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老板思维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讲述如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书,它试图为读者提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指导思想、一般思路和基本原则,并精选了大量相关的实战案例以加深读者的理解。本书试图以资源效率为主线,将各种工商管理理论的精华内容串连起来,并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

全书共分为理念篇、诠释篇、实务篇三部份。其中理念篇着重介绍资源效率视角对“管理理论从林”、企业、企业家、资源、价值、效率等各种概念的理解;诠释篇主要从资源效率的视角来诠释企业的一些常规经营管理活动;实务篇则是介绍以资源效率思维来开展的一些经营管理活动,这些经营管理活动包括着眼于业务的效率管理活动,以及着眼于某一种或某几种资源的资源管理活动。

本书的重点是介绍效率管理活动和资源管理活动的一般原则和常用方法,通过对这些一般原则和常用方法的介绍使得读者形成一种以资源效率为核心的“老板思维”。

关键语句

企业经营管理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其所有的经营管理措施无不是根植于“有效利用资源”这一最简单的思维。 

之所以将资源效率思维定义为“老板思维”,并不是说这种思维方式为老板们所独有,而只是说这种思维方式在老板们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

与一般思维方式不同,所谓“老板思维”,就是从“资源效率”的视角来看一切经营管理活动,它关心的是如何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来满足客户和消费者的内在需求。

与一般思维方式不同,“老板思维”的思维起点不是利润,而是想方设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终达到利润最大化。

作者简介

范永明,湖南郴州人,1971年生,中山大学管理学院EMBA硕士学位,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深职业经理人,先后任职于湖南有色集团黄沙坪矿业分公司,乐百氏集团饮用水公司、香港辉宝集团,现任香港辉宝集团财务总监。

版权信息

ISBN:978-7-5113-0495-7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第1版页数:309页 字数:280千字

开本:1/16开 印张:/20

出版:中国华侨出版社 印刷:北京建泰印刷有限公司

定价:36元

目录

理论篇

第一章 从“管理丛林”到“老板思维”

