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组合概述
市场营销组合指的是企业在选定的目标市场上,综合考虑环境、能力、竞争状况对企业自身可以控制的因素,加以最佳组合和运用,以完成企业的目的与任务。
市场营销组合是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将企业可控的基本营销措施组成一个整体性活动。市场营销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消费者的需要很多,要满足消费者需要所应采取的措施也很多。因此,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时,就必须把握住那些基本性措施,合理组合,并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和效果。
市场营销组合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尼尔·鲍顿(N. H. Bor den)于1964年最早采用的,并确定了营销组合的12 个要素。随后,理查德·克莱维持教授把营销组合要素归纳为产品、订价、渠道、促销。
市场营销组合是制定企业营销战略的基础,做好市场营销组合工作可以保证企业从整体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市场营销组合是企业对付竞争者强有力的手段,是合理分配企业营销预算费用的依据。
市场营销组合的产生与发展
1960 年,麦卡锡提出了著名的4P组合。麦卡锡认为,企业从事市场营销活动,一方面要考虑企业的各种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要制订市场营销组合策略,通过策略的实施,适应环境,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实现企业的目标。麦卡锡绘制了一幅市场营销组合模式图,图的中心是某个消费群,即目标市场,中间一圈是四个可控要素:产品(Product)、地点(Place)、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即4ps 组合。在这里,产品就是考虑为目标市场开发适当的产品,选择产品线、品牌和包装等;价格就是考虑制订适当的价格;地点就是讲要通过适当的渠道安排运输储藏等把产品送到目标市场,促销就是考虑如何将适当的产品,按适当的价格,在适当的地点通知目标市场,包括销售推广、广告、培养推销员等。图的外圈表示企业外部环境,它包括各种不可控因素,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等。麦卡锡指出,4ps 组合的各要素将要受到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以后,市场营销组合又由4ps 发展为6ps,6ps 是由科特勒提出的,它是在原4P的基础上再加政治(Politics)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6pS组合主要应用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定市场。随后,科特勒又进一步把6ps 发展为10ps。他把已有的6ps 称为战术性营销组合,新提出的4P:研究(Probing)、划分(Partitioning)即细分(Segmentation)。优先(Prioritizing)即目标选定(Targeting)、定位(Positioning),称为战略营销,他认为,战略营销计划过程必须先于战术性营销组合的制订,只有在搞好战略营销计划过程的基础上,战术性营销组合的制订才能顺利进行。菲利浦·科特勒在讲到战略营销与战术营销的区别时指出:“从市场营销角度看,战略的定义是企业为实现某一产品市场上特定目标所采用的竞争方法,而战术则是实施战略所必须研究的课题和采取的行动。”(菲利普·科特勒等著《日本怎样占领美国市场》)。现在,战略营销与战术营销的界线已日趋明朗化,通用汽车公司等已按这两个概念分设了不同的营销部门。
到九十年代,又有人认为,包括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政治力量和公共关系的6’P组合是战术性组合,企业要有效地开展营销活动,首先要有为人们(people)服务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又要有正确的战略性营销组合(市场调研 probing、市场细分partitioning、市场择优prioritizing、市场定位positioning)的指导。这种战略的4’P营销组合与正确的指导思想(people)和战术性的6’P组合就形成了市场营销的11’P组合。
20世纪90年代,美国市场学家罗伯特·劳特伯恩提出了以“4C”为主要内容的作为企业营销策略的市场营销组合即4C理论,即针对产品策略,提出应更关注顾客的需求与欲望;针对价格策略,提出应重点考虑顾客为得到某项商品或服务所愿意付出的代价;并强调促销过程应用是一个与顾客保持双向沟通的过程。
营销策略理论的演化
(一)4P’s营销策略组合
20世纪六十年代,是市场营销学的兴旺发达时期,突出标志是市场态势和企业经营观念的变化,即市场态势完成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企业经营观念实现了由传统经营观念向新型经营观念的转变。与此相适应,营销手段也多种多样,且十分复杂。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专家麦卡锡(E.J.Macarthy)教授在人们营销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策略组合理论,即产品(Product)、定价(Price)、地点(P1ace)、促销(Promotion)。“4Ps”是营销策略组合通俗经典的简称,奠定了营销策略组合在市场营销理沦中的重要地位,它为企业实现营销目标提供了最优手段,即最佳综合性营销活动,也称整体市场营销。
(二)6P’s营销策略组合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走向滞缓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政治和社会因素对市场营销的影响和制约越来越大。这就是说,一般营销策略组合的4P不仅要受到企业本身资源及目标的影响,而且更受企业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市场营销理论只看到外部环境对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和制约,而忽视了企业经营活动也可以影响外部环境,另一个方面,克服一般营销观念的局限,大市场营销策略应运而生。1986年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教授提出了大市场营销策略,在原4P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两个P,即权力(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简称6PS。
