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约当年均成本法

什么是约当年均成本法

约当年均成本法是把生命周期为N年,有M期支付现金流的设备的现金流贴现到第1年年初,并用该现值等价成一个N年期的年金,从而得到的年金金额即为约当年均成本。

约当年均成本法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通过一个例子来讲解约当年均成本法。

某公司需要购置一种设备,现有两种设备可供选择。设备A和设备B的功能完全一样,对经营活动不产生任何影响。设备A比设备B便宜但使用寿命较短。两种设备的现金流出量如表1所示。

表1 设备A、B的现金流出量

设备 日期
0 1 2 3 4
A 500 120 120 120
B 600 100 100 100 100

假设折现率为10%,则两种设备的折现成本为:

设备A:798.42=500+\frac{120}{1.1}+\frac{120}{1.1^2}+\frac{120}{1.1^3}

设备B:916.99=600+\frac{100}{1.1}+\frac{100}{1.1^2}+\frac{100}{1.1^3}+\frac{100}{1.1^4}

使用NPV法时,则应该选择设备A,因为设备A拥有较少的现金流出。但实际上,设备B有较长的使用周期,因而可能实际年均成本更低。
因此,需要使用约当年均成本法来进行调整。

上面的方程显示,设备A分期的现金流出相当于一次性支付798.42元,因此我们设计一个三年期的年金,使得该年金的价值与一次性支付798.42元相等。假设该年金每年支付x元,则798.42=\frac{x}{1.1}+\frac{x}{1.1^2}+\frac{x}{1.1^3}

得出x=321.05元,因此现金流(500,120,120,120)相当于3年内每年年末支付321.05元。假定购买设备A无限次,则在多次周期内使用设备A相当于未来无限期内每年支付321.05元。这个321.05元就是设备A的“约当年均成本”。这样,购买设备A在财务意义上同一个年租金为321.05元的机器租赁是相同的。

同理,对于设备B的现金流(600,100,100,100,100),假设存在一个4年期的年金,每年年末支付Y元,则916.99=\frac{y}{1.1}+\frac{y}{1.1^2}+\frac{y}{1.1^3}+\frac{y}{1.1^4}

得出Y=289.28,所以设备B的约当年均成本为289.28元。该买设备B在财务意义上同一个年租金为289.28元的机器租赁是相同的。

这样购买设备A、B在财务上就相当于租赁两个年租金分别为321.05元和289.28元的机器,因此应选择购买设备B。

约当年均成本法的使用,需要注意一个前提——项目可以重复。如果其中一个项目不能重复,则不能使用约当年均成本法。例如,假设生产设备A的唯一的公司不再进行生产,同时没有新的公司生产该设备,这时,设备B在第4年仍然影响现金流,但设备A却不行。此时,就应该使用NPV法了。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