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资料效益
生产资料效益的概述 生产资料效益指生产力物化形态因素的效益,即物化劳动消耗与成果的数量比例关系。生产资料效益的提高意味着物化劳动的节约,也就是单位物力可以转化为更多的使用价值。生产资料的价值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转移到新的使用价值中去,其价值量并不发生增加或减少的变化。但一般来说,在生 […]
阅读次数: 701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生产资料效益的概述 生产资料效益指生产力物化形态因素的效益,即物化劳动消耗与成果的数量比例关系。生产资料效益的提高意味着物化劳动的节约,也就是单位物力可以转化为更多的使用价值。生产资料的价值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转移到新的使用价值中去,其价值量并不发生增加或减少的变化。但一般来说,在生 […]
阅读次数: 701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政治生产力 政治生产力是指政治行为主体按照一定的政治体系采取相应的政治行为对包括政治体系在内的各个社会系统及其要素进行作用并取得政治性产品的能力。政治生产力是西方学者率先提出的一个横跨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跨学科理论术语。 政治生产力的代表性学说 政治生产力这一理论术语是19世纪 […]
阅读次数: 95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竞争要素 竞争要素是指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的要素。 竞争要素的构成 ①竞争者 即竞争的参与者,是竞争主体。任何一种竞争都是在竞争的参与者之间进行的,必须要两方或两方以上才能构成竞争。 ②竞争目标 目标是竞争行为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满足竞争需要的对象,是诱发竞争动机的外部条件 […]
阅读次数: 589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绿色核算的概述 关于绿色核算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通俗地讲就是把经济核算与环境核算联系起来,把生产活动与环境的双向影响纳入到企业财务核算体系中,形成与原财务核算体系对应的绿色核算体系。这样可以使人们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保护地球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发展问题,使企业、 […]
阅读次数: 56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联系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要正确理解经济基础的科学含义: 其一,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它相对于生产力而言称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则称经济基础。 其二,经济基础不等于一定社会现实存在的一切生 […]
阅读次数: 888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文化禀赋 文化禀赋是指一国经济赖以运行、发展的人文要素的构成和丰裕度,如观念禀赋、制度禀赋、科技禀赋等。这里,“构成”是禀赋的质的问题;“丰裕度”是禀赋的量的问题。 文化禀赋的基本构成 作为生产要素的文化禀赋的构成,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价值观念;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它 […]
阅读次数: 755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技工荒 技工荒是指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缺口很大的现象。 技工荒的背景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技能人才需求大增,而储备不足。从深层次上讲,是政府对此重视不够。对技能人才这一特殊的资源而言,等市场反应过来已经晚了。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应该作为国人才的 […]
阅读次数: 36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 社会问题界定的条件 1.客观性的事实依据。 社会问题具有客观意义,这种客观事实必然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即一种现象、一个事件、一种行为,而且是十分具体的。社会问题是社会生活中 […]
阅读次数: 771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政企不分 政企不分,即政企功能交叉错位,政府、企业对各自的权责与目标不明确;一方面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另一方面企业办“社会”,揽下政府的工作,这样,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成为政府机构的延伸。政企不分是苏联模式、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也是亚洲模式的典型特征。而政企分开正 […]
阅读次数: 55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贫民窟 贫民窟一直用来指最恶劣的住房条件、最不卫生的环境。贫民窟是包括犯罪、卖淫和吸毒在内的边际活动的避难所,是有可能造成多种传染病肆虐城市地区的传染源,是一个和正直、健康毫不相干的地方,印度和巴西有最大贫民窟。今天”贫民窟”这个统称词所指不明确,带 […]
阅读次数: 617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综合支持量 综合支持量是指衡量政府用于支持一部门的投入的货币价值的指标。正如农业协议对综合支持量的定义,综合支持量包括预算支出和从消费者向生产者转移的收入,其结果将导致市场价格扭曲。综合支持量包括对生产者直接支付(如差额补贴)、投入品补贴(如对灌溉用水的补贴)、能够引起市场 […]
阅读次数: 935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 […]
阅读次数: 942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生存资料 生存资料是维持和延续人们生命的基本生活资料。如必要的食物、衣服、住房、交通工具等。 生存资料的发展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生存资料有了很大发展和变化。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资料的种类和数量都很有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物质、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
阅读次数: 57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事前调控 事前调控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之前进行调控的方式。 事前调控措施 事前调控措施包括:落实弹性工资计划和《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制度,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工资指导线,实行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完善工资立法。 事前调控与事后调控的关系 事前调控与事后调控的不同特点事前 […]
阅读次数: 645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幂次法则 幂次法则指的是事物的发展,其规模与次数成反比,规模越大,次数越少。 幂次法则的内容 个体的规模和其名次之间存在着幂次方的反比关系。 R(x) = axb。 其中,x为规模(如:人口、成绩、营业额…),R(x)为其名次(第1名的规模最大),a为系数,b为幂次。 当二 […]
阅读次数: 919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经济边缘化 经济边缘化是指某个地区的集聚能力下降,企业、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被一个更大的中心或经济体所吸走,致使该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之影响力日趋减退,最终沦为边陲,被排斥到主流经济之外。 经济边缘化表现为投资环境恶化、增长乏力、居民收入减少等。可以用GDP或者人均收 […]
阅读次数: 474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收缩阶段 收缩阶段是指经济周期中从顶峰到谷底的这段时期,其中包括衰退和萧条两个阶段。 收缩阶段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经济活动一直处于下降时期,产量减少,就业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收缩阶段的分析 这一时期的衰退阶段,经济活动仍高于正常水平,但经济呈下降趋势。在经济活动下 […]
阅读次数: 677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隐性收入 隐性收入是指未公开的账外收入,包括账外存在的个人福利(如未记入纳税账户的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补贴和以实物形式出现的领导干部配车、司机、秘书、保姆、厨师、医生等)、不为他人知道的隐性财产收入、极力隐瞒的灰色收入与黑色收入等。 隐性收入的特性 其收入者往往隐匿收入渠道和金 […]
阅读次数: 705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可分拨 可分拨是指对某些资源属性的一种描述。有此属性资源的所有者可以获得该资源的全部经济价值。在运行良好的市场竞争中,可分拨资源往往能得到合理的定价和有效的配置。 可分拨是一个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阅读次数: 706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质量增长 质量增长是指社会生产力从内涵上真正得到发展,经济效益显著,从而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持续增长。质量增长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的。 质量增长的概念来源 质量增长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康德苏在1989年举行的一次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上提出。他认为,实现质量增长应注意 […]
阅读次数: 377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