科特勒给大市场营销下的定义为:为了成功地进入特定市场,在策略上必须协调地施用经济心理、政治和公共关系等手段,以取得外国或地方有关方面的合作和支持。此处所指特定的市场,主要是指壁垒森严的封闭型或保护型的市场。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潮和政府干预的加强,是国际、国内贸易中大市场营销存在的客观基础。要打入这样的特定市场,除了做出较多的让步外,还必须运用大市场营销策略即6P组合。大市场营销概念的要点在于当代营销者益愈需要借助政治力量和公共关系技巧去排除产品通往目标市场的各种障碍,取得有关方面的支持与合作,实现企业营销目标。
大市场营销理论与常规的营销理论即“4Ps”相比,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十分注重调合企业与外部各方面的关系,以排除来自人为的(主要是政治方面的)障碍,打通产品的市场通道。这就要求企业在分析满足自标顾客需要的同时,必须研究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制定对策,这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公共关系工作去完成。(2)打破了传统的关于环境因素之间的分界线。也就是突破了市场营销环境是不可控因素,重新认识市场营销环境及其作用,某些环境因素可以通过企业的各种活动施加影响或运用权力疏通关系来加以改变。
(三)11P’s营销策略组合
1986年6月,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教授又提出了11P营销理念,即在大营销6P之外加上探查、分割、优先、定位和人,并将产品、定价、渠道、促销称为“战术4P”,将探查、分割、优先、定位称为“战略4P”。该理论认为,企业在“战术4P”和“战略4P”的支撑下,运用“权力”和“公共关系”这2P,可以排除通往目标市场的各种障碍。
11P分别是:
1.产品(Product)质量、功能、款式、品牌、包装;
2.价格(Price)合适的定价,在产品不同的生命周期内制订相应的价格;
3.促销(Promotion)尤其是好的广告;
4.分销(Place)建立合适的消售渠道;
5.政府权力(Power)依靠两个国家政府之间的谈判,打开别外一个国家市场的大门,依靠政府人脉,打通各方面的关系,在中国所谓的官商即是暗含此理;
6.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s)利用新闻宣传媒体的力量,树立对企业有利的形象报道,消除或减缓对企业不利的形象报道;
7.探查(Probe)即探索,就是市场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状况如何,有什么更具体的要求;
8.分割(Partition)即市场细分的过程。按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进行分割;
9.优先(Priorition)即选出我的目标市场;
10.定位(Position)即为自己生产的产品赋予一定的特色,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或者说就是确立产品竟争优势的过程;
11.员工(People)“只有发现需求,才能满足需求”,这个过程要靠员工实现。因此,企业就想方设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里的people不单单指员工,也指顾客。顾客也是企业营销过程的一部分,比如网上银行,客户参与性就很强。
“11P”包括大市场营销组合即6P组合(产品、价格、促销、分销、政府权力,公共关系),这6P组合称为市场营销的策略,其确定得是否恰当,取决于市场营销的战略“4P”(依次为市场调研(探查)、市场细分(分割),目标市场选择(优先)、市场定位(定位)),最后一个“P”(员工),贯穿于企业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也是实施前面10个“P”的成功保证。
市场营销策略组合作为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其发展过程中,营销组合因素即P的数目有增加的趋势,但应当看到,传统的4P理论仍然是基础。
(四)4C’s营销策略组合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电子商务时代,消费个性化和感性化更加突出,企业为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迫切需要与消费者进行双向信息沟通。1990年美国市场学家罗伯特·劳特伯恩教授提出了4C’s理论,即Customer(顾客)、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和Communication(沟通)。该理论针对产品策略,提出应更关注顾客的需求与欲望;针对价格策略,提出应重点考虑顾客为得到某项商品或服务所愿意付出的代价;并强调促销过程应用是一个与顾客保持双向沟通的过程。4C’s理论的思想基础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强调企业的营销活动应围绕消费者的所求、所欲、所能来进行,这与以企业为中心的4P’s理论有着实质上的不同。
卖方立场
买方立场
产品(product)
价格(price)
促销(promotion)
分销(place)
顾客需求与欲望(customerneedsandwants)
购买成本(Cost)
便利(convenience)
沟通(communication)
这种过渡的背后其实隐藏着这样一个事实:企业的市场营销行为将更多地从站在卖方角度的“4P”向站在买方角度的“4C”转化。新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认为,先把产品搁到一边,赶紧研究消费者的欲望和需求,不要再卖公司所能生产的产品,而要卖客户想要购买的产品;暂时放弃主观的定价策略,公司应了解消费者为满足其需求所需付出的成本;公司还应放弃已成定式的地点策略,而应优先考虑如何向消费者提供便利以购得商品;最后,用沟通来代替促销,这是20世纪90年代市场营销的新的发展。可以这样预言,未来市场上的赢家将是那些能够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客户提供更多满意或是超越客户满意的企业。这也是市场营销组合新理论的真谛所在。
