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康师傅断货家乐福

事件概述

“厂家要涨价,零售商却不同意,于是厂家便不再供货了”。昨天有消息曝光,这种商家与厂家之间的博弈在方便面巨头康师傅和零售业巨头家乐福上演。

事件

家乐福拒绝康师傅提价

10月底,康师傅在联交所发布公告,从11月1日起,将部分方便面产品提价10%,旗下营销占比达3成的“经典袋面系列”零售价由每包2元升至2.2元。康师傅解释称,提价主要是原料价格涨幅已达到临界成本。

然而,康师傅此次涨价行为在家乐福“遇阻”。有消息称,家乐福不同意在自己的卖场内上调康师傅价格,因双方协商未果,康师傅停止供货。

市场

北京门店明显缺货

记者昨天在国展家乐福店发现,以往占据货架较大面积的康师傅袋装方便面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小块地方,而二十多个产品口味也所剩无几,尽管红烧牛肉面、香辣牛肉面等5个品种的产品尚在出售之中,但数量都明显不足。

其桶装面货架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产品被挪到了6层货架的最底层角落位置,尚有存货的5种口味中,鲜虾鱼板面只剩下一桶、香辣牛肉面剩下了4桶。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超市方面暂时不打算继续进康师傅方便面,现在货架上的产品都是从大库调运过来的。记者对产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进行比对,证实了超市方面的说法:康师傅系列方便面大多是公司发布涨价公告前生产的,而同在货架上的其他品牌产品,生产日期多为10月以后。

零售价已经上涨

昨天下午,家乐福中国区总部给记者发来简短文字说明称:家乐福日前接到康师傅的涨价通知。在目前通胀背景之下,家乐福考虑到稳定物价,暂未同意调价,因此,出现断货现象。

然而记者昨天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家乐福国展店,在康师傅要求提价范围内的经典包装红烧牛肉面和香辣牛肉面5连包的售价都为11元,单价即为康师傅宣布提价后的2.2元。既然零售价已上调,那么康师傅为何还要断货,而家乐福拒绝提价又是什么原因?

康师傅发来的声明似乎也表达了其中另有隐情:“我们相信此次争议应与产品调价无关。受限于原物料飙涨,不得已将部分袋面价格小幅上调。”“个别媒体以《家乐福拒绝涨价,康师傅断货反击》为题报道此事,是对此事件的误读”。

调查

家乐福要拿提价返点遭拒

对于具体隐情,康师傅表示:“由于此次事件背后真实内容牵涉两家厂商协议和利益,基于商业惯例,请谅解公司不便进一步透露”。

“据我所知,家乐福称康师傅提价可以,但提价部分必须有一半金额要返给家乐福,否则就拒绝提价”。一位接近康师傅的知情人士透露,这一要求遭到康师傅的反对,因此,家乐福干脆就彻底拒绝提高进货价;但其仍提高零售价,由此家乐福从消费者一方获取的利润自然也提高了。对于这点,家乐福中国总部有关负责人昨天向记者确认:家乐福拒绝提价的部分的确是进货价。这样一来零售价已提高这一事实与家乐福声明中所谓“稳定物价”说法矛盾。对此,该负责人表示要去了解情况,直到昨晚10点左右其才回复称:公司销售价没涨,北京是个案,公司正在调查。

声音

供应商称家乐福业内最“黑”

一位家乐福长期供货商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非常激动地表示:“与其他超市相比,家乐福最黑,其收取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让我们苦不堪言,康师傅这样的大牌企业都能遭受这样的挤对,我们这样的中小供应商更没法说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受制于采购员的‘眼色’”。

“举个例子,像马铃薯淀粉去年价格为5000元/吨,但现在的价格已涨到1.25万元/吨,使用这些原料的产品自然要提价,但家乐福就不同意提价”。一位供应商告诉记者,最终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要给采购个人送点好处费,每年像这样送出去的费用要占其在家乐福销售额的8%左右。“当然,尽管我们也不愿意,但这个费用我们还是要作为成本摊到产品价格上去,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对于供应商的说法,家乐福相关人士表示,会去了解情况。

正是因为家乐福在中国零售行业风向标的作用,供应商也大多敢怒不敢言。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背景

