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竞争力概述
市场营销竞争力是指企业根据市场营销环境和自身资源条件,通过系统化的营销努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创造顾客价值,达成互利交换,实现企业及相关利益方目标的能力。市场营销竞争力在企业竞争力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证据和研究表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赖以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深厚基础,而市场营销竞争力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对于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的研究,虽然学术界已经发表了不少文献资料,但至今尚未见到一个相对完整的和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
市场营销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1)产品创新与开发的能力
产品创新与开发离不开技术创新,但是只有当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和人的本性相吻合并具有区别于竞争者的优势时,产品创新和开发才能成功。因此,简单地说,产品创新与开发的能力,本质上是企业运用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战略驾驭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方向和速度的能力。
(2)质量管理的能力
质量分为工程导向的质量和市场导向的质量。前者是指产品符合技术要求和规范的程度,这是一种以产品为中心的质量定义;后者则不仅意味着质量是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和特征的集合体,更强调产品或服务要具有满足现实或潜在需求的能力,这是一种以顾客为中心的质量定义。我们从后者的定义出发来理解质量管理能力,即它是根据顾客的需求、要求和期望来塑造和控制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使它们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实现顾客满意与利润增长相统一的能力。
(3)品牌管理与营销传播的能力
如果说产品创新与开发能力、质量管理能力为企业市场营销竞争提供的主要是产品力的话,那么品牌管理与营销传播能力则主要为企业市场营销竞争提供形象力。各种品牌在市场上的力量和价值是各不相同的。一般来说,品牌资产越高,则品牌忠诚度、名称认知、可觉察质量、品牌关联及其他资产如专利、商标和渠道关系等状况就越好。高度的品牌资产能为公司带来大量的竞争优势,尤其是非价格竞争优势。在企业之间产品的技术、功能和质量差异日益缩小的情况下,通过品牌化创造差异化优势,是市场营销竞争中的一种战略投资和必然趋势。品牌化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建立并提高品牌价值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营销传播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要手段。配合质量、服务和承诺,营销传播实现企业与顾客之间连续不断的双向沟通,逐渐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在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品牌管理能力与营销传播能力应归为同一大类。
(4)供应链与销售管理的能力
供应链是由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经销商和最终顾客之间的供需关系形成的价值增值链或价值让渡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产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分别以一定的成本为最终顾客创造价值。现代市场营销竞争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已经扩展到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为最终顾客所准备的提供物是否具有竞争力,关键要看该提供物的顾客让渡价值——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的差额,是否能够在与供应链利润目标相匹配的情况下最大化。对供应链的优化整合管理,旨在提高整个供应链提供物的顾客让渡价值。销售管理不仅包含对分销渠道的管理,还包括对销售的组织、人员、服务和过程的管理。从顾客价值的传递和商品价值的实现来看,供应链管理不仅为企业市场营销竞争提供产品力,而且与销售管理一起,共同为企业市场营销竞争提供销售力。
(5)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的能力