市场营销组合的特点
市场营销组合作为企业一个非常重要的营销管理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市场营销组合是一个变量组合
构成营销组合的”4Ps”的各个自变量,是最终影响和决定市场营销效益的决定性要素,而营销组合的最终结果就是这些变量的函数,即因变量。从这个关系看,市场营销组合是一个动态组合。只要改变其中的一个要素,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组合,产生不同的营销效果。
(2)营销组合的层次
市场营销组合由许多层次组成,就整体而言,”4Ps”是一个大组合,其中每一个P又包括若干层次的要素。这样,企业在确定营销组合时,不仅更为具体和实用,而且相当灵活;不但可以选择四个要素之间的最佳组合,而且可以恰当安排每个要素内部的组合。
(3)市场营销组合的整体协同作用
企业必须在准确地分析、判断特定的市场营销环境、企业资源及目标市场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最佳的营销组合。所以,最佳的市场营销组合的作用,决不是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营销要素的简单数字相加,即4Ps ≠ P + P + P + P,而是使他们产生一种整体协同作用。就像中医开出的重要处方,四种草药各有不同的效力,治疗效果不同,所治疗的病症也相异,而且这四种中药配合在一起的治疗,其作用大于原来每一种药物的作用之和。市场营销组合也是如此,只有他们的最佳组合,才能产生一种整体协同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营销组合又是一种经营的艺术和技巧。
(4)市场营销组合必须具有充分的应变能力
市场营销组合作为企业营销管理的可控要素,一般来说,企业具有充分的决策权。例如,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确定产品结构,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价格,选择最恰当的销售渠道和促销媒体。但是,企业并不是在真空中制定的市场营销组合。随着市场竞争和顾客需求特点及外界环境的变化,必须对营销组合随时纠正、调整,使其保持竞争力。总之市场营销组合对外界环境必须具有充分的适应力和灵敏的应变能力。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影响企业营销有两类因素,一类是企业外部环境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威胁,这些是企业很难改变的;另一类则是企业本身可以通过决策加以控制的。企业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⑴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包括产品发展、产品计划、产品设计、交货期等决策的内容。其影响因素包括产品的特性、质量、外观、附件、品牌、商标、包装、担保、服务等。
⑵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包括确定定价目标、制定产品价格原则与技巧等内容。其影响因素包括付款方式、信用条件、基本价格、折扣、批发价、零售价等。
⑶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是指主要研究如何促进顾客购买商品以实现扩大销售的策略。其影响因素包括广告、人员推销、宣传、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
⑷分销策略
分销策略主要研究使商品顺利到达消费者手中的途径和方式等方面的策略。其影响因素包括分销渠道、区域分布、中间商类型、运输方式、存储条件等。
上述四个方面的策略组合起来总称为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基本思想在于:从制定产品策略入手,同时制定价格、促销及分销渠道策略,组合成策略总体,以便达到以合适的商品、合适的价格、合适的促销方式,把产品送到合适地点的目的。企业经营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组合策略的选择和它们的综合运用效果。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应用的约束条件
(一)企业营销战略
在运用市场营销因素组合时,应首先通过市场分析,选择最有利的目标市场,确定目标市场和市场发展策略, 在这个基础上,再对营销因素组合策略进行综合运用。
(二)企业营销环境
企业在市场营销因素组合活动中面临的困难和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有时起到了直接的制约作用。企业选择市场营销组合时 , 应把环境看作是一个主要要素,时刻重视对宏观环境各因素的研究与分析,并对这些不可控制因素做出营销组合方面的必要反应。
(三)目标市场的特点
目标市场的需要决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性质。企业要规划合理的市场营销组合,首先要分析目标市场各个方面的条件。根据目标市场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可以分析它们对各个基本策略的影响,从而判断哪种营销组合更切实可行、更具有吸引力和更有利可图。
第一,目标市场消费者情况
第二,目标市场消费者选购商品的意愿。
第三,目标市场竞争状况。
(四)企业资源情况
企业资源状况包括企业公众形象、员工技能、企业管理水平、原材料储备、物质技术设施、专利、销售网、财务实力等等。这就决定了选择合适的市场营销组合必须与企业实际相符合。企业不可能超出自己的实际能力去满足所有消费者与用户的需要。
市场营销组合的理论意义
1. 市场营销组合的出现,意味着市场经营观念完成了新旧规念的转变,即发展到了新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的核心是以目标顾客的需要为中心,实行市场营销组合,着眼于总体市场,从而取得利润,实现企业营销目标。在这里,市场营销组合作为营销手段至关重要。