家乐福与供应商冲突不完全记录

作为零售业的大鳄,家乐福与各个供应商间的关系千丝万缕,在涉及费用方面的负面消息也曾频频传来。

2003年,上海、南京两地的炒货行业协会曾联手抵制家乐福,抗议其收取高额进场费;2005年,澳柯玛与家乐福谈判进驻问题,终因超市方采购费用高等诸多潜规则导致合作破裂;在2006年,乳制品大户蒙牛爆出要从家乐福撤柜的消息,原因是家乐福方面开出的促销费、返利费等费用过高,使蒙牛不堪重负;2009年,青岛一家食品公司因讨要货款无效将家乐福告上法庭,而家乐福仍以促销费、海报费、卡夹费等名目以期抵偿欠款……

事件最新进展

康师傅在全国范围内停止向家乐福供货 谈判延至明年

北京12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据接近康师傅控股的消息人士透露,康师傅已在全国范围内停止向家乐福供货,产品包括未加价的其他方便面系列。此外,双方的洽谈可能要延至新年后再续。

双方观点

康师傅:没有断货 而是家乐福对我们下架

“我们没有断货,是家乐福对我们进行下架。”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公关部协理陈功儒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

“康师傅在谈判破裂后就对我们进行了断货,我们把存货销售完了之后,12月1日出现了断货。”家乐福中国区公关总监陈波说。

“我们调价实在是因为成本上涨,成本压力让康师傅难以承受,毕竟有这么多员工要吃饭。”陈功儒说。“从11月1日起,康师傅调高了袋面价格,但桶面的价格保持不变。”

“我们有些委屈”,陈功儒说,家乐福把终端零售价调高了,但仍然维持着进货价。“家乐福把调价的好处吃干抹净了还让康师傅落个不考虑消费者的黑锅。”不光如此,不涉及涨价的桶面,消费者在家乐福卖场里也看不到了。

但陈波回应说,“康师傅涨价包括全部袋面和一部分桶面,涨价的那部分桶面我们已经没有销售,但是没有涨价的桶面我们仍然在销售。”“可以到各卖场去看,我们并没有调高康师傅售价,直到将那些涉及调价的产品卖光。”

康师傅声明:争议与调价无关 家乐福违反诚信

12月15日消息,康师傅今日就产品在家乐福被下架一事向腾讯财经发来声明,称此次争议与产品调价无关,并指责家乐福违反诚信原则。

以下为声明全文:

关于近日媒体涉及我司的报导,仅就供应商的角色进行说明:

1. 我司相信此次争议与产品调价毫无关系,而是源于双方因商业往来的交易条件产生歧异所致。

2. 此次争议起因于通路端片面暂停采购我司部分产品,并非我司主动断货。

3. 由于通路端屡次违反诚信原则,不合理强势要求提高销售返还幅度;再加上受限于成本压力,我司无法以原条件继续供应袋面产品,通路商遂暂停采购我司产品,并消极对应我司提出之协商邀请。

4. 我司秉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始终敞开协商大门,期待通过共同努力,在平等互惠的条件下尽快消弭歧异,因循政府推动公平交易的立场,为建立和谐社会尽心力。

康师傅北京办事处

2010年12月15日

家乐福书面回应:接到康师傅的涨价通知

近日,方便面巨头康师傅和零售业巨头家乐福上演了一场厂家与商家之间的博弈战。康师傅与家乐福谈判破裂后,拒绝向家乐福供货。据悉,康师傅欲在原有零售价基础上提价10%。

对此,家乐福作出书面回应表示,其已于日前接到康师傅的涨价通知,考虑到当前的通胀背景,为稳定物价,家乐福暂未同意调价,因此出现康师傅产品断货现象。

家乐福首开声 呼吁与康师傅“停战和谈”

在康师傅方便面停供家乐福风波中,被舆论视为一直强势且占据谈判主动权的家乐福,12月15日借媒体再度表态“停战和谈”。而且,有消息显示,家乐福与康师傅双方正式且可能有效的协商正日益临近。

相关评论

一场转嫁通胀压力的零供关系拉锯战

家乐福(中国)商业有限公司近日向南都记者证实,12月初,食品生产巨头康师傅已经停止向全国范围内的家乐福供货。家乐福中国区公关总监陈波在回复给南都的邮件中称,断货的原因是“家乐福日前接到康师傅的涨价通知,该公司虑到在通胀背景下,应该稳定物价,暂未同意康师傅的提价要求,因此出现断货现象。”