在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服务可能与有形产品相伴,也可能单独被提供。服务具有许多不同于有形产品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特征在于,服务是一种表演,服务人员就是“演员”,顾客就是“观众”,因而服务是“演员”与“观众”之间动态的互动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服务的管理,最重要的是对顾客关系的管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的结合,客户关系管理作为一种面向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市场营销解决方案正在迅速发展。现代市场营销主张企业经营以客户为中心,但是只有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才能真正将“以客户为中心”从概念变为现实。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系统、方法和手段,更是一种旨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商务模式。对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的考察,是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中的必不可少的内容。
市场营销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能力决定绩效,绩效反映能力,一定的市场营销竞争力是与一定的市场营销绩效相对应的。本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企业市场营销各个方面的绩效来判断企业的市场营销竞争力。同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相对应,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包括以下五大类:
1.产品创新与开发能力评价指标
该大类中的具体指标主要有:R&D投入占销售额的百分比、新产品成功率、新产品销售额占企业全部产品销售额的百分比、新产品销售额占全行业新产品销售额的百分比、新产品年均投资收益率。
2.质量管理能力评价指标
该大类中的具体指标主要有:产品质量合格率、产品质量优良率、由质量改进投入带来的效果增长率、产品质量口碑优良率、产品性价比满意率、消费者满意的功能项数占产品全部功能项数的百分比。
3.品牌管理与营销传播能力评价指标
该大类中的具体指标主要有:主力品牌知名度、主力品牌美誉度、名牌数量占企业全部品牌数量的百分比、名牌产品销售额占企业全部产品销售额的百分比、每万元营销传播成本带来的销售增长率、新品牌推广成功率、品牌无形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百分比。
4.供应链与销售管理能力评价指标
该大类中的具体指标主要有:采购品品质优良率、采购品准时供货率、产销周转率(产销周转次数与全年月份数的百分比)、产品产销率、产品市场占有率、产品利润占有率、销售回款率、销售利润率。
5.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能力评价指标
该大类中的具体指标主要有:服务营销培训时间占企业培训时间的百分比、服务销售占产品实体销售的百分比、服务增值占全部服务成本的百分比、顾客回头率、顾客满意率、顾客忠诚度(铁杆忠诚者和摇摆忠诚者占全部现实顾客的比率)。
提升市场营销竞争力的具体途径
企业营销竞争力贯穿资源、组织、传播、形象、环境和创新各个方面。在信息和知识经济社会,它是一种更注重供求信息的收集、分析、运用、强化以及解决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的能力,来源于竞争主体之间的差距,在竞争中得以实现。
根据资源依赖学派代表杰伊·B·巴尼对核心资源的几个判别标准,核心营销能力应满足四个方面的要求:
(1)有价值。营销竞争力必须能通过开发和利用营销机会,抵御营销威胁,增加企业价值。
(2)稀缺性。营销竞争力必须是全部或绝对多数竞争企业不具备的营销资源或技能。
(3)不可模仿性。企业的核心营销竞争力必须是竞争企业难以模仿的。否则,其稀缺性自然也就不具备了,竞争优势也相应丧失。
(4)不可替代性。作为核心能力必须没有战略上的等同物,核心营销能力上的等同物会被竞争对手利用,以抵消本企业由某一核心营销能力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
1、营销资源力——物质基础
营销资源对营销竞争力的产生尤为重要。营销资源力是指企业营销活动在资源层次上的比较优势,资源的丰裕程度决定了企业的营销竞争力强弱。营销资源主要包括资源的投入量、资源存量以及企业财务方面的能力,如人均占有营销资源数量、销售额、用户保有率、营销预算及其增长率等。
2、营销组织力——重要保障
营销组织力是指企业组织对营销活动的领导能力以及相应的制度完善程度,主要包括组织人员构成及领导水平、组织制度建设等,直接影响到营销竞争力的发挥状况。相应的要素有:企业家才能、高学历营销人员比例、营销人员流动率;组织体系的认证、奖励制度的有效性、监督机制、组织信息化程度等。如范徵对不同所有制经营者评价影响竞争力及关键因素的研究表明,在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组织资本、客户资本和社会资本中,组织领导及相关人力资本具有重要影响。
3、营销传播力——实现途径
营销传播力,即企业内在的营销资源、组织向外传播过程中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的优势。由于营销理念上的差别,营销传播的模式会有所区别。营销也侧重于信息不对称的解决,我们可以由信息传播的模式归纳出营销传播4P模式。
4Ps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罗杰姆·麦卡锡(J·Mc-Carthy)提出。采用营销力传播的4P模式,是企业以自身为导向,将营销的相关信息通过4P的传播渠道,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层层推向顾客,并通过顾客的自主能力加以理解和接受。
采用此种传播模式的企业导入CI(Corporate Identity)理念,统一企业形象识别,便于顾客接收企业的理念和营销信息。4P营销力传播模式要考察的要素有,产品竞争力:产品饱和度(产品线长度 ×宽度×深度)、产品销售率、产品技术水平;价格竞争力:性价比、价格相对于竞争对手水平、成本下降幅度;渠道竞争力:分销机构及网点数量、分销机构密度、物流效率;促销竞争力:促销总预算、促销预算增长率、单位促销成本。