2. 市场营销组合体现了现代市场营销学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具有鲜明的“管理导向”,即着重从市场营销管理决策的角度,着眼于买方行为,重点研究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战略和策略,从而使决策研穷法在诸多研究方法中显示出其概括性强、适应面广的优点,并成为研究市场营销问题普遍采用的重要方法。
3. 市场营销组合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理论。它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向企业决策者提供了为达,到企业营销整体效果而科学地分析和应用各种营销手段的思路和方法。
(1)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系统进行结构分析。可以从系统的开放与闭合、系统的层次结构、系统的构成要素等方面深入分析。
(2)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系统与外部环境联系方式分析,根据系统具有处理和转换功能,系统与外部环境是通过物质,能量,信息输入系统转换再将物质、能量、信息输出系统的方式进行联系的。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一方面,企业从外部环境输入信息,能源,原材料,这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基础,体现了外部环境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制约性,企业须对此表示出较强的适应性,并随时依据其变化,制订调整营销战略和策略。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销,向外部环境提供产品或劳务,传播信息,来影响外部环境,从而使外部环境朝着有利于企业营销目标的方向发展。
(3)系统论的整体观强调整体的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且具有各要素都不具备的新的属性和特点。这对于理解一个系统的性质特别重要,而研究系统内务要素的交互作用和整体功能比注意个别要素的功能更重要。根据这一原理,市场营销组合意味着将各种手段进行最佳组合,使其相互协调,综合地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因此,企业营销之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述四方面策略的选择和它们的综合运用效果,市场营销组合的神奇魅力在于此。
市场营销组合的实践意义
对于企业来说 , 营销因素组合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实践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制定营销战略的基础
营销战略本质上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 , 而营销战略主要是由企业目标和营销因素协调组成的。由于制订市场营销战略的出发点是完成企业的任务与目标 , 以投资收益率、市场占有率或其他目标为比较选择的依据来进行营销组合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作为企业营销的战略基础,营销因素组合既可以四个因素综合运用,也可以根据产品与市场的特 ,分别重点使用其中某一个或某两个因素 , 设计成相应的销售策略,这是一个细致复杂的工作。
(二) 应付竞争的有力手段
企业在运用营销因素组合时,必须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以便扬长避短。
在使用营销因素组合作为竞争手段时,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侧重使用的营销因素应当不同。
第二,企业在重点使用某一营销因素时 , 要重视其他因素的配合作用 , 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 为企业提供系统管理思路
在实践中,人们认识到,如果以市场营销组合为核心进行企业的战略计划和工作安排,可以 形成一种比较系统的、从点到面、简明扼要的经营管理思路。许多企业根据市场营销组合的各个策略方向去设置职能部门和经理岗位,明确部门之间的分工关系,划分市场调研的重点项目,确定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流程等等。企业的财务部门也会在完成财务报表的同时,按照 4P’s 数据列表,为企业分析资金运用、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支出等情况提供信息。运用营销因素组合,可以较好地协调各部门工作。
市场营销组合的作用
企业营销管理者正确安排营销组合对企业营销的成败有重要作用:
(1)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战略决策的要求;
(2)可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使企业力于不败之地;
(3)可使企业内部各部门紧密配合,分工协作,成为协调的营销系统(整体营销),灵活地、有效地适应营销环境的变化。
[编辑]市场营销组合应用的一般原则
为更好地发挥市场营销组合的上述作用,在具体运用时须遵循下列原则:
1.目标性
营销组合首先要有目标性,即制定市场营销组合时,要有明确的目标市场,同时要求市场营销组合中的各个因素都围绕着这个目标市场进行最优组合。
2.协调性
指协调市场营销组合中各个因素,使共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步配套地组合起来,以最佳的匹配状态,为实现整体营销目标服务。可根据要素的相互关联作用组合得当和谐一致。
在在组合方案中,也可以重点选择几个因素进行组合搭配,如产品质量和价格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市场营销组合整体策略的优劣,将二者进行多方案选优,可以组成九种不同的组合策略方案,企业可据此进行知己知彼的分析,包括竞争对手组合策略分析,本企业资源、技术、设备等情况分析,切实推行价值工程,进而达到预期营销目标。
3.经济性
即组合的杠杆作用原则。主要考虑组合的要素对销售的促进作用,这是优化组合的特点。图为销售量响应曲线,可说明这个原则。