然而,康师傅随后在发给媒体的声明中表示,“我们相信此次争议应该与我公司产品调价无关……由于此次事件背后真实内容牵涉两家厂商的协议和利益,基于商业惯例,我公司不便进一步透露。”

对于“断货”内幕,双方各有不同论述。不过,南都记者多方调查后发现,目前家乐福正与所有供应商洽谈下一年年度合同,康师傅此次对家乐福断货的强硬态度很可能与“2011年年度合同中扣点费用的上调比例”有关系。“由于食品涨价空间有限,上下游都在想方设法转嫁通胀压力。家乐福和康师傅两家现在赌的是各自对市场的影响力,但两者都是强势企业,谈判的最终结果很难预测。”长期关注快消和零售业的一位证券分析人士表示。

涨价与不涨价

今年10月底,康师傅(H K .0322)发布公告称,从11月1日起,将部分方便面产品提价10%。康师傅在公告中解释,提价主要是因为制造方便面的原料价格自今年起的累计涨幅已达15%到100%不等,已达到临界成本的边缘。

“早前家乐福有一款康师傅方便面的特卖价是6元,而其它超市提价后已上调到7元。”一家大型超市企业的采购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业内流传说康师傅对此相当不满意,这打乱了康师傅的统一价格体系,令其价格在零售终端出现混乱,这同样会引起其它零售终端的不满。

南都记者调查了解到,康师傅此次涨价的方便面是旗下营销占比达3成的“经典袋面系列”,零售价由每包2元升至2.2元,上调幅度仅为0.2元,应该比较容易被市场接受。之前、白酒、植物油、奶粉等生产厂家提价,家乐福都没有表示出异议,但面对康师傅方便面涨价,家乐福为何突然发难?

通胀带来不同内伤

“超市的谈判越来越难。一方面是来自竞争对手的争夺挤压;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业主的叫价。”不愿透露姓名的一家零售企业拓展部负责人表示。

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出台,让一线房地产市场受到严厉打击。同时,受制于银行贷款方面的限制,很多投资住宅的资金转入商业地产,不少开发商开始将资金转入二三线城市运作。零售商在二三线城市寻求开设的店面数量日益增加,世邦魏理仕的研究报告显示,部分城市的商业空间租金出现了强劲的同比增长势头,增长幅度大约在0.5%到4%。

租金成本提高的同时,人工成本的上涨也进一步造成超市的通胀压力。“由于员工生活必需品、租房的成本都大幅度提升,不少超市基层员工的薪水连续调整了几次。”第一商业网总裁黄华军表示,超市的运营有三大主要成本,人工、水电和租金,现在其中两部分都在上涨,零售企业要扭转这种局面,不得不想方设法扩大收益。“这是零售企业目前普遍遇到的现象。”

而“受通胀压力影响,上游生产企业的利润也在不断下滑。”在多个大型超市都有业务的一位食品供应商向南都记者透露,

南都记者查阅康师傅近期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康师傅营业额增长34.45%至20.66亿元,升幅主要来自方便面销售同比增长25.18%及饮料销售增长42.18%。不过,摩根士丹利表示,撇除一次性6900万美元收益,康师傅经常性盈利持平1.32亿美元,较大摩原先预期低20%。同时由于原材料价格成本投入大幅上升,加上实际税率增加,康师傅的毛利率从35.81%下降至30.64%。

转嫁成本上涨风险

在通胀压力下,原本脆弱的零供关系不堪一击。11月,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标一粉、特一粉全国均价环比数据分别上涨3.4%、2.9%。

生产企业以调价应对,但零售企业的盈利模式却是建立在供应商的通道费用上。

“每到年末,超市与生产企业都要重新签订下一年的合约,其中费用扣点是谈判的重中之重。”上述供应商向南都记者透露,据他所知,目前家乐福正在和所有的供应商洽谈新一年的合同。“几年前我们缴纳给家乐福的费用占销售的比例还只有

12.5%,2009年调整到15%。但2010年家乐福的扣点随着通胀迅速飙升,目前已经上调到21%。”这位供应商表示,就他们与家乐福的接触中了解到,2011年,后者希望所有食品供应商的整体扣点将被拉到21%-22%左右。这其中大品牌的费用扣点上调比例在5%-6%,一般品牌的上调幅度则达到7%-8%。

