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农村基层腐败

什么是农村基层腐败

农村基层腐败是指农村基层干部利用手中掌握的管理集体人、财、物的公共权力来谋取私利或从事与其身份不相符的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违纪违法行为。

农村基层腐败的主要特点

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基层腐败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涉及贪污、侵占,失职、渎职及生活腐化等各方面,特点鲜明,影响恶劣。

一是腐败区域集中化。村干部违法违纪多发生在经济发达的村和封闭的欠发达村。随着城市化扩大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在城乡结合部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农村,违法违纪行

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土地、企业改制、集体资产处臵等方面;而在经济欠发达、封闭的贫困村,侵占套取、乱砍滥伐和违反计生政策等问题则相对集中。

二是腐败形式群体化。由于工作关系,村书记和村主任很容易形成共同的利益关系,形成攻守同盟,共同侵占国家资产。在腐败形式多样的案例中,村书记、主任、会计等村干部集体参与的案例屡见不鲜,往往是查一案,带一窝。

三是作案手段多样化。有的挪用公款,用于临时还贷、银行揽储、注册验资、炒股等营利性活动;有的违反财务规定,公款私存或转借他人获取利息,或为企业、亲友提供经济担保;有的利用土地开发之机索贿受贿,虚开工程发票套取现金;有的以各种名义虚报冒领国家粮食直补或土地补偿款,设臵账外账、小金库肆意侵占、截留、私分或挥霍;还有的是财务管理混乱,虚列支出、开假票据、开白条等。

四是涉案金额攀升化。从整体看,村干部职务违法犯罪金额较小,但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城郊的村干部,其违法犯罪涉及的数额也在不断上升,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人员也逐年增加。

五是失职渎职常态化。“村官”在工作中失职渎职时有发生,处理村级事务不按照议事程序办,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借宗族势力滥用职权,恃强欺弱或偏亲向友,肆意侵犯村民人身权利。部分村官还利用村里公共事项为机会,不经集体讨论,私自将事项交给自家族人办理,发放误工补贴,群众反应很强烈。

农村基层腐败的原因分析

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现象的背后有各种复杂的原因,比如村干部自身素质不高,财务监管漏洞较大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权力过于集中。

(一)缺乏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有效监督制约。按照现行的农村基层领导体制,村委会和村党委(总支、支部)有不同的职责分工,相对独立。但实际上很多地方“两委”权力不分,相互交叉。个别地方村主任或村书记搞“一言堂”,有的村没有书记,或者是书记、主任一人挑,这些都造成了内部监督的不力或缺失,很多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不经民主协商就由村干部决定了,极大地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使得村民自治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真正落实。虽然目前乡镇都配备了纪委书记,但大多都是身兼数职,分工较多,难以抽身出来,对纪检监察工作疲于应付。而面对不是党员的村干部,去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将依法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列入监察对象,但限于条件和配套法规规章的不健全、不完善,监察职能在农村基层依然无法充分行使。

(二)农村干部总体素质相对较低,政治素养欠缺。当前农村形势发展变化很快,对农村干部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受文化程度、信息渠道、所处环境和传统观念等局限,加上不注重学习,许多村干部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不能胜任工作。一些村干部公仆意识淡化,政治素养不高,法制观念淡薄,经不起金钱利益的诱惑,能捞就捞,完全背离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一些乡镇则对村干部重使用、轻教育培训,把能不能完成好交办任务当作衡量村干部素质能力的唯一标准,忽视放松了对他们政治思想的跟踪考察和任职后的经常性教育。

(三)村级财务管理机制漏洞较大。现行的“村财民理乡监管”统筹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农村财务的监督管理,但各村依旧是单设账目,有自己的“私房钱”。在村级推行的财务公开制度,往往只是走过场、装样子,公布一些无关紧要的账目,把一些见不得光的账目藏匿于背后。村书记、主任双签制度能够改变一人独大的局面,但依旧打破不了二者攻守同盟的关系。另外,很多村会计出纳“一人挑”,钱帐不分,坐收坐支,缺乏有效制约。

(四)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设计的内在缺陷是农村干部发生腐败的重要诱因。作为农村干部,本应维护村集体利益,保护基本农田,抵制外来势力对土地的非法侵占。但事实上一些村干部往往以“集体”的名义,强行收回农民承包地乃至宅基地;堂而皇之地“代表”农民,将土地卖(租)给承包商;在征地过程中,一味迎合地方政府官员,甚至克扣、挪用或贪污补偿款,在一宗宗土地腐败案中充当着极不光彩的角色。我国法律并没有直接赋予村干部除了作为一个普通农民以外的任何土地处臵权,但事实上,当前农村干部确实掌握着很大的土地处臵权以及与土地相关的其它权力,这些权力既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正是这些地权,成为一些村干部寻租、搞腐败的主要资源。

农村基层腐败的防治对策

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做好农村基层腐败的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以规范干部权力为特征的防腐保廉体系。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规范对村干部权力的使用,能有效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要强化群众监督,加大对村民法纪知识宣传力度,引导村民树立权力防范观念和维权意识;要健全党内监督,完善村级党组织监督管理制度,设立由村民代表产生的村务监督委员会,独立行使村务监督权力。要切实推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委托代理服务制;推行村级重大项目招投标和合同管理规范制度,签订书面工程合同和廉政合同,杜绝“暗箱操作”;实施村主要干部“双述双评”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村级财务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以及廉政谈话和廉政档案制度。

(二)加大以基层干部和群众为对象的教育力度。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村干部进行思想政治、党性宗旨、民主法制教育,深入开展腐败案例警示教育宣传活动,逐步提高农村干部的综合素质,使广大农村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成为党群关系的枢纽和带领群众致富的领路人。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警示教育,针对村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乡镇主要领导及纪检部门要对症下药,进行警示谈话,及时提醒,敲响警钟。加大对农民的综合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鼓励农民学文化、学法律,壮大农村基层党员队伍,为村级领导岗位培养出一批文化水平高、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的后备生力军。

(三)完善以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为基础的监管体制。进一步强化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真正做到村务事无大小都能公开、公平、公正,让老百姓清楚每笔账目的来龙去脉,发挥基层群众的监督作用,更好的保障群众利益。强化上级监督监管力度,是制止农村干部腐败的必要手段。上级监管部门要切实推进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制度,强化“村财乡管”力度,对检查出的腐败问题要严肃追究责任,树立典型,并作为对其各项考核的重要依据,必要时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