4、营销形象力——终极诉求
营销形象力是指企业通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提高服务的满意水平,增强自己的诚信水平,进而形成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形象优势,促进营销传播效果,并获取利润,实现企业目标。营销形象力包括品牌竞争力(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品牌忠诚度、品牌价值)、服务竞争力(服务满意度、投诉率及索赔率、服务网点密度)、资信竞争力(企业信用等级、合同履约率、贷款逾期率、回款率)、知识产权竞争力(企业专利数、年专利申请数、专利平均有效期、专有技术数)等。
5、营销环境力——外部约束
品牌环境力是指营销传播活动受外界经济环境(由于政治、法律、文化等环境因素可由经济因素体现)影响,从而造成的企业营销活动适应外界环境能力比竞争对手具有的优势。外部约束环境主要有企业采购能力(供货商数量、平均采购成本)、行业竞争力(行业竞争者数目、产业集中度)、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容量)等。
6、营销创新力—-持续动力
营销创新力是指企业适应市场,在营销理念、策略、战略等方面不断创新,从而形成相对与对手的比较优势、为企业的长期营销活动提供持续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动力的能力。包括创新突破力(市场占有率、市场利润率)、研发投入水平(R&D总经费、R&D经费增长率、新产品开发速度)、营销理念创新水平(营销培训水平)、社会支撑力(社会贡献率)。
提升市场营销竞争力的现实意义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认为,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国家竞争力还可以保持15年,此间,中国对国际企业、资本、人才仍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保持7%以上的发展速度没有问题;而企业的竞争力即企业在全球化资产中赚钱的能力仅能维持3~5年。
中国企业过去之所以能够赚钱,是因为中国企业具有以下五大优势:
一是廉价资源优势,如土地、资金、人才,但并没有支付足够的成本。
二是政府垄断和地方政府保护,排斥外来的优质产品。
三是吃苦耐劳。在民企、私企的员工常常1周工作7天,一天工作10几个小时,不少产品的竞争力,大多源于劳动力成本的低廉。
四是家族式管理。由于缺乏社会信任,民营企业招聘的多是自己的亲戚、朋友等关系网络,导致优秀的可用人才比较少,规模做不大。
五是产品优势,例如在服装和玩具等产品的出口方面,优势较为明显。
在竞争日益激烈,价格大战连年不断的,竞争的产品、层次不断升级的情况下,企业不断探寻新的营销模式,提升企业营销竞争能力,则有利于中国企业适应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使中国企业能够真正形成与国际企业巨头处于同一竞争平台的实力,突破价格大战的重围。
市场营销竞争力案例分析
案例一:黑龙江大豆市场营销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目前大豆产量已由原来的世界第一,退居为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而且自1996年开始,近一半的国内市场为进口大豆占领,我国已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国内大豆需求迅猛增加,为了抢占国内增量市场,抵御外来大豆的冲击,提高国产大豆的市场竞争力势在必行。2002年,农业部制订了《高油大豆优势发展区域规划》,将重点建设东北高油大豆带,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高油大豆生产区。黑龙江省处于东北大豆的优势产区,是全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基地,在我国大豆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1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为332.6万公顷,占全国大豆面积的35.1%,总产量为496.2万吨,占全国大豆产量的32.2%。在优先发展大豆的东北地区中,黑龙江占三分之二的优势地位,2001年大豆种植面积占东北大豆面积的68.6%,总产量占东北大豆产量的66.7%。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大豆也占有重要的地位,2001年大豆播种面积占黑龙江粮食总面积的38.9%,高于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可见,黑龙江大豆是我国大豆重点发展区域,也是黑龙江省重点振兴的产业。但是,面对入世的挑战和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黑龙江大豆要想生存并最终取胜,必须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1.大豆价格。从近几年来看,我国国内大豆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1999年我国国内市场三等大豆的年平均价格为1850元/吨,1999年6月美国1号黄豆海湾地区出口价为1472元/吨,中国比其高25.68%,同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6月30日收盘价为I344元/吨,中国比其高37.65%。