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采购物流成本

什么是采购物流成本

采购物流成本是指将企业生产或经营所需的原材料(或商品)从供应者仓库(或货场)运回企业仓库,实现一次采购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全部费用,如采购物的成本、采购人员的工资、差旅费、办公费、邮资、电报电话费、运输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等支出。

采购物流成本的分类

1.按与供应商的关系分类

(1)采购订单成本

采购订单成本是指为发出一次采购订单而花费的各种费用。采购订单成本中有一部分与采购次数无关,如常设采购机构的基本开支等,称为采购的固定成本;另一部分与采购的次数有关,如差旅费、邮资等,称为采购的变动成本。具体地讲,采购成本包括以下将发生的费用:检查存货水平;编制并提出采购申请,对供应商进行调查比较,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填写并发出采购单;填写、核对收货单;结算资金并进行付款。

(2)生产准备成本

生产准备成本是指当某些原材料或库存商品不由外部供应而是企业自己生产时,企业为生产货物而发生的前期准备性成本,实质上这也可以看成是一种“采购”,只不过是采购部门向企业生产部门的采购而已。其中更换模具、夹具需要的工时或添置某些专用设备等属于固定成本,与生产产品的数量有关的费用,如材料费、加工费等属于变动成本。

2.按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分类

(1)买价

买价是指企业采购物品时在发票上所开列的购买价格。买价的确定应以购销双方在交易中支付的扣除进货折扣、进货折让后的价格为准。

(2)运杂费

运杂费包括市内运杂费和外地运杂费。市内运杂费指由购货单位所在地的车站、码头、口岸到本单位仓库或生产地,由购货单位负担的运输、装卸等费用。外第尢童秉购威本管理地运杂费指从供应商所在地的车站、码头、口岸起运到购货单位所在地车站、码头、口岸所发生的应由购货单位负担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保险、进口材料的关税等费用。

(3)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是指在运输途中,由于客观原因难以避免的损耗。这一损耗应制定定额加以限制,没有超出定额认为是合理,可以计入采购物流成本;超出定额的为不合理损耗,应查明原因和分清责任。

(4)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是指挑选整理过程中发生的工资、物料消耗和其他有关费用支出。

采购物流管理的内容

采购物流成本的内容主要包括:原材料的验收——质检成本(包括验收人员成本、设备工具折旧、货架、托盘);搬运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人工成本。

降低采购物流成本的原则

作为采购人员,其最终目的是要以最低的成本及时采购到质量合格的原材料或商品,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所需,因此降低成本成为其在采购过程中所必须思考的主要问题。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对降低成本十分重要。

1.原材料(商品)质量最优原则

成本最优往往被许多企业误解为价格最低,所以很多企业为降低成本购进低质的原材料(商品),不仅影响后续生产和经营活动,还耽误了企业及时对客户的供给,损害企业的商誉。

2.总体成本最低原则

采购决策影响着后续的原料运输、调配、维护、调换,乃至长期产品的更新换代,因此,必须有总体成本考虑的远见,必须对整个采购流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成本环节和其他相关的长期潜在成本进行评估。

3.以事实和数据信息为谈判基础原则

谈判不是一味压价,而是基于对市场和自身的充分了解和长远预期的协商。总体成本分析、供应商评估、市场评估等为谈判提供了有力的事实和数据信息,帮助企业认识自身的议价优势,从而掌握整个谈判的进程和主动权。按照双方交易原则,建立与供应商的长远双赢规划。许多先进的国际企业都建立了供应商评估、激励机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确立双赢的合作基础。例如,帮助供应商优化运输计划,承诺最低采购量和价格保护等。

4.从保持企业核心竞争优势角度制订

采购成本管理战略的原则采购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建立和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也就是说,如果某项成本的降低削弱了企业的战略地位,则应弃之不用;但是,如果某项成本的增加有助于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则这种成本是值得增加的。

采购物流成本分析

采购物流成本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在开发过程中因选择或供应商介入可能发生的成本

在开发过程中因选择或供应商介入而发生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或零部件对产品的规格与技术水平的影响,供应商技术水平及参与本公司产品开发的程度,对供应商技术水平的审核,原材料或零部件的合格及认可过程,原材料或零部件的开发周期对本公司产品开发周期的影响,原材料或零部件及其工装(如模具)等不合格对本公司产品开发的影响等因素。

2.采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成本

采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或零部件采购费用或单价,市场调研与供应商考察、审核费用,下单、跟货等行政费用,文件处理及行政错误费用,付款条件所导致的汇率、利息等费用,原材料运输、保险费用等因素。

