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人类的三大基本需求

在解释三大基本需求之前,我必须要来说明一些观念。很多人都认为心理学是一个稳固的科学,心理学的理论应该都是统一的。但事实上,心理学并不像你们想象中那么统一,它有很多的流派、很多的分支,到现在都在不停地发展,有一些领域的争论到今天都没有一个结论。三大基本需求也一样,它是其中一支流派的应用而已。它和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互通之处,又不完全相同。和我其他教学的内容不一样,它更偏向于“临床内容”。

第一需求是确定性,即他人认为你很有安全感。

如果你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那最好记住下面的话:在对“工作成就”的调查中发现,除了一些特殊行业以外,在绝大多数的领域里,确定性都是获得事业成就最重要的特质之一。此外,调查还发现,女性对确定性的要求比男性高很多。

一个人给他人的安全感,一般包括信誉、诚信和实事求是。先要说明一点,这三者并不是同一种东西。信誉是一种外在表现,它是你一直以来所做的行为的结果。我们说一个人信誉很好,是说他在过去的表现一贯良好,所以值得相信。诚信是我们个人的内在价值观,以诚待人,信守承诺,答应别人的事情都会尽力去做。实事求是是一种行为标准,也就是说我们说的话、做的事能够统一,和事实相符。

在这些方面表达的内容和方式有很多,比如准时或是价值观的稳定性。
以准时为例,如果你和我约在早上9:00见面的话,最好的做法就是准时赴约。但如果你遇上了突发状况而导致不得不迟到呢?

事实上,如果你能够在8:30时就提前通知我“会迟到20分钟”,然后在9:18到达的话,仍然可以满足我的确定性。但如果你告诉我的是“马上就到”或是“还有5分钟”就到,那当你在9:18到达时,你在我心中的确定性就已经荡然无存了。

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让我们很放心,而有些人则不让我们放心。在这一点上,经常更换自己的电话号码,三分钟热度,总是改变自己立场的人都不能满足我们的确定性需求。如果你要和某些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定期联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比不定期联系更能够巩固你们之间的关系。

我因为职业的关系有时候需要给我的顾客提供一对一服务,因此很有可能会知道一些比较隐私的资讯,这就对我的职业道德有很高的要求。大多数人在生活中可能不会遇到比较极端的需要保密的情况,但我还是建议大家要养成保密的习惯,因为口风不紧的人是不会给人什么安全感的。

再说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孩子的隐私。很多父母觉得,挖掘孩子的隐私是为了对孩子负责,有很多父母会肆无忌惮地去翻小孩的东西,不管是什么都要去翻一下。他们的逻辑是:我是你父母,如果你隐瞒我,就一定有鬼。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都比较没有安全感,和父母的关系也不会太好。越是被信任的孩子他所表现出来的自律性就越强,因为他不需要消耗多余的能量来防着你。

事实上,有些东西可以直接给我们带来安全感,比如钱、房子或是胖一点的男性。这也是为什么“买房不如租房”完全没能被普及——不管它在经济层面多么站得住脚,在心理层面却完全没有意义,因为租房很难满足大众的安全感。

第二个需求是变化性。

需要说明的是,变化性必须要在确定性被满足的前提下才能够起作用。

事实上,无论是什么,人都会产生适应性。再好的事情都会随着出现的频率提高而使它带给我们的感受产生边际递减效应,你会在孩子第一次叫你的时候惊喜万分,但不久之后就会习以为常。新鲜的东西总能引起我们更高的兴趣,在任何事情上都是一样的, “喜新厌旧”其实是人类的本能。

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现变化性产生的作用:男性追求女性时总是会经常送些小礼物,创造些惊喜;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样的大公司经常会举办不同的抽奖活动;方便面、薯片等会定期推出新口味;餐厅会定期更换一些新菜式;麦当劳、肯德基会在某个时间段推出特别的商品或优惠活动;手机经常推出新的型号和版本,比如iphone。

有些主管就很明白这一点,到了过年就发红包给自己的部门成员。虽然红包里只有10元、20元,但自己的部门成员感觉还是会很好。

这里我们要说一下心流体验,这是由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首先提出的概念。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个活动上,同时对时间和自我的感觉也会消失,感受到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简单地说,在有心流体验时,我们的意识非常专注,焦虑感消失,感觉良好,时间感也会模糊。我们会非常享受整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真心希望这种状态能够一直保持下去。我们偶尔也可以在生活中感受到这种心流体验,比如冥想、慢跑,和你的另一半一起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或是专注地玩电子游戏等等。

对我们来说,心流体验当然是越多越好。问题在于时间一久,能够产生心流体验的事情就会因为太熟悉而失去新鲜感,于是大多数人就没法从这件事情上得到心流体验了。但这里有一个例外,如果你是在成长或者创造某样东西,而且这个成长或创造的过程还需要克服一定程度的挑战,那不管这个行为重复了多少遍,那你还是会有很强的心流体验的。

让自己产生“成长的感觉”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是少数几个有效的内驱力。所谓内驱力,就是不需要通过外在刺激就能够让自己产生很强的行动力。如果你玩过俄罗斯方块或者贪食蛇这类的游戏,就应该能理解我在说什么。玩这种游戏需要很强的内驱力,因为你在玩俄罗斯方块或者贪食蛇时不会得到任何物质上的好处。更要命的是,这类游戏永远不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随着难度越来越高,最终你一定会输掉,所以就连达成目标的成就感都很少。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为这些游戏而痴狂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它的过程很有趣,能让你感觉到乐趣。它有挑战、有乐趣,还有一定的即时回馈,让你感受到了成长的感觉,进而引发心流体验,心甘情愿地为它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求任何回报。

