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品类指标

什么是品类指标

品类指标是指为品类经营目标(如:消费者、市场份额、销售、利润、自有品牌、产品供应等)或增长比率设定“定性和定量”的品类考核指标。

品类指标是为实现品类经营目标设定的定量和定性的考核指标。通过指标体系可反映品类角色目前的状态及希望达到的状态。品类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存货毛利率、收益率、销售规模、市场占有率以及服务水平和促销手段等指标。

品类指标与品类角色的关系

品类指标应与品类角色一致。例如,目的性品类角色的品类指标主要考核销售额和市场份额的增长情况;便利性品类角色的品类指标则侧重考核利润的增长情况。品类经营指标主要根据品类角色和相应可支配的经营资源确定。品类角色与品类经营指标的一致又构成监测该品类商品经营管理的指标体系。而该品类商品的经营监测指标体系又由某品类商品的经营状况、原定目标、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变动比率等要素构成。

品类指标的执行注意

品类指标是监控品类经营计划实施的手段,它能起到优化经营决策的作用,是进行经营成果确认的一种方法。品类指标的执行要注意:

①品类指标要与企业经营战略同步。品类指标要与企业的经营宗旨、目标、战略相一致,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品类指标与企业的财务指标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②把握整体。品类指标从品类管理活动的开始到结束,对每个环节都能实现有效控制,不应局限于某一项活动或某一个环节。

③准确易懂。准确的品类指标才能为科学的经营决策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品类指标要让每个管理者都能真正理解、掌握,否则这些指标就很难对经营管理决策产生帮助。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