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质量教育

要求

质量教育分要图“以人为本”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之一,它要求企业必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质量教育是企业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保障质量管理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

明确全员教育含义,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全员参与是指全体员工围绕着企业确定的宗旨和方向,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协调有序地参与活动。全员参与是为了让每一位员工在一个适合发挥自己才干的环境里,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处于不同岗位的员工,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理念和行为,并能够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地与企业保持一致。这种思想上、行动上的一致,使全员参与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从而为企业实现预期目标奠定人力资源基础,这就是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含义。既然产品的质量决定于企业全体人员,要求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就必须不断地对全体人员进行质量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质量,在管理上能掌握与自己工作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方法,使自己具有高度的技术操作水平。

开展质量成本教育重视产品成本关系

开展质量教育,首先应当对企业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教育,增强他们的质量成本意识。学习的重点应放在质量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关系、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的关系、质量成本在企业各项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质量成本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等方面,使企业领导高度重视产品质量。

其次,对质量管理人员、有关技术人员和统计、财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这些人员是质量成本管理的操作者和执行者)。培训应分阶段,以交流为主。在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初期,主要学习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概念、方法,以及质量管理的原理、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学员应了解和熟悉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质量体系结构和实际运行情况,独自提出一套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然后,综合学员的方案和意见,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培养发现问题意识承担解决问题责任

一些专家认为,通过质量培训教育,能够在每个员工的头脑中建立起很强的质量意识,让他们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单独或和其他人合作,及时解决质量问题。即使对一个临时工来讲也应如此。使企业每位员工了解与他们各自工作内容相关的环节(如一条生产线的不同工位之间),以便使每位员工均认识到自己这一环节的工作如果出现问题,会在哪些方面影响相关环节的工作。也就是应该使每名员工都要找到自己的“顾客”。这里的“顾客” 不是指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即外部顾客),而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顾客”(即内部顾客)。例如一条生产线上某一工序的工人应该把下一工序的工人看作自己的顾客,每个人都应尽量满足自己的“顾客”的需求。

不断改进教育机制激励员工持续学习

来自于企业的管理者则认为,在质量教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员工提高质量的行为进行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激励。例如,可以将奖金和产品质量挂钩,质量好则奖金高,质量下降则奖金会受到明显影响。应当意识到,当今市场的竞争是质量的竞争,而质量的竞争又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加强质量教育不仅可以促进质量的提高,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之一。

应注意的是,质量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而需要不断地、经常性地进行,因为现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只有不断学习,定期培训,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这种学习本身,实际上也是现代企业员工的一种精神需要,是满足员工需求、激励员工的一种有效途径。

与QC小组

质量教育是QC小组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质量意识教育能够增强职工的问题意识、改进意识,进而保证产品能持续地满足顾客需求。只有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方法,遵循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新工具、新方法层出不穷,QC小组成员不断接受教育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是QC小组活动深入开展的需要。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尤其在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要与国际全面接轨,企业必要迎接和面对新世纪高质量的挑战,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要搞好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的要求,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

QC小组是企业员工围绕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运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多年来的实践证明,QC小组活动是企业提高工作质量、服务质量,提高职工素质,发挥职工聪明才智,满足职工实现自身价值,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质量管理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质量教育是QC小组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当今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市场形势的变化,质量观念的转化需要进行质量教育;企业在改革、调整中,人员变动很大,要更广泛地开展QC小组活动就需要重新对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培训,加强QC小组骨干队伍建设还是需要质量教育培训;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方法转化到QC小组活动中来也需要进行质量教育培训。总之,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质量教育,才能使全体员工树立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提高全体员工结合本岗位工作参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QC小组活动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为QC小组活动的持续发展打下有力的基础,成为QC小组活动不断深化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源泉。