从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平均交易价格月报来看2000年8月至2002年8月,我国大豆价格在1900~2300元/吨之间波动,其中,2000年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大豆平均交易价格为2257元/吨,2001年为2087元/吨,2002年为2115元/吨,大豆平均交易价格走势如图(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平均交易价格月报-大都平均交易价格走势图)所示。2001年黑龙江省三等大豆收购价格稳定在1720元/吨,批发价格年平均为1843元/吨,比全国平均批发价格(2087元/吨)低11.69%,比美国1号黄豆海湾FOB价(1405元/吨)高31.17%。2002年黑龙江省3等大豆收购价格为1692元/吨,批发价格为2067元/吨,比全国平均批发价格(2115元/吨)低2.27%,比美国1号黄豆海湾FOB价(1456元/吨)高641.9%(见下表)。由此可见,黑龙江省大豆价格与国内平均水平相比具有优势,与进口大豆相比则明显处于价格劣势。
2.大豆成本。从大豆的直接生产成本数据来看(见上表)与美国大豆相比,1995年以前我国大豆的平均生产成本低于美国,1996年以后全国平均生产成本均高于美国,其中1996年比美国高18.83%,1997年比美国高57.34%,1998年比美国高27.37%,1999年比美国高17.43%;而黑龙江大豆生产成本除1997年比美国高,1996年与美国相当外,其他年份生产成本均低于美国,但是幅度不大,其中1995年每公顷生产成本比美国低281.40元,1998年比美国低64.5元,1999年比美国低152.85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黑龙江大豆每公顷生产成本均较低,其中1995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09%,每公顷相差94.65元;1996年低15.52%,每公顷相差480.15元;1997年低21.69%,每公顷相差694.55元;1998年低23.94%,每公顷相差630.9元;1999年低21.26%,每公顷相差506.85元。从大豆的间接生产成本(也可称为政策性成本)来看,1998年黑龙江土地承包费、税金、成本外支出三项费用合计944.40元,比全国平均高62.7元,1999年黑龙江为867.75元,比全国平均高132.45元,这主要是由于黑龙江省土地承包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所致(见图 黑龙江省及中国大豆政策性成本)。而美国大豆生产各种收费很少,而且还有一定程度的补贴。由此可见,与美国相比,只是由于政策性成本或者说间接生产成本较高,才使得黑龙江省大豆两项成本合计远远大于美国,其中1995年黑龙江省生产成本总计每公顷比美国高433.65元,1998年每公顷高879.9元,1999年每公顷高714.9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由于政策性成本差距不大,而黑龙江省直接生产成本却大大低于全国,因而两项成本合计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在国内而两项成本合计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在国内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具有成本优势。从流通成本来看,与美国比,黑龙江省铁路运费较高,从美国西海岸运到我国的大豆每吨运费150~180元,而从黑龙江省运到上海市约260元,到广州约300元,到四川则更高。2002年国家计委430号令取消粮食铁路建设费,使大豆运费降低了47%,现在运到广州的大豆每吨仅需要180元,但是豆油和豆粕的运费没有降低,国内外吨运费价格差仍在100元以上,严重削弱了黑龙江省大豆的竞争力。此外,过去进口大豆进项税可抵扣13%,国产大豆只能抵扣10%,这等于鼓励加工企业使用进El大豆。2002年国产大豆实现了与进口大豆的平等待遇,但我国大豆税赋是30元/吨,美国28元/吨,每吨仍高出2元。
3.大豆品质。大豆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高低是大豆品质的主要标志。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生产的大豆相比较,中国大豆品种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比进口大豆高2~3个百分点,更适合加工成传统的大豆食品,也有利于生产高质量的豆粕。但是中国大豆的含油率相对较低,因而出油率低。美国大豆的出油率一般为19%,巴西为20%,中国大豆的出油率一般为17%左右。每加工100万吨大豆出油量与美国相差2万吨,与巴西相差3万吨,按每吨豆油6000元计算,则收入相差1.2亿元和1.8亿元。如果考虑豆饼产量下降因素,按每吨豆饼2000元左右,则加工豆油每吨仍可增收4000元。据此计算,如果将大豆的出油率提高2个百分点,每加工100万吨大豆可以增收8000万元人民币。
由此可见,榨油厂加工进口大豆的利润率明显高于加工国产大豆,进口大豆增多导致东北大豆种植连年萎缩。尽管近年我国育成了多个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蛋白质、高脂肪的大豆品种,但由于长期的混种、混收、混储和混销,大豆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比较,黑龙江省的大豆多数为混合豆,大豆水分在16%以上,杂质2%~4%,而美国进口大豆水分在12%以下,杂质1.5%以下。洋大豆由于种植的规模化,生产的规范化和品种的优质化,使大豆变成金豆。许多大豆榨油企业,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新型榨油企业,宁可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大豆而不愿购买国产大豆。但是近年来,由于各国加强了对转基因生物产品的管理,非转基因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异黄酮含量超过0.45%的大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烈的竞争优势。黑龙江省大豆全部为非转基因产品,食品安全系数高,目前已出口到欧盟、俄罗斯、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而且一般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含异黄酮0.2%-0.4%,黑龙江大豆含0.4%-0.5%,而进口的转基因大豆里的含量就非常少,这是进口大豆无法比拟的。
