需要支付10万元的利息费用。由于这10万元的利息费用在税前列支,所以 […]
阅读次数: 73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发现抽样 发现抽样是指在既定的可信赖程度下,在假定误差以既定的误差率存在于总体的情况下,至少查出一个误差的抽样方法。发现抽样主要用于查找重大舞弊事件或极少出现的例外事件。 发现抽样实际上是属性抽样的一个变形。发现抽样的目的是查出至少一个差异,如果总体差异率大于规定的可容忍差 […]
阅读次数: 62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分析性审计程序 分析性审计程序是一种审计方法,也被称为分析性程序,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之间的关系或计算相关的比率,以确定审计重点、获取审计证据和支持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方法。 分析性审计程序的内容 可以看出,分析性程序主要探讨的是信息的合 […]
阅读次数: 692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审计学体系 审计学体系是由各有联系的分支审计学科共同构成一个完全的审计理论的整体。审计学体系的形成,是审计理论研究的必然结果。它包涵了所有的审计理论,并将各分支的审计理论凝聚在一起,使之成为相互涵括,相互支持,又相互表里的整体。 审计学体系的内容 审计学科体系的内容并不是一 […]
阅读次数: 851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审计监督权 审计监督权是国家法律赋予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进行检查、督促并进行处理、处罚的资格和权能。 审计监督权的法律特征 我国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一)审计监督权是由国家法律明确赋予的,具有国家强制性。这种强制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阅读次数: 844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审计总结 审计总结是对整个审计工作进行的总结。审计总结是内部审计部门的宝贵财富,对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有利于今后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 通过审计总结,可以考核审计人员是否真正履行了职责及其工作业绩,明确工作责任,为奖优罚劣提供依据。 通过审计总结,将审 […]
阅读次数: 37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审计执法 审计执法是指审计机关及其审计工作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其它有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过程。 它渗透于审计监督工作各个方面,贯穿在执法控制过程各个环节,是审计发挥较高层次经济监督职能作用的具体体现。加强审计执法,目的是为了提高审 […]
阅读次数: 992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税务代理关系 税务代理关系是税务代理人代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办理税务事宜过程中形成的合同契约关系。税务代理作为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同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一样,也都是依据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发生的。 我国法律规定,税务代理业务由税务代理机构统一受理,并由受理机构与被代理人签订委托代理协 […]
阅读次数: 488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税法适用 税法适用是一国法律适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以及依法被授权的单位,按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实施税法规范的专门活动。具体而言,它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以及依法被授权的单位,依据税法规范所规定的事实构成要件、行为规则及法律后果,依照税法所规定的职权和程序, […]
阅读次数: 347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纳税行为 纳税行为是指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依法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税款等行为。 纳税行为的分类 一般而言,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分为两种:一是税收违法(章)行为。即不按时申报纳税,不足额缴纳税款。甚至还有的纳税人采取不正当的手法偷逃避骗抗应上缴的税收。更有甚者还会采取暴力抗税等 […]
阅读次数: 626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代编业务报告 一般来说,注册会计师是作为鉴证服务提供者出现在信息使用者面前的。因此,如果注册会计师的名字与某项代编的财务信息相联系,可能会让人产生误解,以为注册会计师代编的财务信息提供了某种程度的保证。一份措辞适当的代编业务报告,有助于说明注册会计师在代编业务中所扮演的角色 […]
阅读次数: 579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审计管理的涵义 广义的审计管理,应该包括对审计主体和审计业务的管理。 审计主体管理,主要是对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管理,如机构设置,定岗定编,职责设计,人员选拔、培训及考核等。 审计业务管理,主要是指审计主体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对审计业务活动及其所体现的审计关系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 […]
阅读次数: 334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平均单位税额 平均单位税额是指单位产品平均税额,是编制税收计划的重要方法和依据。 平均单位税额的方法 由于某些产品的规格、等级不同。税率也就不同,例如卷烟就分五个等级四种不同的税率;食盐也按不同地区分为多种税额。编制税收计划时,就应不分等级,不分地区求出产品的平均单位税额。 […]
阅读次数: 44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审计总目标 审计总目标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正确性、公允性、合理性、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一贯性进行评价、审查。 审计总目标的演变 审计总目标的确定以审计环境为基础,并随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过程中,根据其审计环境变化,可以划分为 […]
阅读次数: 471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采取临时强制措施权 采取临时强制措施权是指审计机关在进行审计时,为了及时制止正在进行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或者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对被审计单位的账册、资产采取一定的暂时性的强制措施的权力。 临时强制措施权的适用条件 审计机关采取临时强制措施权的适用 […]
阅读次数: 451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审计意见 审计意见是指审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对于鉴证对象是否符合鉴证标准而发表的意见。对于财务报表审计而言,则是对财务报表是否已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编制,以及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的公允,反映了被审计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发表意见。 审计意见的类型 财务报表审 […]
阅读次数: 38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审计组长负责制 审计组长负责制,是指审计组长在审计项目实施审计过程中,应履行的职责和承担的责任。 审计组长负责制的审计风险责任的区分 (一)划清审计风险责任与会计风险责任。 风险审计是在被审计单位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而真正意义上的审 […]
阅读次数: 396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非鉴证业务的含义 所谓鉴证业务,就是注册会计师通过评价某一对象(如历史财务报表、非财务信息等)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以增加有关该对象的信息可信性。我国注册会计师在这方面的业务主要包括审计、验资、审核、审阅和执行商定程序等。鉴证服务具有法律效力,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 […]
阅读次数: 835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