康师傅不可避免地也将包括其中。这意味着,康师傅在方便面领域每年将销售总额中5%-6%的新增费用支付给家乐福,这是其方便面涨价10%远远无法弥补的。分析人士认为,相互转嫁通胀风险的压力可能是激化双方关系,导致康师傅断货家乐福的关键原因。

以实力进行拉锯

不过,家乐福作为销售渠道的中坚,其实力确实不能忽略。根据中国连锁协会公布的百强数据显示,2009年,家乐福国内销售额为366亿元,增幅8.2%,居大润发之后。“家乐福在我们大卖场渠道里排名前位,出货量确实很大,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也不会跟它合作下去。但我们在家乐福的扣点越来越大,现在基本是靠销售,拿生产企业的返点生存。”一位家乐福的供应商向南都记者透露,这有些类似于之前的家电经销商,生意做得很累。

与其他供应商不同,康师傅在方便面市场的号召力也有目共睹。据A C尼尔森今年6月统计数据显示,康师傅方便面销售量与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是43%和56%。其中,在中高端产品上,康师傅在容器面、高价袋面、中价袋面的市场份额近70%,拥有强大的单一品类商品的话语权。

“就目前来看,家乐福和康师傅都是对方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失去任何一方都会是对方的损失。”长期关注快消和零售业的一位证券分析人士表示,但双方也没有可以让步的底线,康师傅品牌在超市销售中占比较大,如果家乐福不提高其费用扣点,将很难提高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并对其它大品牌产生压力;而康师傅如果同意上述扣点,不仅将失去大块利润,还有可能对其它同行超市造成负面示范效应。现在,双方都在赌其对市场的影响力,具体情况很难评论,而谈判的结果也将是很难预测的。

“家乐福正与康师傅积极协商,争取早日重新上架。”陈波透露。

1.2010年11月1日,康师傅经典袋面系列涨价,零售价每包涨幅10%

2.河北一家家乐福最先反对上调价格,之后,家乐福在中国所有卖场均拒绝上调康师傅方便面价格

3.因双方协商不妥,康师傅停止给家乐福供货

4.家乐福提出与康师傅的年度协议不再继续

5.12月8日,康师傅官方证实关于断货和重谈新合同之事

业内称背后或是更多利益纠葛

零售界真是难得安静。联华超市封杀卡夫饼干尘嚣未散,“康师傅”断供家乐福硝烟又起。

昨天,记者了解到,方便面巨头“康师傅”和家乐福超市这次PK的原因是价格:家乐福不愿意接受“康师傅”方便面的提价方案。

“想买点喜欢的食物吃,还得看超市和供货商是不是和颜悦色!”杭州白领周先生得知这条消息,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河北、重庆家乐福

“康师傅”缺货

因成本原因,今年11月1日,“康师傅”宣布对旗下的营销占比达三成的“经典袋面系列”进行提价,零售价由每包2元提至2.2元,涨幅为10%,而“康师傅”和家乐福之间的供货价也有一定的提高。但家乐福,却并不同意这样的价格调整。

据了解,最先对调价说“不”的是河北的家乐福。“康师傅”随即中断向家乐福供货。随后,重庆家乐福也出现缺货现象。出现缺货的康师傅方便面品类包括新珍品香菇炖鸡五连包、面霸上汤牛肉五连包、面霸上汤排骨五连包、以及超级福满多红烧牛肉桶面、虾鱼板袋面等近十个品种。

杭州家乐福暂停进货

但尚有库存

据称,家乐福在中国的所有卖场都拒绝了“康师傅”新的价格。而“康师傅”断供家乐福也在开始扩延。那么,杭州的家乐福有没有对“康师傅”方便面进行调价呢?