由上图可知,当广告费用开始增加时,对销售影响不大,当广告费用增加到a点后,销售量增长很快,广告费用继续增加到b点后;销售量趋于一个常数。若要发挥广告宣传对销售量的杠杆作用,在组合中就应考虑销售量和广告费用的这种关系:在它们处于曲线AB段时,采用增加广告费用的组合,若它们的关系处于曲线AB段以外,就要考虑其它要素了。其它各要素与销售量的关系曲线都类似于图中的曲线。
4.反馈性
从营销环境的变化到企业营销组合的变化,要依靠及时反馈市场信息。信息反馈及时,反馈效应好,就可随营销环境变化,及时重新对原市场营销组合进行反思、调整,进而确定新的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组合模式。
市场营销组合应用中须处理好几个相应关系
1.营销组合策略与营销战略
在市场营销组合的执行过程中,非常明显地体现出营销组合策略与营销战略相辅相成,并有机结合的关系。
市场营销组合不仅是市场营销战略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市场营销战略的基础和核心。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关系到企业营销的成败。因此,营销组合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遵循目标性、协调性、经济性、反馈性原则,还要经常修订短期策略目标,以加强和完善最基本的营销战略。只要营销组合策略保持在营销战略目标的限度内,则可以认为是可行的,但若未达到预期效果,企业就必须重新评价这一营销组合策略在整体营销战略中是否恰当,甚至营销战略制定得是否正确,而不能只停留在个别策略的调整上。
2.营销组合与营销环境
当前,营销环境对企业营销的影响已由通过影响目标市场需求进而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组合发展为直接制约企业的市场营销组合,所以,企业在选择市场营销组合时.必须把营销环境看做一个重要因素。为此,要进一步明确营销环境与营销组合的关系,才能在二者的动态协调中,把握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
(1)同一性。营销组合与营销环境均为企业营销的可变因素,共同对企业的营销活动发生作用和影响。
(2)营销环境对市场营销组合的制约性。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组织系统,与外部营销环境发生着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联系。其营销活动必然受到营销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并表现为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具体表现在对企业营销目标、营销战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影响。
(3)市场营销组合对营销环境的适应性。由于营销组合的可控性和营销环境的不可控性,且二者均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特别是在变化的速度上,后者的变化大大快于前者,这就决定了企业必须随营销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市场营销组合,以求得与营销环境的适应和协调。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满足营销组合和营销环境在一定时期的相适应,更须预测未来若干年营销环境的变化趋势,并据此制定长期营销战略和策略。由此可见,企业的营销活动过程实质上是企业适应环境(企业不可控因素)变化,并对变化着的环境不断做出新的反应的动态过程(通过企业可控制因素)。
(4)市场营销组合对营销环境的主动性。营销是一种能动性很强的活动,企业运用营销组合并不星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的,而是积极主动地影响营销环境的。面对变化莫测的营销环境,企业时时在观察和识别由于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市场机会”或构成的“环境威胁”,并善于把营销环境的变化作为难得的良机,灵活地加以运用,也就是将市场机会变为企业机会。这就不但使企业的市场营销组合适应营销环境的变化,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去选择环境,改造环境,对变化着的营销环境给予影响,这就使营销组合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3.市场营销组合与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
市场营销组合在其发展过程中,是与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等重要概念相适应而产生的。
营销组合与市场细分构成制定营销策略组合的最基本方法。市场细分的目的在于探索市场机会,确定企业的目标市场。市场营销组合的目的在于艺术地使用有效手段去达到目标市场。因而,市场细分是对营销客观条件的分析,市场营销组合则是对营销工作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研究。
市场营销组合与目标市场共同构成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主体,其中目标市场是中心。这就是说,以目标市场为中心,满足其需求,为其服务是企业一切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市场营销组合当然也如此。
市场营销组合受企业的市场定位所制约。由此可见,上述四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市场营销组合。
由于目标市场始终处于中心位置,故有必要深入分析目标市场营销组合的影响。
一个适当的市场营销组合的性质,实质上是由目标市场的需要所决定的。因此,企业有必要精辟地分析和充分了解目标顾客的需要、态度及其它方面的条件,以便在外部营销环境的制约下,迅速地规划合理的营销组合。
首先,潜在顾客的所在地和人口方面的特点,影响目标市场的潜力大小,影响地点策略,即确定产品在什么地方可以买到;影响促销策略,即在什么地方对谁进行促销。
其次,消费模式和购买行为特点,影响产品因素,具体指在产品设计,包装、产品线等方面,影响促销策略,即如何迎合潜在顾客的物质需要和心理需要,投其所好。