4.大豆单产。美国作为世界大豆生产第一大国,单产水平也居世界第一。根据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资料计算整理,1992-2002年美国平均单产水平为2534千克/公顷,其1994年单产水平最高,为2781千克/公顷,1993年单产最低,为2194千克/公顷。巴西单产水平比较稳定,平均为2315千克/公顷,2001年和2002年单产上升较快,产量分别为2705千克/公顷和2569千克/公顷,超过美国同期水平,居世界第一。中国单产水平波动不大,平均为1693千克/公顷,是美国的66.8%,巴西的73.1%。由黑龙江省统计年鉴1992–2001年数据计算,黑龙江省大豆平均单产为1835千克/公顷,为美国的72.4%,巴西的79.3%,中国平均的108.4%,其中1997年单产达2408千克/公顷,超过同期巴西水平(2298千克/公顷)。中外大豆历年单产变动趋势见(图中外大豆单产水平比较)。由图可见,黑龙江省单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距美国、巴西等生产大国差距很大。
5.大豆政策支持及补贴。中国从1996年起放开了大豆和豆粕的国际贸易,进口关税仅限定在3%,且没有规定进口配额,因此,我国自1996年起大量进口大豆和豆粕,对国内的大豆生产造成很大冲击。在加入WTO的谈判中,中国承诺对小麦、大米和玉米实施进口配额制度,当进口数量低于配额时,进口关税税率在1%~3%之间,高于配额的部分进口关税税率将高达65%,但对大豆却没有配额限制,只征收3%的进口关税,豆粕进VI关税为5%。对大豆油的进VI在2005年前有配额保护,2006年后就放开,只征收9%的关税,而且在2005年前的配额量很大,保护作用不大。由于大豆的国内生产者价格不断下降,几乎与进口价格相同。而玉米的进El配额保护使其国内生产者价格继续高于国际价格,对于两种争夺生产资源的竞争作物,这种政策将鼓励玉米生产,而不利于大豆的发展。而国外农业政策支持力度很大。美国、巴西等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制定了国家大豆发展计划,成立了国家级大豆中心和大豆协会,建立健全了大豆育种、栽培、收购、营销等一系列服务体系。美国2002年新农业法规定继续实施无追索权销售援助信贷,在市场价格低于贷款率时,仅支付较低的偿还价格领回抵押的农产品,赚取贷款率与偿还价格的价差,农民也可将手中持有的农产品直接向政府申领贷款差额补贴,不必通过抵押程序。新农业法规定2002–2007年大豆的贷款率为229.65美元/吨,相当于一种变相的保护价。此项政策可以有效地保护本国大豆的生产,而我国在这方面的保护政策几乎为零。
6.大豆生产与贸易区位。对作物产品来说,区位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生产区位和贸易区位两个方面。就生产区位来说,黑龙江省土地辽阔、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降水丰富,区域内黑土带是种植大豆最好的土壤,全省90%的土地适合种植大豆,是世界最适于种植大豆的几个地区之一。在这一方面,黑龙江省与美国不相上下。就贸易区位而论,黑龙江省属于东北地区,具有较强的国内外市场优势。与北美、南美相比,东北地区大豆产区处于东亚大豆消费中心,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每年大豆消费量在900万吨左右,基本依靠进口,东北地区大豆通过大连港海运出口到这些国家和地区,运输时间短、费用低,具有一定优势。另外黑龙江省大豆在国内市场也有优势,东北及其周边地区是大豆主销区,且东北地区畜牧业发展较快,豆粕消费量也较大。在免征铁路建设基金后,黑龙江省大豆运输成本也将比美国、巴西等进口大豆低。
提高黑龙江省大豆市场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加强大豆生产基地建设。在黑龙江建立高油、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实施专用品种区域化种植,促进大豆的专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大豆生产成本,提高单产和品质。基地建设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实行良种良法相配套,并配以打井等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和小型工艺设施建设,同时强调农户的规模经营。一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大豆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农田基本建设薄弱是造成大豆产量不高不稳的重要原因,也间接增加了农民用于生产大豆的成本支出。应当从改造中低产田人手,努力扩大灌溉面积。二是增加对大豆生产的科技投入,建立大豆科技创新体系。在近期培育出优质专用高油分、高蛋白品种,推广优质高产大豆栽培技术,争取在大豆科研、育种、丰产技术方面获得重大突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种植成本,实施良种示范工程,可以在统一供种的基础上,实行连片种植,取得规模效益,提高大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调整大豆种植布局,推行轮作制度。四是推广纯品种区域化种植,收购后单储、单售,保证大豆质量等级,确保优质优价政策。