加强质量意识教育,使QC小组活动更具广泛性

唯物辩证法指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质量意识教育能够使职工真正懂得“质量第一”的含义,真正认识到一个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商品社会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质量具有极端重要意义,有助于员工牢固树立“质量兴业,质量兴企”、“质量就是生命线”的质量观,真正调动员工关心质量、参与质量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由此产生高质量的企业产品,保持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达到用户满意的目标。只有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才能增强职工的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品质量始终处于螺旋上升过程,进而保证产品能持续地满足顾客需求。

QC小组活动作为提出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最终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最佳方式。全体员工质量意识的提高而形成的质量观,必将融汇成企业的质量精神,在最大范围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自主地参与QC小组活动。在认识上、行动上就能摆脱企业一些管理层短期行为和认为搞不搞QC小组活动照样产供销以及QC小组活动与自己无关等现象,从而吸引广大职工包括领导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服务一线操作人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使QC小组活动更加具有广泛性、群众性,而且能够致力于自觉自主地解决身边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排忧解难,使员工真正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家,把企业的命运与职工个人前途相统一,与企业共进退。

培训方法

质量管理培训内容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质量意识

教育提高质量意识是质量管理的前提,而领导的质量意识更直接关系到企业质量管理的成败。因此,质量意识教育被视为质量培训的首要内容。

质量意识教育的重点是要求各级员工理解本岗位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其工作结果对过程、产品甚至信誉的影响;以及采用何种方法才能为实现与本岗位直接相关的质量目标做出贡献。

质量意识教育的内容可包括:质量的概念,质量法律、法规,质量对组织、员工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质量责任等。

2、质量知识培训

知识培训是质量管理培训内容的主体,组织应对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工作的员工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在识别培训需要的基础上,应本着分层施教的原则。

3、技能培训

技能是指直接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需的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技能培训是质量管理培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质量教育培训的范围

质量培训的范围应包括组织自高层领导到一线员工的所有人员。

如果按层次和职能分,质量培训可分为高层管理者培训、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员工培训、特殊职能部门人员培训和广泛的基础培训。

(二)质量教育培训的实施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1年发布了《IS010015质量管理 培训指南》国际标准,该标准作为ISO 9000族标准的组成部分,为质量培训系统的开发、实施、保持、改进提供了详细的指南。

根据该标准,组织选择、实施培训一般包括四个阶段的活动: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提供培训,评价培训效果。

(一)识别培训需求培训需求的确定是有效培训的前提。

从组织的宏观层次看,质量教育应以组织发展战略对于人员意识、知识的潜在需要相联系,从微观层次看,质量培训应针对人员现有能力和岗位要求的差距进行。计划中的每一项培训应适合于特定的需求或发展目标。

培训需要可来自组织战略和过程的变化、新技术应用、人员转岗、特定任务、质量体系中的纠正预防措施需要、影响组织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法规、标准变化、顾客新的要求、员工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等等。培训需求应经过评审确认。

(二)设计和策划培训

培训设计策划即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的过程。包括确定培训内容,明确培训的制约条件,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培训提供者、培训资料和培训时机、为培训结果评价和过程监督确定准则等。

(三)提供培训

提供培训即质量教育培训的具体实施过程。组织对质量教育培训提供过程的管理可分为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阶段。

(四)评价培训

结果质量培训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地改进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提升组织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前者是培训的目标,后者是组织的目标。培训效果评价主要是衡量组织目标和培训目标是否实现,投资效益如何,着眼于培训的有效性和效率。

培训结果的评价应依据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进行,并预先确定评价规则,在长期和短期两方面开展。

基于短期目标的考虑,应了解学员对有关培训方式、所有资源和培训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情况,评价方式可以是学员自我评价、培训者训后评价(考试、考核等)以及管理者跟踪评价;基于长期的考虑,应评价学员的工作业绩和效率改进程度,可结合组织工作阶段性评价,如半年评价、年度评价等。

为了确保质量教育培训按要求管理和实施,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提供过程有效的证据,组织应制定形成文件的程序,由胜任的人员对上述培训四个阶段所有过程进行监督。如发现问题,应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改进培训过程,或在确认培训有效性的基础上,及时更新人员能力记录。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