令人头大的各种管理理论

如何看待各种管理理论

站在思维的高度

“老板思维”研究的起点

成功老板的思维共性

第二章 “老板思维”的主体

企业是什么

老板和老板思维

老板、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

企业与企业家的使命

第三章 “老板思维”的相关概念

财富、资产和资源

效用、价值和价格

效率和效益

客户需求和客户价值

管理活动和技术活动

诠释篇

第四章 商业模式中的资源效率意识

商业模式的概念

商业模式与资源价值

商业模式设计的原则

商业模式中的盈利思维

十种常见的商业模式

第五章 企业管理中的资源效率意识

企业管理与资源效率综述

管理基本业务与资源效率

管理五项要素与资源效率

管理核心问题与资源效率

实务篇

第六章 影响资源效率的因素

生产经营的一般属性

资源的基本属性

企业的资源效率意识

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第七章“管人”角度的效率管理

效率管理综述

“以人为本”的内涵

人力资源的特性

个人效率管理

企业组织的特性

组织效率管理

第八章 “管事”角度的效率管理

经营管理科学化

经营管理秩序化

经营管理标准化

经营管理自动化

经营管理信息化

第九章 资源价值分析活动

眼光就是财富

资源价值分析的几种角度

关注市场机遇的几个主要来源

几种常见的资源价值创新方法

第十章 取得资源

资源优势与核心竞争能力

取得资源的常见方式

取得资源要考虑的因素

取得资源的策略问题

取得资源的基本原则

并非所有资源都要花钱

第十一章 储备资源

企业战略与资源储备

避免资源价值流失

不犯大错、守住财富

提高危机管理能力

第十二章 开发资源

资源开发综述

弥补缺陷

借势发力

自抬身价

挖掘潜能

第十三章 高效整合资源

资源整合综述

资源整合的主要内容

简析几个资源整合案例

资源整合的基本原则

第十四章 高效配置资源

资源配置综述

聚焦于企业的战略目标

统筹兼顾、综合平衡

精打细算,选准投向

第十五章 高效使用资源

一般思路

用好资源

用足资源

化零为整

弹性利用

书摘

契约有利于提高效率。于是企业通过契约将不同的人力资源和其它资源组织起来,从而能有效地减少协调成本。正如柯武刚和史漫飞在《制度经济学》一书中所说,“可以想象,生产者可以在市场中购买他所需要的全部投入。从理论上讲,每一天的劳动力都可以在劳力市场上雇到,所有的资本都能定期借到,每一批投入要素都能单独购进,而所有的产品都能在公开市场是标价和出售。但是,这样一种调度资源的方法将造成极高的交易成本。绝对依赖于一次性契约会造成巨大的信息成本,在每一笔交易中,都必须就新契约进行谈判,并监督和执行新契约。这就是为什么重复性生产活动通常都是在被称为企业的组织内部得到协调的原因;资源的所有者们缔结关系性契约,将他们的资源按不同的持续时间结合起来,并经营他们,以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企业之所以存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业务洽谈过程中的信息搜寻费用、谈判费用,也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业务不稳定而产生的缺货成本和存货成本,还包括交易过程中的商品的运输费和保险费,以及事后可能发生法律诉讼的费用等等。

分工能够提高效率。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大分工,都标志人类文明上了一个台阶,无论是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离,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商业从生产中分离出来,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卡尔·马克思和亚当·斯密都对分工的作用做了大量的论述。比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如果劳动过程是复杂的,只要有大量的人共同劳动,就可以把不同的操作分给不同的人,因而可以同时进行这些操作,这样,就可以缩短制造总产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够提供一个分工的平台,企业并非只是把人力资源简单地集合在一起,而是会通过合理的分工把人力资源很好地组织起来,使得所有的人力资源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同样地,对其它资源也是如此,企业并非只是简单地用麻袋装土豆的办法,而是会很好地整理、组织、安排各种资源,以便把各种资源的优势发挥出来。

规模能够提高效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一个浅显的例子:“建造一座容纳20个人的作坊比建造10座各容纳两个人的作坊所耗费的劳动要少,因此大量积聚的并且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一般地说,不会和这些生产资料的规模及其效果成比例地增加”。“容纳许多人做工的厂房、储藏原料等的仓库、供许多人同时使用或交替使用的容器、工具、器具等,总之,一部分生产资料,现在是在劳动过程中共同消费的”。事实上,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形式从个人或家庭形式向现代公司制演化,首先就是出于规模经营的需要。

信用能够提高效率。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信用,我们绝对不会将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存在银行里一个甚至不知道姓名的人手中;如果没有信用,我们到超市买月饼时就必须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的到底是月饼还是石头。如果确实是月饼,还要尝尝味道好不好,还要自带一些工具以检验一下月饼有没有变质、有没有含有一些有毒的元素。现在,这一切都不必要,因为这个社会存在一定的信用,信用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一般来说,信用越发达,经济也就越发达。毫无疑问,信用在企业内部更为发达。企业能给人们一种归属感,能给人们一种安全感。在这里,人们会感到与周围的人是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里面的人相对于外面的人来说更可信赖。“老同事”与“老同学”、“老战友”一样,成了表现人类情感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企业内的这种信用水平,能够有效地提高各种资源的运用效率。事实上,人们不仅把企业看做是赚钱谋生的一个平台,而且是参加社会交往的一个平台,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平台。如果脱离了企业,不仅失去了一个赚钱谋生的机会,还会感到被孤立在社会之外,以及会感到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毫无价值的人。

书评

一种成功的思维模式,成就你做老板的辉煌人生!这是一本老板要读的书——它能帮你做个更成功的老板

这是一本职业经理人要读的书——它能帮你做个更成功的职业经理人

这是一本员工要读的书——它能帮你做个好员工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