2.扶持龙头企业,实施产业化经营。以黑龙江省九三油脂集团公司、哈高科大豆食品公司、建三江油脂集团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大豆深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大豆油脂、食品加工、产品开发生产基地,形成新的东北大豆产业化格局。一方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对龙头企业收购大豆所需资金给予信贷支持,加大对大豆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的支持。2003年要继续对大豆深加工项目给予国债贴息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其必须进口的设备及技术,按照《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中关于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有关优惠政策执行。另一方面,龙头企业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市场导向,加强行业整顿,对已面临倒闭的小型加工企业进行产业整合,形成具有规模的大型加工企业,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对存活下来的企业要积极进行改革,鼓励组织创新,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速企业的改组%改造,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水平。
3.用好用足WTO规则,加强政策支持和保护。
(1)按照中央提出的减轻、规范、稳定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黑龙江省大豆的直接生产成本与美国相差不多,但是各项税费的征收使大豆成本高于美国,市场竞争力不强。减少对大豆生产的各项政策性收费,大豆成本就大大减少,从而提高价格竞争力,可以有效抵御进口大豆的冲击。
(2)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黑龙江省大豆的流通成本较高,主要表现在运费、仓储费和加工企业的税收上。2002年国家已将大豆加工企业使用国产大豆的增值税进项抵扣率由10%提高到了13%,并取消了运输大豆的铁路建设基金,这一政策相当于提高大豆的收购价格,也使东北大豆顺利地进入南方。南方油脂企业到北方采购大豆免征铁路建设基金,每吨大豆从黑龙江运到广州可节省费用120多元,大豆加工产品成本因此而降低120多元。然而,东北豆粕的市场主要在南方,豆油产品也销往全国各地,而且主要通过铁路运输,而铁路运输费用中铁路建设基金高达43%,如果这两种产品不能免征铁路建设基金,黑龙江地产豆粕运到广州等市场每吨就比当地产品高出120多元,豆油每吨高出160多元的政策性差价,客观上形成不公平竞争。为了提高东北大豆加工企业的竞争力,应该免征运输豆粕和豆油的铁路建设基金,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3)在世界贸易组织绿箱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建立对大豆生产的补贴支持政策。黑龙江省应该取得国家支持,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快制订大豆生产保护价和价格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比较收益,稳定国内大豆生产,提高政府对市场的调控能力。通过改革粮食风险资金使用办法,建立大豆收入补贴基金。仿照吉林省大豆+玉米轮作的做法,灵活使用粮食风险基金,减少粮食流通环节补贴,增加对大豆种植户收入补贴,实现大豆、玉米收入平衡。同时,建立大豆风险防范基金,主要用于大豆因灾减产补贴,扩大补贴范围,减少大豆生产者的后顾之忧。当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下跌幅度较大时,大豆风险防范基金也可用于补偿企业因兑现订单而受到的损失。
4.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目前,我国大豆及其加工制成品的质量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黑龙江省作为大豆的优势产区,应该依托地市现有的质量检测中心,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完善和补充建设大豆检测站。政府应该把良种大豆的种植、推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建设绿色、无公害大豆生产基地,组织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非转基因、绿色、无公害大豆的宣传和市场营销活动,对大豆宣传和市场营销活动给予必要的支持,打造龙江品牌。在大豆出口过程中,应注重强调产品差异性,以食品安全作为主要营销手段,提高黑龙江省大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积极开拓日本和欧盟市场。此外,还应通过优良的品质和优良的服务,以及在沿海地区建立大豆批发市场等手段,为国内设在沿海地区的油脂加工企业提供原料,逐渐取代从国外进口转基因大豆的现状,占领一部分沿海市场。鼓励企业参与期货交易,因为期货交易既可发现价格,又可规避市场风险。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企业,包括农户和经营企业应积极利用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降低市场风险。在黑龙江省率先建立大豆电子信息系统,正确进行生产和经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