昨日上午,记者在位于杭州延安南路的家乐福涌金店看到,方便面货柜上摆满了“康师傅”旗下的各种方便面,销售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但下午再看的时候,有部分货架已经出现了“空当”,少部分“康师傅”已经卖完。

“我们店还有库存,一直在卖的,目前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只不过适当控制了上货量,所以偶尔会出现‘空当’。”该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包括五连包系列的“康师傅”方便面超市里都有售,卖的都是他们调价之前的库存。

至于调价,他回答说,该超市没有调过价格。“我们库存还有一些,不是厂家说涨,我们马上就涨的。”

而记者从“康师傅”方面了解到,因调价事宜未达成一致,涉及调价的方便面品种已经停止向杭州家乐福供应新货,但其它品种仍照常供应。由此看来,杭州家乐福现在是以库存维系销售,但还能坚持多久不得而知。

记者从杭城其他几家超市了解到,目前,大部分超市都对康师傅方便面进行了调价。“11月初的时候,我们也压着不涨,但市场调查后,发现几家竞争对手超市都涨了,我们也上调了。”华润万家负责人黄微微说。

好又多超市负责人金花说,该超市12月初对康师傅方便面上调了价格。“11月我们没有调价,也出现过断货。现在价格调了,货源也正常了。”

双方各自有说法

昨天,“康师傅”控股集团给本报发来回应称:“相信此次争议应与我公司产品调整无关。我公司产品均仍正常销售,此次事件应不至于影响消费者购买公司产品的便利。”

昨天下午4时,家乐福的有关负责人也给媒体发来回复,但内容也是只言片语。回复解释说:“家乐福日前接到‘康师傅’的涨价通知后,考虑到在目前通胀的背景之下,要稳定物价,暂未同意调价。因此,出现断货现象。”

业内认为

PK的背后是双方年度合作

据悉业内人士透露,“康师傅”和家乐福的PK并非仅仅和价格有关;背后,其实关系到双方在新一年的年度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家乐福以‘拒绝提价’为名,是想增加自己在谈判桌上的筹码。”

据了解,每年的年底,“康师傅”都会和家乐福就下一年度的合作签订协议。协议内容包括价格、结算、供货等众多方面。而目前,双方正在就谈判的相应条款“你争我夺”。

有知情人告诉记者:“家乐福方面甚至已经放出话来,与‘康师傅’的新一年年度协议将不再继续。而‘康师傅’也丝毫不退让,内部也放出消息‘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对于双方谈判事宜,“康师傅”方面表示,由于此次事件内容涉及两家厂商的协议,基于商业惯例,不便片面评论。而家乐福也打起“太极拳”,只回复说,对于缺货的超市,家乐福方面正与“康师傅”积极协商,争取早日重新上架。

消费者不是商家的“筹码”

从目前判断,“康师傅”和家乐福的PK有可能三种解释。

其一,家乐福从自身形象出发,稳定物价,利用自身渠道优势,抗衡“康师傅”,从而保证自身利益,同时也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虽然“康师傅”会体会到更加沉重的成本压力,但对消费者来说,毕竟有可能不涨价了,是件好事情。

其二,家乐福只是想利用这样一个手段,在谈判桌上得到自己想要的。而一旦得到了,也必然接受“康师傅”的涨价条款。此时,消费者仅仅是“筹码”而已。

其三,家乐福希望通过这种媒体聚焦下的PK,实现其一、其二两种目的。

记者相信,最终是哪一种解释,很快就会有结果。不过,值得提醒的是,消费者绝不是任人摆布的“筹码”。如果有人打着消费者的名义,去谈条件,最终又抛弃消费者,最终会被消费者抛弃。

康师傅艰难决定“断货逼涨” 为什么站队的总是消费者

河北、重庆等地的部分家乐福超市,接连半个月找不到康师傅方便面,这是由于康师傅已经长达一个月没有给家乐福供货了。记者13日上午在北京多家家乐福门店看到,目前康师傅方便面仍在销售,但部分品种明显缺货。

市场经济下,生产商与零售商之间发生点摩擦本属平常,但是经历过3Q大战的消费者们,透过康师傅和家乐福之间的PK,仿佛又看到了似曾相识的景象。但愿它只是似曾相识而已,面对“大佬们”的较量,消费者不必再次被迫选择站在哪一队。

反对

光有谴责不给力

康师傅“断货逼涨”,太不厚道!这些年常常耳闻康师傅成为业内涨价的“带头大哥”,此前为提价推出“改良换代”的说法,招来了不少质疑之声。近期方便面“涨声一片”,仍然是康师傅赤膊上阵,率先宣布对旗下部分产品提价10%,其他企业接踵而至。诚然,方便面价格取决于上游原料价格的提升,所谓“水涨船高”,康师傅与超市就调整供应价问题进行新的磋商,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总是康师傅先涨而后业内其他大企业跟进响应?日前政府对面粉企业做出劝不涨的“约谈”,并低价“照顾”安排竞购小麦,加工面粉及时投放市场,增加供给,何至于迫不及待地启动涨价,又非得以断货相逼不可?据业内人士透露,方便面企业有很强的议价能力,面粉采购价格并没有直接影响成本。频繁涨价,“这是垄断作祟”。而同行对这次断货风波的看法几乎一致:不理解以断货的方式 “逼”涨价。

