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工业生产策略

工业生产策略的概述

从工业革命的初始阶段一直到1990年左右,经济发展大部分要归功于标准化、规模、速度、生产和物流运作(机械的工作体系)的自动化。实施这些策略的目的是在劳动力紧缺、资源丰富、机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提高生产率。而这些策略的共同作用使得员工的绩效和生产率都获得了空前的提高。

作为工业绩效管理范例的基础,这些策略今天仍在被继续使用着。尤其是对那些体验过工业范例并按照它的绩效规则工作过的人来说,明确地了解其基础是反思绩效改进的重要起点。

标准化

工业化生产的基本原则是标准化。如果所生产的商品种类是有限的,那么通过扩大生产机器的规模可以很容易增加产量。

创造一个标准产品,而不是根据特定需要生产许多不同的产品,意味着生产商可以减少用于设计新产品和支撑更复杂的生产流程的劳动力数量。结果是产出增加,成本下降。

亨利·福特的T型车生产线是标准化的一个经典案例。他的名言是:顾客可以享用他们想要的任何颜色,只要它是黑色的。那时的消费者正沉浸在能够买得起汽车的喜悦中,根本不关心它的颜色。另外,他们同样也在享用着其他由于大规模生产而使成本降低的、更好的物品。

标准化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而大规模生产导致生产率提高和单位成本降低,这又反过来促使企业奉行标准化。

由于采用了标准化的范式,规模、速度和自动化成为扩展工业的经济潜力的重要方法。

规模

规模扩张是重要的,因为改进现有生产和分配方式的余地是有限的,而规模扩张相对容易一些。通过扩大用于生产和递送产品的设备和设施的规模,企业可以增加员工的产出。

因为工业生产实质上是一个流程,所以规模的扩大并不会要求劳动力的相应增加。只要规模不超过市场、资本和技术能力的限制,那么其扩大必然会使人均产出提高。

速度

工业生产的另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是速度——提高产品在生产流程移动或机器运转的速度。

提高运转速度能够在不增加相应的劳动投入的前提下增加产出。如果用通过提高运转速度而获得的效益去交换由规模扩张而产生的效益,那么规模扩张将具有绝对的优势。

自动化

自动化是终极策略。其目标是使机器或其他资源完成过去由员工完成的具体工作。这是机器替代短缺的劳动力(尤其是熟练的劳动力)的最直接方法,也是很容易实现的方法。

自动化也会导致生产流程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和速度的进一步提高。一开始仅仅是过去由员工操作的流程步骤实现机械化,后来就演进为工作和整个流程的机械化。这种发展带来了新的、更为精妙复杂的技术,其中包括机器人和流程计算机化。这种发展也使劳动力数目大量减少,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在许多产业中,管理层对自动化都越来越有兴趣。管理层将自动化看做是完全消除由劳动力带来的问题和效率缺失的惟一策略。

规模经济

标准化、扩大的规模、提高的速度和自动化结合在一起,使企业能够获得规模经济。蒸汽机的发明使更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变为可能,最终促进了大规模企业的发展。这就是工业革命的实质。

早期实业家的自传表明,对他们而言,产业仅仅是调动他们能力的终极手段。这是他们创造比以前更大、更有力和更有价值的事物——企业全新规模的机会。

根据实业家的理解,他们的工作就是聚集思想、资本、技术和一些关键的人员,宋建立一个有能力生产、加工和运输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企业。不久以后,从生产领域开始的“企业建造者”思想将会移至经济的其他领域,包括分配、运输、种植、政府和零售业等。今天,对于规模的追求将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员工的收益

企业所有者并非惟一从规模扩张中受益的人。员工同样也是受益者。在没有增加劳动力的情况下,扩大规模和提高运转速度都使员工的生产率提高,而生产率恰是确定员工薪金的关键因素。企业通常在员工认为很难完成或不愿完成的工作中采用新的技术。不断扩张所产生的工作岗位要比自动化所削减的工作岗位多。

总体说来,由于需要不断设计和维持新技术,以及管理日益复杂和广泛的操作,创造更为精巧复杂的工作就成为必要,这可能是员工获得的最大收益。这种新的工作代表了产业中知识工作的最早扩张。这种变化仅仅是更复杂变化的转折点,而后者才深刻地改变了企业的许多特性。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