再次,潜在顾客需要的迫切程度及比较,选购商品的意愿,影响渠道策略,即渠道的长短,宽窄、直接或间接;服务标准及便利购买与否,影响价格即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另外,市场的竞争特点,将影响着市场营销组合的各个方面。
4、市场营销组合与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从面世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决定着企业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但营销组合策略也不是消极被动的。以广告策略为例,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可以根据广告活动规律,改变产品生命周期状况,充分发挥广告的反作用。如在产品的衰退期,衰退期广告的宣传显然只是为了消除存货,为了“安全撤退而已”,但长沙起重机厂就是通过市场调研,大胆采用独特的广告宣传,成功地延长了一种老产品的生命周期。他们调研了解到全国同行业均生产的CD型电动葫芦,设计方面有一些先天不足,用户不大信任,而TV型申动葫芦虽是老产品,外型不够美观,成本高,但安全可靠,过载能力大,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他们大胆上马生产这一老产品,对此老产品的推销,一般广告策略难以奏效,他们采用广种薄收的宣传策略,一是争取那些追忆和信任这一老产品的用户,二是争取某些暂存顾虑的用户,结果延长了这一老产品的生命周期,独家生产,供不应求,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上,避开竞争优势,重新确定目标市场,大张其鼓地进广泛宣传,并选择有利时机,集中刊登广告,收效极为明显。
5.市场营销组合与供求状况
针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企业也须选择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当市场态势是卖方市场时,组合策略侧重于产品策略。当进入买方市场时,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组合策略重点开始向价格与促销过渡。当完全供过于求时,即开始进入消费者主导市场时,制定组合策略的目标在于尽力使潜在顾客转化为显在顾客,促使其实现购买行为。
6.营销组合因素与市场发展策略
采用不同的市场发展策略,需要有不同的营销组合方式相配合,所突出的重点也不同。
7.市场营销组合与消费者状态
当营销组合是针对消费者状态即消费者购买决策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时,要注意图所表示的这些作用特征。当消费者的状态从注意向推广阶段发展过程中,广告的作用是下降的趋势,产品的作用却越来越强,而价格的作用在中间的阶段最为突出,这就为企业在消费者状态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策略组合方案提供了依据。
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在购买者行为分析中已做详细阐述,不再重复。现在强调的是营销组合中产品、广告、价格三个因素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们在消费者购买决策形成不同阶段发挥作用程度上的差别,进而导致活动效果的差异。这就提出了如何使不同的营销手段或营销组合策略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不同阶段相配合,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企业就可以在消费者购买决策和购买行为形成的每一个阶段施加相应的策略组合影响,以增强营销组合之间的针对性、协调性,减少盲目性。
市场营销组合案例分析
案例一:日本企业的营销组合
许多获得成功的日本企业,都花费许多时间、精力和资金去分析市场机遇,并对目标市场作深人的了解,研究消费者心理,摸清组织市场营销的活动规律。
例如,索尼公司在进入美国市场之前,就先派出由设计人员、工程师以及其他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先去美国,考察、研究如何设计其产品以适应美国消费者的爱好。然后,还招聘美国工业专家、顾问和经理等人员,帮助“索尼”分析如何进入市场。
在仔细地研究分析市场机遇,确定目标市场后,日本的企业将着手制订以产品、价格、分销、促销、公共关系和政治权力运用等内容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产品策略
先碰到的就是来自美国和欧洲国家强大竞争者的对抗,因为,那时世界市场主要是由美国和欧洲国家霸占。其次,就当时的日本产品而论,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全球性销售网络上,都比不上美国和欧洲的产品。此外,日本还要努力消除人们二次世界大战前对日本产品质量低劣的印象。但是,日本的企业寄希望于利用其劳动力价格便宜的优势,可以在产品的价格上与欧、美相抗衡。为此,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期间,为了打入世界市场,日本各企业特别强调产品的设计具有:低成本、高质量和创新性。从目前日本进入国际市场情况来看,也可以证明他们仍然着重突出这三点。
日本企业以产品开发战略和市场开发战略为重点,进行目标市场渗透,一旦在某国市场取得了立足点,就努力扩大其产品的生产线,以便增加产量,扩大销售额,日益增加对整个市场的控制范围。以丰田公司向美国市场渗透为例,即表现为产品推出的连续性和不断扩大生产线。
日本的许多企业,一向是以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进行市场开发。他们根据消费者的不同要求、爱好和收入水平,不断地变换产品的型号、花色和品种。例如,坝农公司以生产AE一135单镜反光照相机为基础机型,生产出种类繁多,特点功能不同的照相机,使其销售额猛增。坝农公司这种向市场纵深不断猛烈推进的策略,是日本许多企业的共同特点。每当一种新产品投入市场时,另一种新产品正在研制之中。此外,日本各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其速度几乎是德国(德国是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国家之一)的两倍。如,在70年代期间,丰田汽车制造公司可以同时向美国汽车市场提供82种产品,而其他国家则只能提供48种或31种型号的汽车。