由此联想到此前的“3Q之争”,当事一方为了要挟对方还煞有介事地宣布“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而康师傅对家乐福断货约一个月,向谁打招呼了?康师傅所谓担心“零售终端出现混乱”,说白了就是怕消费者讨了不涨价的“便宜”,折射出抱团涨价、垄断市场的商业道德缺失和社会责任沦丧。对此,光有谴责不给力,惟有通过修改“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其他法律,对所有搞涨价联盟的恶举予以封杀和惩处,让动辄“我的地盘我做主”,以断货等损招侵害消费者利益的商家付出巨大成本,以儆效尤。

分析

漠视消费者的权益

康师傅和家乐福超市的是否提价之争是又一个逼迫消费者做出“艰难选择的二选一”。之前,“3Q”大战之时,腾讯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意思就是逼迫消费者在360和QQ之间来个“二选一”,结果呢很是令人不齿。“康师傅”此举,高度疑似又是一个倚仗掌握充足市场资源和“绑架”消费者的 “二选一”——“不涨就停止供货”,怎一个“牛”字了得?对于超市和消费者而言,不接受“涨价”,哼哼!就让你“没面吃”!结果就是货柜上相关产品严重不足。

问题是,超市和消费者没有了你“康师傅”,就不吃面了吗?“活人不会让尿憋死”。没有了“康师傅”还有“华龙”、“白象”……再有串通涨价的,大不了不吃方便面。超市不是大企业争夺消费者和“强迫消费者意愿”地方,更不是可以被个别近乎于垄断的企业为所欲为的“电脑桌面”。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逼迫超市和消费者做出“艰难选择”,是对市场和消费者权益的漠视。是不是应该涨价,还是应理性些,一是要尊重市场,二是更应尊重广大消费者。“康师傅”以断供来“要挟”超市和消费者“二选一”,只是让人看到了身为市场主体的“短视”。最终也一定是个得不偿失的结果,让消费者看到的是“康师傅”很“阴损”的一面,而有责任的企业一定不会玩“二选一”的游戏。

评判

裁判不能习惯性缺位

在看似没有对公众构成太大影响的背后,却有着复杂的现实关联。尤其在物价飞涨的今天,康师傅涨价遇到了零售商的阻力确实十分具有“围观价值”。这不是幸灾乐祸,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看热闹”,而是在涨价面前,每一位消费者都是受害者。所以,在这次风波中,公众对于家乐福的“给力”行为很是支持。但问题是,家乐福真就是那么正义吗?当然不是。“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家乐福诚然有一份儿“大义灭亲”的姿态,但我们更要相信, “大义灭亲”与“断臂疗伤”往往辨证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何况是在利益纷争纷繁复杂的今天。

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消费者在这样一场斗争之中,没有任何话语权。如果没有家乐福,这方便面还真有可能在CPI高于5%的11月份给蒙混过去了;比10%与2角钱更悲剧的是,人家这样的涨价行为,没有遇到物价、工商及经济管理部门的任何官方论证与公示,更不用谈什么百姓在其中能起到什么样的监督作用了。

这很像几天之前的“3Q大战”。两家企业各显身手、各施其能,好不热闹,公众只有围观的份,至于那份本应自由“在家乐福买方便面”的权利,却被两家企业给集体绑架了。绑架并非最可怕的,物价、工商及经济管理部门的“沉默是金”又一次习惯性上演才更让人纠结,而对于如上问题的答案,似乎也只能由自己凭空相像了:康师傅涨价合不合理、家乐福抵制涨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康师傅何以如此底气十足、啥时候才能在家乐福买到康师傅呢……

