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本位论
什么是企业本位论 企业本位论是指关于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种理沦。它是由经济学家蒋一苇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1979年)提出的。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石。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必须首先确立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及 […]
阅读次数: 90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企业本位论 企业本位论是指关于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种理沦。它是由经济学家蒋一苇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1979年)提出的。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石。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必须首先确立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及 […]
阅读次数: 90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三缺口模型概述 “三缺口”模型是由赫尔希曼提出的。三缺口模型是对霍利斯·钱纳里提出的两缺口模型的修正,三缺口模型除了两缺口模型描绘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外增加了技术缺口。而四缺口模型则在三缺口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分析了税收缺口。 赫尔希曼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管理和企业家的匮乏 […]
阅读次数: 94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行动者网络理论 行动者网络理论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卡龙和拉图尔提出的社会学分析方法,该基本理论研究了人与非人行动者之间相互作用并形成的异性网络,认为科学实践与其社会背景是在同一整个过程中产生,并不具有因果关系,它们相互建构、共同演进,并试图对技术的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进行整合,把 […]
阅读次数: 609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实体经济空心化 实体经济空心化就是企业放弃经营企业实体,转而投向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以及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的行业的经济现象。 防止实业空心化要高度重视三个“失衡”:一是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两极分化”,上游“银根、地根、能源流、物流(路桥)”高度垄断,下游中小企业则过度竞争。二 […]
阅读次数: 316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期望效用函数理论的定义 期望效用函数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rational actor)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不过, 该理论是将个体和 […]
阅读次数: 714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新权力 新权力理论出现于70年代,是全球经济困难时期的产物,其代表人物是:海亚克(Hayek)、费尔德曼(Friedman)、撒切尔。新权力理论反对福利国家政策,认为这种政策不鼓励个人主义、个人的自我独立,忽视了市场的能动作用。他们认为“市场是国民的一般福利的基本条件”,是 […]
阅读次数: 48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萨伊法则 萨伊法则(Say’s Law),或称萨伊定律、赛伊法则的意思是说,每个生产者之所以愿意从事生产活动,若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对该产品的消费欲望,就是为了想将其所生产的物品与他人换取物品或服务。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ean Baptist […]
阅读次数: 82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资产负债表衰退 资产负债表衰退是指当全国性的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后,大量的私人部门(企业和家庭)资产负债表都会随之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从而大规模地遏制经济活动,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持续衰退。资产负债表型衰退与一般的经济周期波动不同之处在于衰退的时间持续更长,历史上最典型的资产负债表 […]
阅读次数: 382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社会影响理论 社会影响理论是指考察团队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理论,社会影响是因双方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方有意或无意对另一方行为造成的影响。 社会影响理论的研究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Asch)认为社会影响包括三个方面:从众(conformity)、顺从(compliance)、 […]
阅读次数: 464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契约经济 契约经济指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部门与部门、行业与行业间,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签定多层次的各种协议,以达到经济发展的有计划性和可控性. 契约经济与市场的矛盾 协议和契约这种自治形式同市场发育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它严重阻碍了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使整个南斯拉夫经济陷入严 […]
阅读次数: 339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土地价格理论 西方土地价格理论的诞生可追溯到17世纪。根据研究侧重点及范围的差异,西方地价理论可分为总体地价理论和个体地价理论。其中,总体地价理论有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之分,注重对地价概念、来源、实质及特点的描述,及有关地价计算的理论方法、经济成长与地价之间关系问题的分析; […]
阅读次数: 784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心理预算 心理预算是指人们从心理上对各项支出设定预算约束,并对各项支出进行追踪的认知过程。小到个体、家庭 ,大到公司 、集团都存在心理预算 ,所以心理预算的相关问题受到有关学者的持续关注和探讨。心理预算包括设定预算约束和对各项支出进行追踪两个过程。心理预算的影响因素包括支付 […]
阅读次数: 374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主观价值理论 主观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价值理论,认为产品和服务本身并没有经济的价值,而是由于个人对它们的需求才有价值存在。而这些价值是依据购买者肯为此付出多少代价(如货币)来计算的。由于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情况,因此,所谓“正确”的经济价值或价格在客观上是不存在的。 […]
阅读次数: 50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最优经济计划 最优经济计划是指时社会而言最好的经济计划。 如果一个计划是所能实现的最好的经济计划(由中央计划当局界定的),那么这个经济计划就是最优的。 最优经济计划的研究 如果一个计划是所能实现的最好的经济计划,那么这个经济计划就是最优的。最优化要求充分利用经济的生产能力。 […]
阅读次数: 41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社会性别预算 社会性别预算是指从性别角度出发,评估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对女性和男性、女童和男童产生的不同影响的手段和方法。有人称之为“女性预算”、“性别敏感预算”或“实用性别预算分析”。 社会性别预算不是将政府的预算资金在女性和男性、女童和男童之间平均分配,各占百分之五十, […]
阅读次数: 429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综合社会契约论 综合社会契约论是1994年托马斯·唐纳森和托马斯·W·邓斐提出的,它认为行为规范是从人或社会共有的目标、观念和态度中产生的,用以维护社会道德秩序所必需的社会契约。综合社会契约论主张事物对与错及某行为恶与善的判断标准,要因不同社团而有异。 综合社会契约论的产生 […]
阅读次数: 418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偏好逆转实验 偏好逆转是指个体偏好在选择与定价上不一致的现象。经典的偏好逆转实验是由Lichtenstein和Slovic(1971)设计的。 偏好逆转实验的内容 该现象即著名的偏好逆转现象,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利希滕斯坦(Lichtenstein)和斯洛维克(Slovic)于 […]
阅读次数: 379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馅饼理论 企业的融资决策就是对负债和权益资本比例构成的决策过程,即对资本结构的选择问题。为了研究这一问题,美国的财务学家罗斯等人提出了“馅饼模型”(Pie Rule)。模型中所谓的“馅饼”,是指企业的资本总额。而“馅饼”的大小则取决于企业的资本总额在金融市场上的价值。这里把 […]
阅读次数: 56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瑞典学派概述 瑞典学派又称北欧学派或斯德哥尔摩学派,是对当今西方世界尤其是北欧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学流派之一。该学派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于20世纪 20~30年代。当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统治已经建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十分尖锐,又爆发了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毁灭性打击的1929~1 […]
阅读次数: 851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世界体系理论概述 1、世界体系理论的内核:“现代世界体系”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认为,“世界体系是一个社会体系,它具有范围、结构、成员集团、合理规则和凝聚力”并进一步分析,迄今为止只存在过两种不同的世界体系:一种是世界帝国一在这些世界帝国 […]
阅读次数: 34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