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社会从众行为

试验

社会心理学家阿虚(S.E.Asch)的一项著名心理学试验。

他将试验的大学生分成8人一组,要求他们指出附图中的A、B、C这3条线中的哪一条和X线等长。其中每组只有一位是真正的被试验者,安排在每组的最后。阿虚让每组的前7个人都有意作出错误的判断,结果真正被试验者竟然有32%也跟着多数人做出错误的判断。

成因

主要原因是自我怀疑和不愿意被孤立。当个人的意见与众不同时,心理上就有一种紧张,往往产生自我怀疑,甚至有一种孤立的感觉,从而使个体产生不愿意标新立异,而愿意顺从多数人的倾向。这种现象形成的客观原因是外来的影响和压力。当团体中出现不同意见时,为了保持团体行动的一致,达成团体目标,使团体免遭分裂,团体确实会对持有异议的成员施加影响和压力。这种影响和压力是逐渐施加的,它的形式和强度也是逐渐改变的。开始是讨论协商,进而劝说、诱导,再而批评、攻击,以至孤立、排斥。

决定因素

1取决于团体方面的因素:

(1)团体的性质起重要作用。如党员对党组织的顺从。

(2)视团体团结的程度,越团结越顺从。

(3)视团体的民主气氛,越不民主越顺从。

(4)团体中持一致意见的人数,人数越多越易使少数持不同意见者顺从。

(5)团体中多数意见受社会支持程度,社会越支持,持不同意见者越易顺从。

2 取决于个体方面的因素

(1)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越低越易从众。

(2)个人智慧与能力,越低越易从众。

(3)个人情绪,越不稳定、不自信,越易从众。

(4)重视人际关系的程度,越高越易从众。

(5)个人整体观念,越强越易从众。

3 取决于问题性质与明确程度方面的因素

对非原则问题比对原则问题容易从众,对一般问题比对重大问题容易从众。此外,有明确答案的,不易从众;没有明确答案的易从众。

相关概念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从众心理”。

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后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

生活中有不少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某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目的。生活中也确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会引起轰动效应,群众竞相传播、议论、参与。但也有许多情况是人为的宣传、渲染而引起大众关注的。常常是舆论一“炒”,人们就易跟着“热”。广告宣传、新闻媒介报道本属平常之事,但有从众心理的人常就会跟着“凑热闹”。

不加分析地“顺从”某种宣传效应,到随大流跟着众人走的“从众”行为,以至发展到“盲从”,这己是不健康的心态了。多一些独立思考的精神,少一些盲目顺从、随大流的从众,以免上当骗受,方为健康的心理。

相关产品: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