呼吁

物价部门该出手了

先看看事情的来龙去脉,康师傅方便面要涨价,家乐福不同意,于是康师傅就以断货相要挟,最后家乐福超市里就没有了康师傅的方便面产品。表面看上去,消费者应该支持家乐福抵制康师傅的涨价,毕竟涨价对消费者不是好事。但是仔细研读新闻就会发现,家乐福远远没有那么伟大,他们反对的不是康师傅零售价的上调,而只是反对康师傅供货价的上调。而且,在他们货架上的康师傅产品供货价上调之前,其零售价已经按照总部的要求,上调了。

这也就是说,康师傅想供货价和零售价一起上调,但是家乐福却只想上调零售价,不想上调供货价。如此一来,这中间更多的差价利润,自然就落在了家乐福的手里。看到这里,消费者想必会恍然大悟,原来这场商业拉锯战,只是两大商业巨头之间的利益之争,不管他们最终胜负如何,对消费者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方便面涨价。如果他们一直这样相持不下,或者说最终康师傅产品彻底不再给家乐福供货,消费者自然也就少了一项消费选择。这不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受损”吗?

这样的局面,和当初的3Q大战颇有几分相似之处,都是商业巨头为了自身利益而置消费者的权益于不顾。他们这种有失商业道德的行为,当然应该受到谴责,也损害了双方在消费者心中的社会形象。但是只有谴责是没用的,在巨大的市场利益面前,商家不顾及社会形象的事情比比皆是。所以,要想不让“鹬蚌相争”反过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政府物价部门、工商部门就必须及时出手,对其市场行为给予必要的约束和规范。否则,这样的商业拉锯战,可能就会从方便面蔓延到其他任何一种商品,损害到更多消费者的利益。

谴责

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康师傅的“傲气”仅仅是国内企业的一个缩影,很多企业都在承受被连锁企业控制的痛苦。商品价格的浮动,是需要物价局相关部门批准的,但是,为什么连锁企业就对其有抗议的能力和权利?如果监管机构的机制足够公平和严谨,部分商家是完全没有机会钻这样的空子。对于这次事件,相关部门同样不能置身事外,不要让消费者在输得惨不忍睹之后还傻傻地窃喜。

家乐福借着“涨声”打了一场胜仗,将“功勋牌坊”立得漂亮而牢固,这个美丽的“牌坊”背后最终受害最大的还是消费者。希望相关部门不要让它立得太久,尽快还原消费者一个透明而公正的消费机制。

康师傅与家乐福博弈的市场价值

店大压客,客大压店。

康师傅断货家乐福,可以说,正是“店大压客,客大压店”两种形态同时出现的典型商业案例。

康师傅断货家乐福,起因是价格。其实,商家与厂家在价格上的博弈始终不断,一般状态下都是店大压客,厂家常常处于受气儿媳妇状态。尤其是在大型零售业巨头面前,厂家基本是任人宰割,在业内几乎都知道,仅返点一项,常常都会把厂家折腾半死,尤其是在当下渠道为王的市场条件下。

据一份分析报告指出,由于成本增加、销售萎缩,供应商毛利率被挤压;同时,零售企业逐年提高进场费、管理费、陈列费、促销费、节庆费等各种费用;加之零售企业为了市场竞争普遍压低零售价格,由此导致供应商对零售企业感到不满。这份报告还显示,今年供应商对卖场费用总体指数较去年提高了0.01,意味着多数零售企业的费用都上升了不少。这一费用指数,是供应商对于连锁企业进场费、管理费、陈列费、促销费、节庆费等诸多费用的综合评价。而今年,家乐福再次被供应商评为总体费用最高的卖场,且费用较去年有所增长。分析报告指出,家乐福今年采取的总部控权并未解决收费过高的问题。

经销商卡供货商的脖子,应该说不是什么新闻了。而家乐福总体费用过高,这在零售业中也是众所周知的,但这对厂家而言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虽然早在2006年五部委发布了《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禁止零售商收取“进场费”。但是,从目前整个零售业的运作模式来看,零售企业进场费的问题至今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而在渠道当中的各种“苛捐杂税”,厂家也都只好饮泣吞声。

显然,这些都不是市场经济中正常行为。

目前由康师傅断货家乐福,由此而引发双方所陷入的纷争,在笔者看来,是一件好事。据零售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康师傅和家乐福‘开战’,是通货膨胀背景下,在并不牢固的供应商和零售商关系(供零关系)上,打开的一个缺口。两个公司的矛盾激化到停货地步,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通胀给社会商品供应链带来的压力。”

