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主要是指从业人员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看法以及所表现的行为举止。职业态度包括选择方法、工作取向、独立决策能力与选择过程的观念,简而言之,职业态度就是指个人对职业选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
就其本质而言,职业态度就是劳动态度,它是从业人员对社会、对其他社会成员履行职业义务的基础,具有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双重意义。
与职业态度有关的理论基本上有两大部分,一为职业发展理论,另一则为职业成熟理论。
人名 | 年代 | 相关论点 |
---|---|---|
Roe | 1957 | 早期发展经验对职业选择之影响有 1.来自爱、保护和要求的孩子,倾向选择与人有关的职业。 2.来自排斥、忽视和不关心家庭的孩子,倾向选择与人不产生关系的职业。 |
Super | 1969 | 1.职业选择乃是个人自我关时计划的一转发展过程。 2.每个人都适合某些职业,每种职业也都需要某种人格特质。 3.个人职业的类型,受到家庭社经地位、精神能力及机遇的影响。 4.工作的满足有赖于个人为其能力、兴趣、人格特质和价值寻得适当的出路。 |
Holland | 1973 | 职业选择为人格的反应,而职业兴趣即人格于学业、工作、休闲活动的表现。 |
Crites | 1974 | 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人在职业发展历程中,对职业选择涉入的程度、对工作的看法、作职业决定的独立性、职业喜好的因素,以及对职业选择历程的概念等之发展程度。 |
Herr & Cramer | 1984 | 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有四:(1)个人的价值(2)情绪的因素(3)教育的量和类别(4)环境压力下,现实的影响。 |
林幸台 | 1993 | 以问题解决的方式协助个人决定作职业的选择,以具体的决策步骤,协助个人作最佳的抉择。 |
职业态度的影响因素
由上述职业态度的意涵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论点,将影响职业态度的因素归纳为以下四大类:
1、自我因素
自我因素包括个人的兴趣、能力、抱负、价值观、自我期望等。职业态度的自我因素与职业发展过程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因为个人因素的形成多与其成长背景相关,个人价值观是在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慢慢养成的。个人若能对自我的各项因素有深入的了解,将能了解何种职业较适合自己,较能作出明确的职业选择。个人在选择职业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是个人兴趣、能力、抱负、价值观、自我期望的一种反应的表现。但若只是依照自我因素来选择职业,有时难免会产生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感觉,因此,在选择职业时仍必须考虑其它相关因素。
2、职业因素
包括职业市场的需求、职业的薪水待遇、工作环境、发展机会等。就理想而言,兴趣、期望、抱负,应该是个人选择职业的主要依据,但是,事实上,却必须同时兼顾自我能力,以及外在的社会环境、职业市场动态等。对职业世界有越深的认识,就越能够掌握真确的职业讯息,也可以获得比较切合实际的职业选择。相反地,对职业认知有限的人,甚至连何处有适合自己需求的工作机会都不清楚,更何况要作出明确的职业选择。因此,个人对职业的认知会影响到个人的职业态度。
3、家庭因素
包括家庭的社经地位,父母期望、家庭背景等因素。由国内外研究看来,家庭教育对个人发展影响的数据数据并不明显,但是,不论父母的学历高低、社经地位如何,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拥有比自己高的学历,从事比自己有发展的工作。因此,在做职业选择时,家人的意见通常会影响的个人的职业态度。
4、社会因素
包括同侪关系、社会地位、社会期望等因素。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个人的最终目标是在其职业上能有所表现,有更多的人希望自己能成为社会中有身分、有地位的人,以目前的社会现象为例,一般人认为医生、律师、艺术家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清洁人员好象就是不入流的工作,虽然这并不是正确的观念,但或多或少也影响了个人的职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