不断地改进产品质量,是日本企业获取成功的又一大特征。日本企业对不断改进产品的质量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们经常与消费者保持联系,甚至不借花费大量钱财和许多宝贵时间,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了解和虚心听取顾客对产品提出改进质量的意见;把质量当做企业的生命,已成为日本企业全体员工的群体意识。一项研究表明,日本产品质量已胜过美国产品。70年代中期,美国执世界计算机工业之牛耳时,日本尚属无名之辈。但近几年,日本却成为美国在计算机工业发展上的主要威胁者。
价格策略
日本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一直采用一种所谓的“市场份额”价格策略。这种策略就是采用较低的进入市场价格,以便取得一部分市场并进而达到长期控制该市场。为此,日本人总是将价格订得比竞争者低。他们乐于在最初几年里受点损失,把这种损失视为对长远市场发展的一种投资。这样做使日本在过去几年中被指责为“产品倾销”。此情形在美国的小汽车等产品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日本的小汽车以省油、低价等优点大量涌进美国市场,1990年已占美国小汽车的市场约30%,使美国的汽车工业招架不住。最后,美日双方都以官方身份进入“对抗阶段”,对簿于公堂,美国做出了对日小汽车限量进口的决定。
分销策略
日本企业想打进美国市场,但当初日本的产品质量形象低劣,声誉不佳。而且,许多企业没有产品销售渠道。何况,即使了解美国的销售渠道,也不能公开地加以利用。为此,日本企业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1.集中全力选好进入市场的突破口。他们不是采取全线出击,一下子占领全部市场,而是选中该市场的某一地区,某个批发商或某种类型的消费者,先打进去,站稳脚跟后再逐步扩大,如丰田汽车公司首先选择了加利福尼亚市场,通过该地区了解到美国市场的特点,消费者的爱好以及美国批发商和经销商打交道的经验。在“突破口”取得成功,而后全面进入美国市场。日本电视机进入中国市场的步骤:先找经销商销售12吋、16吋黑白电视机,而后销售彩色电视机,再后在中国合资建厂。
2.精心挑选有效的销售渠道和能干的批发商。
3.对某些特殊产品,直接与用户联系,建立独立的销售机构。
4.利用竞争者的销售网络进行销售,即在打入某国市场后,利用该国中间商或生产者的牌号或商标销售日本的产品。当其产品打入市场并占有一定地位时,就逐步建立自己的产品牌号形象,形成自己的销售渠道,最后取而代之。
促销策略
日本企业在进入某个市场时,十分注意与批发商的友好合作,向他们提供各种帮助,付给较优厚的酬金,激发中间商经营日本产品的积极性。日本企业坚持“经销者利益第一,本企业利益第二”的原则,始终与中间商保持友好商务关系。日本企业还大量投入金钱和精力,开展广告宣传,推进和提高产品的市场声誉,扩大销售额。
公共关系策略
日本企业的公共关系开展得颇具风格,有力地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例如,日本汽车公司在进入美国市场后,所有的公司都积极地致力于美国的社会服务,抽出人力、物力和资金,从事那些看起来和本职工作毫不相干的社会服务工作,并与当地社区建立了亲密关系。日产汽车公司在田纳西州自建立工厂的第一天起,便成立了义务活动小组和研究西方问题的捐款委员会,经常向当地的慈善机构捐赠钱物,还组织当地的居民到工厂参观和组织当地中学生每学期到工厂体验一天的工厂生活等。这许许多多的活动和亲善态度颇得当地社区居民的好感。这也是日本企业打入美国市场的竞争策略的重要因素。美惊呼日汽车商竞争有方,而美国的汽车公司却对此无能为力!
政治权力
历史记录表明,日本的企业在打进美国市场初期,很少与美国的公司进行正面冲突,而是寻找薄弱环节,甚至从美国公司尚未到达的市场先行突破,求得一席之地。然后,他们就像“滚雪球”一样,进行战略推进,建立他们的产品基地和巩固市场阵地,以便在将来某时与美国竞争者进行正面对抗或直接竞争。随着正面进攻“猛烈战斗”的日益加剧,必然遭到美国公司的强烈反击,于是就产生了“贸易摩擦”。日本企业或是周旋于当地社团、政府;或是吸引大量本来属于美国企业的零售网及小型企业,或是改善工厂中美国员工的待遇等,采用各种方式和途径,以减弱美国竞争者的反击力量,减少乃至消除摩擦。有时也通过种种骚扰,使对手士气低落,以便最后迫使对手作出让步。当“贸易摩擦”激烈到企业无法运用自己的力量来消除时,最后只有通过政府的外交手段来解决。近两年来,日美进行的“东京回合”谈判就是一有力的佐证。
评点:
日本的许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日本的著名家用电器、汽车等产品打入欧洲、美洲的许多国家,占领市场,取得成功。近几年来,日本的产品充斥中国市场,日本的零售企业集团“八佰伴”等也进入了中国市场。日本的企业和产品为什么能打入各国市场,有什么秘诀?这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例如,日本企业采取什么营销策略打入世界市场,日本企业产品策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日本企业的促销手段和公共关系又有什么特点,等等。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在产品与价格策略上,它们的做法是“低成本、高质量和创新性”;在分销策略上,集中全力选好进入市场的突破口,占领市场;在促销手段与公关方面,特别注意与批发商友好合作,做好服务,赢得消费者的好感等等。
案例二:日本电视机厂商根据目标市场制定战略
1979年,中国放宽对家用电器产品的进口。日本电视机厂商就开始研究分析中国市场,认为中国人收入虽低,但有储蓄习惯,有一定的购买力,对电视有一定需求,存在很有潜力的黑白电视机市场。于是日本电视机厂商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运用营销因素组合,制定了一套销售战略:
1、产品策略。日本电视机要想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需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中国电压系统与日本不同,必须将110伏改为220伏。
(2)电视机要有稳压装置。
(3)要适应中国电视频道情况,电视机耗电量要低,音量却要求较大。
(4)以12英寸电视机为主,要提供质量保证和修理服务。
2、销售渠道策略。当时没有中国国营公司作为正式渠道,就通过以下渠道:
(1)由港澳国货公司以及代理商、经销商推销。
(2)通过港澳中国人携带境内地。
(3)由日本厂商货柜车直接运到广州流化宾馆发货。