这场纷争,虽然是源于康师傅上月做出的提价举动,但引起争端的是家乐福要拿提价返点遭拒。显然,康师傅要提价自有其道理,如成本等方面上的考虑;而家乐福也想从中获利,这在商业上来说,也不能说家乐福没有其道理,但要从中获利多少,是否在康师傅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这就大有文章了。

眼下正是价格浮动的敏感期,康师傅在这个时候提价显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家乐福在这个时候要横刀夺爱,显然把康师傅惹急了,由此康师傅不得不断货。

在笔者看来,厂家与商家就是一种双方在博弈中达到平衡的关系。店大压客不是市场行为,而客大压店也不是市场行为,双赢才是市场经济的法则。现在的问题是,过去没有敢和家乐福叫板的厂家,这使得家乐福多少显得可以“肆无忌惮”,这样的格局,不是市场经济,是寡头是垄断。至于到底谁在涨价,那只有在双方的博弈中来见分晓。而博弈的结果,在笔者看来对完善市场经秩序有好处,同时对消费者也是有利的。

因此,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康师傅与家乐福的博弈,对市场是有价值的,如我们放眼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会看到很多厂家和商家这样的博弈,尤其是两大商业巨头之间的博弈,从中形成一个新的市场秩序和游戏规则,反之,如一味的恶性炒作,可能不利于双方的利益平衡,在这个事件上,媒体和公众应保持相对的冷静,我们期待着康师傅和家乐福的博弈有个好的结果,因为这场纷争必将成为一个有市场价值的典型案例。因为这里要解决的问题,决不是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事件这样简单,其背后,只有康师傅和家乐福更清楚。

家乐福何以被妖魔化了

如果不是一系列尖锐的零供矛盾把家乐福妖魔化了,家乐福应该是中国最成功的外资零售商。

矛盾在于家乐福“变异”的商业模式成了近几年零供矛盾、渠道纷争的根本原因。

家乐福的商业模式即通过银行贷款、向供货商转嫁成本收取“进场费”以及延期回款实现盈利。其未必是在中国最早实行此模式的企业,却把这种模式做到了极致。家乐福的盈利能力越强,业绩越好,效仿的零售商就越多。

原则上,零售商的收入应该来自于购销差价,但目前零售商主营利润在减少,非零售进账在增加。

零售商在开店之前,就把诸多成本通过各种名目的进场费转嫁给了供货商,自己的营业费用则非常之低。

业内估测,对一些大零售商来说,供货商进场费能占到营业额的近40%。

但是这种蜕变的商业模式也成了双刃剑。当渠道费用成为零售企业的主要盈利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其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占用渠道费用等于把流动资金转化为固定资金,阻碍了资金的良性流动。

这种盈利模式相当脆弱。一旦流动资金出现缺口和供应商倒逼货款,就会导致零售商资金链骤然断裂而猝死。未来理想的商业生态是零供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如沃尔玛和宝洁,二者建立的信息系统和默契合作使双方的渠道费用都极大地降低。

建立在双赢基础上的商业模式才能使“生物链”上的主体分享价值链带来的利润。

相关企业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食品行业的楚翘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总部设于中国天津市,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和销售方便面、饮品、糕饼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经营。 公司于1996年2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巿。康师傅公司的大股东顶新控股有限公司(开曼岛)和三洋食品株式会社分别持有本公司33.1889%的股份。于2006年12月31日,公司市值为54.5亿美元。现时公司已被纳入英国富时指数中亚太区(除日本外)的成份股。

家乐福集团(Carrefour):全球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

家乐福集团(Carrefour)成立于1959年的家乐福集团是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是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现拥有11,000多家营运零售单位,业务范围遍及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

相关知识点

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 (linkage) 组成的网络结构。也即是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

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达成的最高层次的合作关系,它是指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供需双方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采取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期合作关系。

伙伴供应商是供应商在一个特定长的时间内与其客户就某些产品和服务达成一定的承诺和协议,包括信息共享,分享和分担由于伙伴关系带来的利益和风险。

供应链采购是一种供应链机制下的采购模式。采购不再由采购者操作而是有供应商操作,叫做供应商掌握库存(VMI).

渠道冲突指的是渠道成员发现其他渠道成员从事的活动阻碍或者不利于本组织实现自身的目标。

其他相关主题

奇虎360与腾讯纷争
蒙牛陷害门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