请注意,我刚才使用的是“成长的感觉”,而不是“成长本身”,这点相当重要。我们在玩俄罗斯方块和贪食蛇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获得太多成长,但是因为挑战变得越来越大,而且解决的方法看似是我们自己决定的(大多数人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自始至终都遵从着游戏给我们设定的规则去解决问题),所以在解决这些挑战后,我们就“感觉到”自己成长了。

这个原理也同样可以应用在工作中。我见过很多聪明的团队领导人就非常善于通过不同的挑战形式来让自己的团队成员“感觉到”自己的成长,而且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成长,他们很清楚,如果单一的挑战形式使员工渐渐失去了克服挑战的感觉,或者在他们克服挑战时不给他们一些自由发挥的机会,都很难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成长。

要成长,第一步就是要先知道自己现在在哪个位置上,然后要知道自己未来要在哪个位置上。这样就可以知道你为了达成目标,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成长。

你要了解自己,就必须要从客观的角度去收集自己的相关信息。方法有很多,比如我就喜欢每半年检阅一下自己的日记,做一个客观的数据分析。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不到客观地去分析自己,就请你身边的人提供信息,或者直接找专家帮你分析。

你身边的人提供的信息不一定是正确的,不一定要都照单全收。但如果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那你就应该重视起来了。在这里你必须要注意的是,不能在这个过程中过于专注在自己的缺点上面,否则反而会让你的状态变得更差。

有些人则是第二步出了问题,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这种人只会喊口号,而且口号还喊得很夸张。但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存在不足,所以,就永远没法成长。

但成长的关键在于你周围的环境。

如果你有成长,你周围的人没有成长,那你们很快就会发现沟通起来有问题。你觉得他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他们觉得你说的没有意义,最后只可能发生一件事情:他们拼命阻止你成长。你成长的速度太快了,他们没有一起成长,所以,接受不了。

我就有叫我的朋友来参加我的培训课程,然后就有人告诉我他的能力足够强了,不需要再去学习更多东西了。我觉得,凡是说自己“足够了”的人都是等着被淘汰的人,因为他们不会再成长了。

第三个需求是贡献。

其实只要是个人,都会想要帮助别人,只不过有的时候人穷志短。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部分的关键在于心理层面的贡献感,而非实际的贡献感。这就是为什么强制捐款是没有意义的——尽管我们实际上做出了贡献,但心理需求却没有办法被满足。

每月收入不高也没关系,关键在于你有贡献出去。我知道这一点有人现在真的没听懂,不过没关系,你先记下来。不用很多,你先捐捐看就明白了。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如果一家企业做了很大的善事,就可以让这家企业的员工的感觉变得更好,之后一段时间的工作动力也会更强。一般在重大灾难发生时捐款数额比较大或是持续做慈善多年的公司,员工的工作动力都会变得更高,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即使他们自己没有掏一分钱也一样。

在2007年初,我曾经鼓励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至少捐助一个云南小学生一年的学杂费(当时是400元),并约定在年底去那里旅游,亲眼看看我们捐助的学生。尽管最后由于其他原因旅游并未成行,但你完全可以想象团队成员当时的精神状态和干劲——没错,能够为别人做出一些贡献,确实能让我们自己感觉到离“强者”更近了一些,从而影响到我们的行为。

除了捐钱以外,你还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献血、去做义工等。我本人就是一个常年无偿献血者,而为了能够更深入地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我还专门去考了一张社工证书。事实上,当你购买这本书或是来参加我的训练时,我所得利润的10%都会被用于慈善。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为社会做出贡献确实可以让自己更加充实,也会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更加有意义。

看到这里,请回想一下刚才的那段文字,并且问自己:现在李劲波这个人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否变得更高大一点了?

有时就算不花钱,一样可以让人感觉到自己的贡献。电影《十月的天空》中有一段场景说明了这一过程。在这段场景中,主角的父亲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们挖的煤可以炼出钢,而钢是整个国家的支柱,如果我们不挖煤,国家就完了。”尽管他除了工作以外并没有做什么额外的慈善事业,但在他的心里,工作本身就和贡献做了一个联结。

这里有一个小细节需要说明一下:在考虑满足成长和贡献的需求时,不能太贪心,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偏重贡献还是偏重成长。

有一次我给一个连锁的养生会所做了一个系列的培训,其中有一部分是帮助那些刚人职的基层人员提升积极主动性。请问这群20岁出头的孩子能创造什么贡献?如果你的答案是和他们说“你们为整个社会的健康做出了贡献”之类的大道理,那我真的希望你能更加现实些。所以我决定先满足他们成长的需求,等这些人都学有所成,出去开分店了,再让他们为了他们的员工贡献,为他们的员工负责任,等到等级更高了,再引导他们为社会做贡献,这个才合理。

还有些公司做得更细致,把不同的人群区分开来。我培训过一个公司,一共40余人,对基层员工偏重在成长方面,中高层偏重在贡献方面,效果也很好。如果你正在带领一支小团队,那完全就可以花点时间去区分一下,哪几个人需要更偏重成长,哪几个人需要更偏重贡献。

这便是我们所说的三大基本需求。作为心理理论的其中一支,三大基本需求理论已经影响了许多人,在互联网上也有许多人的应用分享。当你能够真正熟练地掌握并应用这些需求时,一定就能更好地把握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作者|李劲波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