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
柠檬那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呢?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呢?主要因素有如下几点:
一是甜柠檬效应的淡化作用。人们在追求某一目标时,有时忽略了自己的可行性条件,只是被诱人的目标所诱惑,或是只凭自己的一腔热血拼命追求,或是被钻牛角尖的心理所驱使,因此,碰得头破血流还在苦苦追索。这种韧劲对于意志坚强、胸怀大志者是需要的。但时常也会使一些人心灰意冷,因为成功者毕竟不会是百分之百。因此,有些人正视自己的能力,把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标加以调整,调整到使自己通过努力而能达到的目标,这样就会淡化原先预期的目标,从而使自己不会为达不到预期目标而痛心苦恼。
二是甜柠檬效应的提高作用。一般来说,人们在追求某一预期目标时,对原已实现的目标,也就是现状总是不满足的,换言之,人们对所追求的目标给予高度的预期,赋予极高的价值。但在一时实现不了时,人们为了自尊心的满足,不得不回到自我的现实中来,从而珍惜已拥有的,并把已实现的目标加以美化,认为这已是最好的,其他的目标是一种理想化的东西,是不现实的,即使实现不了也无所谓。这种有意夸大已实现目标价值,提高自己已有现状从而产生甜柠檬效应的现象,就是甜柠檬效应的提高作用的结果。
三是甜柠檬效应的去痛作用。一个人在达不到追求目标时,应该说,内心是极其痛苦的。多数人都会想办法去除这种痛苦的现状,否则就可能患上心理疾病。而甜柠檬效应就有这种去痛作用。因为他已放弃了原已追求的目标,已把自己的注意力、自己的感情调整到了现在自己重视的已实现的目标上。这虽然对实现预期目标失去了动力,但对维护心理健康来说是有作用的。这种去痛作用可以使失败者安全地软着陆,以免去不少后遗症。
应用
甜柠檬1、改变你的态度;
2、学会享受过程;
3、过得现实一点,就活在现在;
4、如果遇到倒霉的事情就想还有人比你更倒霉;
5、天堂、地狱由心造;
6、压力太大的时候要学会弯曲;
7、学会利用现有资源把事情做成,而不是消极等待。
分析
具有“甜柠檬心理”的人,认为凡是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不得不吃的时候,柠檬也是甜的。这样可以减少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例如某生考不上大学而考上中专,就说考上中专更好,学习年限短又花费低,可以早参加工作早挣钱。比如说,有的女子嫁个木讷寡言的丈夫,却说“这才可靠呢!”
一般说来,每种现象或事件的发生,都可用许多理由与方法进行解释。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都是从个体的心理需要出发,从一系列理由中选择其中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去特别强调,而忽略其他理由,以避免心理上的痛苦,这在心理学上又叫合理化。弗洛伊德指出,常见的合理化有两种:一是希望达到的目的没有达到,心理便否定该目的的价值或意义,俗称酸葡萄效应。二是未达到预定的期望或目标,便提高目前现状的价值或意义,俗称甜柠檬效应。通俗地讲,“酸葡萄”是丑化得不到的东西,而“甜柠檬”则是美化得到的东西,这种策略运用得当可以消除心理紧张、缓和心理气氛、减少攻击性冲动和攻击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若运用过度,则会妨碍人们去追求真正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