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店悖论
什么是连锁店悖论 莱茵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利用逆推归纳法,说明了在位者的多市场掠夺威胁不可信。而连锁店悖论是指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有限次重复博弈无法实现参与人之间的合作行为。连锁店悖论是正是由Selten提出的。 连锁店悖论的论证过程 莱茵哈德·泽尔腾(19 […]
阅读次数: 61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连锁店悖论 莱茵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利用逆推归纳法,说明了在位者的多市场掠夺威胁不可信。而连锁店悖论是指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有限次重复博弈无法实现参与人之间的合作行为。连锁店悖论是正是由Selten提出的。 连锁店悖论的论证过程 莱茵哈德·泽尔腾(19 […]
阅读次数: 61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海盗博弈 海盗博弈是一个简单的数学博弈。该博弈描述了如果遵循经济人的行为,结果可能让人惊讶。这同时也是最后通牒博弈的多参与者版本 海盗博弈故事 有五个非常聪明的理性的海盗,分别编号P1,P2,P3,P4,P5。他们一同抢夺了100个金币,现在需要想办法分配这些金币。 海盗们 […]
阅读次数: 766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谎言者悖论起源 西元前6世纪,克利特哲学家埃庇米尼得斯(Epimenides)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所有克利特人都说谎。” 这句话有名是因为它没有答案。因为如果艾皮米尼地斯所言为真,那么克利特人就全都是说谎者,身为克利特人之一的埃庇米尼得斯自然也不例外,于是他所说的这句话应为谎言 […]
阅读次数: 384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原初进化稳定策略的概述 进化博弈理论来自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至少自雷威丁(Lewontin,1960)用于解释生态现象就已经产生了。但直到1973年梅纳德·史密斯和普莱斯(Maynard Smith and Price)、梅纳德·史密斯(1974)提出了该理论的基本均衡概念—— […]
阅读次数: 52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价值限制理论简介 1966年, 印度籍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马尔蒂亚·森(A.K.Sen)在《计量经济学丛刊》第34卷上发表《多数票决策的可能性定理》一文。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通过放松阿罗的条件可以使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失效。阿马尔蒂亚·森认为,当参与投票的人数为奇数时,如果 […]
阅读次数: 655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价格战博弈概述 现在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家电价格大战,彩电大战、冰箱大战、空调大战、微波炉大战……这些大战的受益者首先是消费者。每当看到一种家电产品的价格大战,百姓都会“没事儿偷着乐”。在这里,我们可以解释厂家价格大战的结局也是一个“纳什均衡”,而且价格战的结果是谁都没钱赚。 […]
阅读次数: 366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零和博弈简介 零和博弈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双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的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 […]
阅读次数: 68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老虎悖论的故事 国王要处决一个囚犯,但给他一个生还的机会。囚犯被带到5扇紧闭的门前,其中一扇后面关着一只老虎。国王对囚犯说:“你必须依次打开这些门。我可以肯定的是,在你没有打开关着老虎的那扇门之前,你是无法知道老虎是在那扇门后。”显然,如果囚犯有可能在打开有老虎的那扇门前知道,就 […]
阅读次数: 684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冷酷战略 冷酷战略是博弈论中的一个名词,它又称为“触发战略”(trigger strategies)。它是指参与人在开始时选择合作,在接下来的博弈中,如果对方合作则继续合作,而如果对方一旦背叛,则永远选择背叛,永不合作。 冷酷战略的核心思想 其核心思想是对任何参与人的一次性 […]
阅读次数: 488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囚徒困境简介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囚徒困境最早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阿尔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1950年提出来的 […]
阅读次数: 311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人质困境概述 在一群人面对威胁或损失时,“第一个采取行动”的决定是很难做出的,因为它意味着将付出惨重代价。这个困境便就叫做人质困境。 枪打出头鸟,人质联合固然可以制服歹徒,但是谁愿出头。这一点给了无数处于劫持者地位的一方以机会,类似于秦的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将最终全盘赢下。 […]
阅读次数: 672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粒子行为论 在博弈对局中,一个粒子就代表一个事件,一个基本粒子有多种行为性质构成一个完整的粒子单元,一个粒子可以分为三家族。人的行为驱动一个博弈棋子,摆放在AB不同的位置,这是一个博弈人心灵、观察并作用在历史众多粒子关系的决定。由此可知,粒子行为论是心理的相互作用下的外部的 […]
阅读次数: 531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纳什均衡点概述 纳什均衡点(港译:纳殊均衡点),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点,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以约翰·纳什命名。 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点。 纳什均衡点概念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手段,使博弈论研究可以在一个博弈结构里寻找比较有 […]
阅读次数: 632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民间定理 民间定理是指任给一个有限n人博弈G的协调期望赢得向量U,都存在一个足够接近于1的概率值,使得每个局中人计算未来赢得的概率都大于该值时,U成为G的无限次重复博弈的某个纳什均衡的每一轮的期望赢得向量。 民间定理的分类 有限次重复博弈的民间定理 设原博弈的一次性博弈有均 […]
阅读次数: 31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逆向归纳法 逆向归纳法(backward induction)是求解动态博弈均衡的方法。所谓动态博弈是指博弈参与人的行动存在着先后次序,并且后行动的参与人能够观察到前面的行动。逆向归纳法在逻辑上是严密的,然而它存在着“困境”。所谓逆向归纳法是从动态博弈的最后一步往回推,以求 […]
阅读次数: 829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罗素悖论 罗素悖论:设性质P(x)表示“”,现假设由性质P确定了一个类A——也就是说“”。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是否成立?首先,若,则A是A的元素,那么A具有性质P,由性质P知;其次,若,也就是说A具有性质P,而A是由所有具有性质P的类组成的,所以。 罗素悖论还有一些更为通俗的 […]
阅读次数: 42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普罗塔哥拉悖论 公元前400多年的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哥拉斯与学生欧提勒士签订了教学法律的协议:学生入学时先付一半学费,毕业后第一次出庭胜诉后再付清其余一半学费。 可是学生毕业后迟迟不肯出庭打官司。老师收费心切,并且要在实际诉讼中考验学生,于是向法庭提起了诉讼。 老师认为:学 […]
阅读次数: 733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区群谬误 区群谬误(Ecological fallacy),又称生态谬误,层次谬误,是一种在分析统计资料时常犯的错误。和以偏概全相反,区群谬误是一种以全概偏,如果仅基于群体的统计数据就对其下属的个体性质作出推论,就是犯上区群谬误。这谬误假设了群体中的所有个体都有群体的性质( […]
阅读次数: 629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少数者博弈概述 少数者博弈(Minority Game):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人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也就是有许多决策人同时面临两种选择,如果决策人的选择是较少人选择的,就将获益;否则肯定会失利。在不考虑道德因素的前提下,决策人如何决策,这就是少数者博弈问题,这一命题是1997年 […]
阅读次数: 568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什么是实验博弈理论 实验博弈理论是准确地研究理论在什么情形下是好的还是差的,能揭示与特定制度偏好对应的策略行为的一般原理。实验博弈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用货币诱发真人被试的可控实验室方法,复制真实的现场环境,直接检验被试如何进行有效决策的策略博弈行为过程。 实验博弈理论的产生因素 实 […]
阅读次数: 810次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