3、促进销售。日本代理商在香港媒体开展广告攻势。
4、定价策略。考虑到当时中国市场上无其他进口品牌电视机竞争,因此价格比中国国产电视机稍高,人们也会乐意购买。
由于日本电视机厂商协调地使用营销因素组合策略,日本电视机一度在中国市场占据相当优势。
案例三:康佳市场营销战略
1998年7月~11月的零售量统计来看,康佳市场占有率连续五个月雄踞第一,且l-11月累计零售占有率也一举跃居榜首。
康佳的产品开发贯穿着两种思路:每年以销售额的5% 用于技术投入,以30%的速度更新设备,开发全新产品和变更产品工艺技术。一方面开发了等离子平板显示电视(PDPTV)、倍场电视(100Hz双倍扫描)、多媒体电视(MULTIMEDIA)、画中画电视(PIP)、丽音电视(NICAM)、阔屏电视(16:9)等极品彩电;另一方面自主开发和生产工艺设备,已有多项成果在国内外获奖。结合自身产品开发,康佳集团未雨绸缪,不断推出新产品,以引导和顺应消费潮流,实现科技、产品和市场的统一。
康佳除了在产品、技术上下足功夫外,同时还双眼盯着市场,双手做着促销,不断开拓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在城市,康佳运用了大量新的媒体,新的媒体新的意境,让人处处感受到康佳的存在和魅力;在农村,对市场进行细分,精耕细作。首先启动创建“康佳彩电县”计划,促使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 在顺利创建康佳彩电县后,康佳提出“消灭彩电空白县”的号召,各分公司在县级以上城镇全部设立专卖店或专柜,很快就在农村市场建立了广泛的通路。
康佳在强化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开始挑战国际市场,采取境外投资办厂、建立分公司以及委托经销商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稳扎稳打,抢占了一个又一个国际市场。
在价格策略上,康佳不同系列彩电往往采用不同的定价方法:福临门彩电用成本导向定价法,小画仙系列用需求导向定价法,超平一族则采用竞争导向定价法。100Hz 倍场彩电T3498高档精品,采取高价策略,零售价超过9000元,比国内一般34”彩电价格高出30%,而对于像“福临门”这样面向大众的产品,其 21”的市场价才1400元上下,十分适合普通消费者水平。采用不同的定价方法面对具有不同特性的目标顾客群体,从而更好地满足其需求。
康佳为了使顾客更满意,建立了星罗密布的服务网络,售后特约维修站遍布城乡,其大姆指服务工程及快速反应部队更是深得顾客赞誉。康佳以追求百分之百的用户满意为目标,将产品经营与服务经营有机结合,通过建立全套高效有序的电脑管理系统,组建起遍及全国各地的完善服务网络,推出五星服务。快速反应部队向用户提供及时快速,热情周到的服务。同时,总部开通售后服务监督热线,专人跟踪,将服务承诺落在实处。通过这些扎扎实实的服务措施,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提高企业及产品的美誉度,树立起完美的企业形象。
对该案例的评述:
面对国内彩电领域激烈的竞争态势,康佳在营销战术也就是营销组合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和重新组合。在新产品开发上,不仅注重对原有产品的更新,同时也注重对开发费用的投入,不断开发具有技术先进性的新的产品;根据不同目标顾客群体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产品组合和促销方案;避开竞争激烈的国内城市市场,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开拓农村市场和国际市场;加强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增加顾客满意度。所有这些营销战术的合理组合和运用,形成了康佳和其顾客双赢的局面。
案例四:动感地带-我的地盘听我的
诞生:
2001年11月21日,广东移动公司在广州和深圳两地举行品牌推介会,正式推出了精心打造的“动感地带”品牌。在此之前,他们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团队,揣摩目标用户群的心理创造了一个卡通人物——酷酷的、刺猬头、带着一脸坏笑的M仔——作为品牌代言人。这个最潦草的品牌包装最终成为了动感地带走向全国的有力参照,因为广东移动做得很成功。只是广东移动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一个一不小心的试点,居然给中国移动平添了一个支撑未来的战略核心业务。
2002年3月,中国移动再一次在竞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领先,在针对用户市场进行科学细分的基础上将发端于深圳、广州等地的“动感地带”推向全国,抢先将低端用户中最有潜力和价值的大中学生及时尚青年网罗在自己的旗下,斥巨资邀请周杰伦作为其形象代言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立体式媒体轰炸。很快,无论是电视、报纸还是户外广告,处处可见“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激情宣言。
在短短15个月之内,中国移动重新包装的动感地带,就获得了2000万“激情的用户”,也就是说,平均每3秒钟,就会有一个动感地带新用户诞生。据中移动2003年末的不完全统计,中国移动启用“动感地带”品牌比未启用“动感地带”品牌:短信流量增长超过63%;点对点短信业务收入增长超过30%;短信增值业务收入增长超过45%。
这个增长不过是动感地带用户人群1000万时的收益,在2004年整个数据业务全速推进的产业背景下,中国移动在移动通讯领域的一股独大,以最新的财报显示来看,显然已撇去了移动增值服务领域最丰厚的一块油脂。中移动能够最先涉足并攫取移动增值服务领域里的第一桶金,动感地带绝对是功不可没。
品牌的战略决策:
中国移动将动感地带的目标人群定位为了年轻人群。虽然目标人群喜欢追新求异,见异思迁,忠诚度不高,并且由于没有收入来源,购买力也有限,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移动通信需求的增加,以及父母给子女“零花钱”的递增,使得年轻人群正成为了一支不可小觑的消费力量,并且恰恰是这部分人群喜欢追新求异,才会让他们勇于尝试新业务,更重要的是,年轻人群是未来主力消费的生力军,在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他们对中移动的品牌情感,对中国移动的长期发展也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