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税盾

什么是税盾

税盾是指可以产生避免或减少企业税负作用的工具或方法。

【举例】某企业某一年利润是20万元,在没有负债时,该企业需要支付6.6万元的所得税,净利润是13.4万元。在借债的情况下,其他条件都没有变化,只是需要支付10万元的利息费用。由于这10万元的利息费用在税前列支,所以这时企业只需要支付3.3万元的所得税。虽然因为支付利息费用而使利润总额减少了10万元,但净利润减少为6.7万元,少减少的那3.3万元就是“税盾”作用的结果。

税盾的缺陷

首先,税盾的作用是有限的。企业的理财重点应是提高资本的报酬(息税前盈余)。息税前盈余总额取决于企业的投资总额和资本利润率,在一定资本总量的前提下,无论采用何种资本结构,其投资总收益是既定的,即息税前盈余总额是既定的。资本结构中税盾的存在并不会使息税前盈余总额增加。不同的资本结构,只是表现为既定的息税前盈余总额怎样在政府、债权人、股东之间分配,划分为企业所得税税额、债权人收益和股东收益。税盾的作用只是在于使政府收益(企业所得税)减少,相应增加债权人和股东收益而已。由此看来,在不改变息税前盈余总额前提下,依靠税盾少交税来增加债权人收益和股东收益,其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要增加债权人收益和股东收益,最直接的措施应是扩大产品销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盈利水平,努力增大息税前盈余总额,然后才是利用税盾扩大债权人收益和股东收益所占份额。如果企业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资本报酬上,一味强调通过少交税来增加债权人收益和股东收益,则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的。

其次,在政府的税制中,由于征收个人所得税会降低税盾带来的税收利益。大多数国家的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来自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所得、股息所得征税。这会使债权人收益和股东收益下降。

再次,债务资本带来的税盾是有风险的,其数额具有不确定性。如果企业单纯追求税盾效应而选择债务资本,是要冒相当大的风险的。如前所述,不考虑个人所得税时:税盾数额=债务额×债务利率×企业所得税税率;债务额=税盾数额÷债务利率÷企业所得税税率。要实现一定量的预期税盾数额,企业需要较大规模的债务额。而债务资本是要约期归还并支付固定利息的。比较而言,权益资本可长期使用,视企业盈利情况决定股利的多少,企业不存在还本付息的压力和资不抵债导致破产的风险。债务资本则是相反,债务额越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大。

另外,从长远来看,税盾对于改善企业的投资环境并无益处。税盾的存在改变了息税前盈余在政府、债权人、股东之间的比例,形成了有利于债权人、股东而不利于政府的分配结构。站在宏观的角度,如整个社会经济都追求税盾效应,就会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及时足额的取得。征税是出于政府无偿提供公共品的需要。公共品由于它的非排斥性和“搭便车”现象,必须由政府来无偿提供,如国防、治安、交通、环保、防疫等等。政府在提供这些公共品时需要从市场上购买相应的劳务和商品。这些公共品的成本必须得到价值补偿。而这种补偿就是以税收方式来实现的。假使整个社会经济中的个体只追逐自身利益,都想方设法少交税,就会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导致公共品的成本得不到补偿,势必会影响到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品的数量、质量。如果离开了相应的治安、交通、通讯、环保、教育、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等配套设施,企业的持续经营、长远发展都会受到不利影响。

税盾效应

所谓的“税盾效应(TAX SHIELD)”,即债务成本(利息)在税前支付,而股权成本(利润)在税后支付,因此企业如果要向债权人和股东支付相同的回报,实际需要生产更多的利润。

例如,设企业所得税率30%,利率10%,企业为向债权人支付100元利息,由于利息在税前支付,则企业只需产生100元税前利润即可 (企业完全是贷款投资);但如果要向股东支付100元投资回报,则需产生100/(1一30%)=143元的税前纯利润 (=税前利润-利息)(设企业完全为股权投资,因此“税盾作用”使企业贷款融资相比股权融资更为便宜。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