3.生产过程中可能因采购而发生的成本

生产过程中因采购而发生的成本,包括收货、发货(到生产使用点)费用;安全库存仓储费、库存利息;不合格来料滞仓费,退货、包装运输费;交货不及时对本公司生产的影响及对储存等工作的影响;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库存;生产过程中涉及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行政费用等因素。

4.质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采购成本

质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采购成本,包括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及质量水平确认(含收货标准),检验成本,因原材料或零部件不合格而导致的对本公司的生产、交货的影响,不合格品本身的返工或退货成本,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导致的本公司产品的不合格,处理不合格来料的行政费用等因素。

5.售后服务过程中因原材料或零部件而发生的成本

售后服务过程中因原材料或零部件而发生的成本,包括零部件失效产生的维修成本,零部件供应给服务维修点不及时而造成的影响,因零部件问题严重而影响本公司的产品销售,因零部件问题导致本公司的产品理赔等因素。

采购物流成本的计算

企业为保证生产经营业务的正常进行,必须采购和储备一定数量的材料物资。材料储备不足,生产需要的物资就得不到保证;材料储备过多,又会造成资金的积压,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企业要与供应单位或其他有关单位办理款项的结算,支付采购材料的货款、增值税、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增值税为价外税,采购材料所支付的增值税不能计人材料采购成本,而应计人应交税金账户的进项税额,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其他各项采购费用归集到所采购的材料上,就构成了材料的采购成本。

采购物流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是:①确定成本计算对象;②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归集采购费用;③计算成本计算对象的采购物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采购物流成本计算对象一般按照采购的材料物资的品种设置。

二、采购物流成本项目的设置与内容

采购物流成本项目按管理需要可以分为实际采购成本和采购管理费用两部分。实际采购成本包括以下项目:

1.买价,是指购货发票所注明的货款金额,等于采购单价与采购数量的乘积。买价应根据实际发生数计入成本;

2.按规定应计人材料采购成本中的各种税金,如从国外进口材料支付的关税和其他税金等。

3.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外地运杂费(包括运输费、包装费、装卸费、保险费、仓储费等)。如能够分清采购品种的,应根据实际发生数和有关发票注明的价款计入成本;若同时采购几种材料物资共同耗费的,应采取适当的分配标准,计算出费用分配率,分配计入各该材料物资的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费用分配率=

某项费用实际发生总额

X 100%

该项费用分配标准之和

某材料物资应分配的费用=该材料物资的分配标准×费用分配率

4.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定额内的合理损耗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5.材料入库之前发生的整理挑选费用。

6.增值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凡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交纳增值税。增值税率一般为17%及13%,但小规模纳税人按销售额征收增值税,税率一般为4%—6%,不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为价外税,采购材料所支付的增值税不能计入材料采购成本,而应计入应交税金账户的进项税额,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

需要说明的是,商品流通企业采购物流成本只包括买价、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等,采购过程中发生运输费、包装费、装卸费、保险费、仓储费等费用,直接计人当期的营业费用,不包括在采购物流成本。

订货成本包括采购人员差旅费、采购机构的经费、市内运杂费、检验费、入库搬运费等费用。从理论上讲,材料采购上述费用都应计入相应材料的采购成本,但因为数额不大,计入材料成本手续繁琐。为简化核算手续,按照现行制度规定,以上费用可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应按实际发生数计算,生产企业计入管理费用,流通企业计入营业费用。

三、采购物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计算

采购物流企业完成一定采购业务发生的买价和采购费用,组成了采购总成本。采购总成本除以采购的材料物资数量得出单位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物资单位成本=材料物资总成本÷材料物资数量

采购物流成本计算表如下表所示:

采购物流成本计算表
成本项目 甲材料 乙材料 丙材料
总成本 单位成本 总成本 单位成本 总成本 单位成本
1.买价
2.采购费用
采购总成本

采购物流成本控制

降低采购物流成本,尽量采用标准化零部件,这样一方面降低了零部件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做到通过大量购人来降低进货价格,同时使零部件的价格基本实现统一化。在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设计、物资、生产、经营、会计部门应共同合作,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低成本的新产品,并且物流企业各职能部门应及时掌握短时期的产品信息,据此不断开发新产品。在产品生产大量外购原材料或零部件的情况下,应经常对外购成本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对材料费是否偏高、加工数是否过多、间接费比率是否不合理等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起合理的价格购人体制。在进行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过程中,如果分别从不同的经营者那里进货,物流成本会很高,正因为如此,现在很多生产商都在积极推进共同进货体制。有些大型生产商改变原来那种先在发货方集配货物,然后用本物流企业的货车每日运送的传统进货方式,而是委托运送业者统一进行配送。规范采购作业流程,加强采购作业控制。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