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书 名: 2006中国文化品牌报告
作 者:柏定国
出版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
ISBN: 9787509200445
开本: 16
定价: 48.00 元
内容简介
入选这本文化品牌报告的都是业界享有盛誉的文化企业,它们或因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而成为同行业中的“大哥大”,或因持续的品牌文化力积累而长期为人们口碑称道,或因卓有影响的年度经营举措而成为本行业的“黑马”。简单来说,我们遴选它们的标准是:社会声誉,经济体量;年度业绩,业界影响;堪称楷模,品牌称王。基于这样的标准,我们在电影业、电视业、广播业、演艺业、报业、出版业、期刊业、广告业、网络业、动漫业、旅游业、艺术业、会展业、体育业等主要文化产业领域,挑选顶尖级的品牌企业或品牌产品予以总结推介。“门槛”设定,宁缺毋滥,同一门类的案例最多不超过三个。我们相信,这样的遴选标准和运作动机,影响到的不仅是业界对文化品牌的追慕和关注,还有广大文化消费者对品牌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心灵认同。
编辑推荐
温家宝总理说过:“拥有名牌的多少,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希望全国有更多的名牌走向世界,加快培育更多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
这个中国文化品牌年度报告是我们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后完成的第一个集体成果,也是我国文化产业研究领域专门就“文化品牌”这一产业亮点发布的第一个年度报告。因而,看着这厚重却又略带稚嫩的“品牌宁馨儿”,品味这23个十分抢眼的文化企业品牌案例,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欣喜——它们未必尽善尽美,但却在这一领域拥有筚路蓝缕的原创好彩头,填补了文化产业研究的一个空白点,不是么!
有鉴于此,我们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策划了这样的“品牌行动”——从2006年度开始,每年编撰出版一部《中国文化品牌年度报告》,每年发布一次“中国文化品牌排行榜”,每年举行一次“中国文化品牌高峰论坛”。在我们看来,这“三个一”品牌行动,对扩大中国文化品牌的影响力,镀亮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我国的文化品牌建设从自发走向自觉、从业界的品牌经营和学界的品牌研究走向全社会的品牌认知,对推进我国的文化产业品牌建设,无疑会具有催生和拉动作用。
目录
零光荣与梦想:2005年度中国文化品牌总报告
壹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报业老大
贰《体坛周报》:中国体育报刊的全球领跑者
叁北京青年报社(北青传媒):内地传媒“第一股”
肆《话说中国》:跨越时空的经典
伍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出版业第一航母
……
文摘
书摘
光荣与梦想:2005年度中国文化品牌总报告
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商界和投资者认清品牌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重要。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就是拥有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牌。
——美国品牌价值协会主席莱利·莱特
拥有名牌的多少,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希望全国有更多的名牌走向世界,加快培育更多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
——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6月视察青岛时的讲话
认识文化品牌
在中国内地,品牌(名牌)研究与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研究重点集中在品牌竞争分析、品牌定位、品牌资产研究等理论探索与实践方面。
2005年是中国品牌发展史上具有标杆意义的一年。10月8日至11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秀企业”。可见,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实施品牌战略,充分重视自主品牌的培育和保护,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推出五集特别节目“品牌中国”,标志着媒体也开始对品牌加以特别关注。学术界对品牌的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深入,“城市品牌”、“国家品牌”、“文化品牌”等概念成为年度学术关键词。尤其是“文化品牌”,依托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一系列抢人眼球的文化事件,迅速成为曝光度极高的词语之一。
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品牌化的结果。作为品牌的一个类型,文化品牌是相关文化、艺术、娱乐、休闲、新闻、出版、传播等行业的品牌。文化品牌主要涵盖了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传播、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会展收藏、体育健身等八个主要领域及其他衍生领域。
基于品牌的普遍意义,文化品牌与普通商业品牌具有同质性,即具有普通商业品牌所具备的一切要素。但作为支撑文化产业的文化品牌,它还具备自己独特的个性:
第一,它的出发点和普通的商业品牌不同。普通商业品牌注重如何发掘和构建品牌的文化内蕴,而文化品牌则要进一步实现文化创新,并设法使创新文化与原生文化融合,以推动文化产品、文化项目的完美发展。
第二,文化品牌不仅具有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