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学的概念
环境管理所要解决的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问题,因而环境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综合科学。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环境管理学也可以认为是人类行为的组织学。因为环境管理面对的是整个社会经济一自然环境系统,它承担着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相匹配和耦合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管理学是一门任何其他学科都不能取代的科学。
环境管理学的形成是长期以来人类探索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结果,是人类了解自身运动与环境变化之间协调的规律性以及如何调控自身的行为,达到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结果。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环境管理具有独特的规律。对它的研究,不是单纯的管理学、经济学或环境学所能胜任的,在走出了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第一步之后,环境管理学逐渐拥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而只有在找到了自身的灵魂,即协调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之后,环境管理学才逐渐形成。
总之,环境管理学是以环境管理的实践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环境管理的一般规律、特点和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它着重研究管理人类作用于环境的社会行为的理论和方法,为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
简言之,环境管理学是一门为环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以及技术依据的科学。
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特征
如同其他新兴学科一样,环境管理学到目前为止虽仍处于初创阶段,学科体系还未完全定型,但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战略性
战略性问题一般是指带有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问题。环境管理学以实施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持续发展战略为自己的根本研究目标,这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需要;不仅要追求近期和局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应从全局、长远的观点上注意后代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代际效益),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当今世
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表征是多方面的,如:经济能力,资源环境支撑能力,环境宏观管理能力等。当然,其中起根本性作用的是科技能力,当今国家间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科技水平越高,经济能力就越强,资源环境保护问题就会解决得越好,国家的宏观管理也就会更加科学合理。环境管理学正是为适应国家持续发展战略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
(二)综合性
环境管理学的综合性表现在它的组成要素多样、管理手段多样、学科组成多样等。环境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管理对象、内容、方法和手段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所研究的是一个由许多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因素组成的人类一环境系统。这个系统包含有许多子系统,其中任意一个子系统发生变化或者不协调,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系统而使之失去平衡。
(三)系统性
系统工程理论作为一种方法,已被广泛用于许多学科。环境管理学以人类环境系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形成的系统整体,这种系统属性是随着环境管理学的产生、发展而发展的,随着人类文化科学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自觉地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看成一个大系统整体,研究这个大系统与其组成要素、要素与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其制约和影响的大小。因此,尽管不同地区由于自然背景、人类活动方式、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质量状况存在差异,存在明显的区域性,但都要运用系统整体的观点和动态发展的观点去研究环境管理问题,不能用片面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去看待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管理学的发展
环境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是管理科学与环境科学交叉渗透的产物。它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与价值工程、管理工程、行为科学、预测学、规划学中的数学方法,以及人类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的关系尤为密切。研究环境管理学,是当今人类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环境资源实施科学管理的需要,但它和环保部门进行的环境管理工作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点,就是利用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从客观上、战略上、统筹规划上来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包括:环境预测、规划、决策、环境保护战略,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资源、能源的管理,以及有关环境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从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环境管理学获得了下述几方面的进展:
(1)研究定量地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环境的系统管理。这种管理的特点是信息化、定量化、系统化、最优化。许多专家认为,环境管理系统涉及社会、科学技术、管理(行政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等许多要素,只有把这些因素采用信息形式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建立较为完整的环境管理系统。实现环境的系统管理,把环境问题作为系统进行分析处理,有许多优点:它可定量地对所考虑的环境问题及其许多相关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可以从许多方案中找到最有效、最便宜的控制方案;可以定量地分析环境问题对外部社会经济条件的依赖关系,分析各相关因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的大小,从而避免对策的片面性和不确定性,实现环境的科学管理。
(2)研究环境预测和环境规划。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预测,是人类判断自己行为的长期性后果,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科学依据;环境规划则是环境决策在时空上的具体安排。环境决策以科学的预测为前提,环境预测、决策、规划是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
(3)研究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强化环境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国的趋势,如颁布各种行政法规、条例、环境法规等,无论环境立法和执法都与环境管理密不可分。制定正确的环境经济政策、技术政策,也已成为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研究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效果明显,操作方便。
(4)开展环境教育,建立环保责任制。环境管理特别强调政府牵头,公众参与,只有全民协同合作,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开展环境教育,增强人们对环境价值的认识和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紧迫感,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1994年世界银行考察了中国环境状况后指出,中国急需普及环境经济管理知识,培养有经济知识背景的环境管理人才。我国的生态环境评价也表明,我国环境恶化的原因,并不是人口压力所致,而是贫穷落后的产物,生态环境状况最差的地方常常是经济最不发达的贫困地区。由此可见,开展环境教育,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这既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条件之一。
环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环境管理学是从管理学角度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运动规律的学科,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实践性的专业管理学科。任何管理活动都是针对一定的管理对象而展开的。研究环境管理对象,也就是研究环境管理“管什么”的问题。
对于环境管理,其研究对象应包括:人、物、资金、信息和时空五个方面。
人是管理的一个主要对象。对于以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作为主要任务的环境管理来说尤其重要。管理包括对人的管理和对其他对象的管理,而对其他对象的管理又是靠人去推动和执行的。管理过程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们相互之间发生复杂作用的过程。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的主体是人,人与人的行为是管理过程的核心。
物也是管理的重要研究对象。按前述“管物说”的基本理论,环境管理也可认为是为实现预定环境目标而组织和使用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即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流动全过程的管理。环境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从宏观上说,要通过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去实现;从微观上讲,要管理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要管理好物质生产、能量交换、消费方式和废物处理各个领域。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环境保护依靠科技进步。从这个角度出发,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无疑也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
资金是管理系统赖以实现其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管理的研究对象。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经济发展消耗了环境资源,降低了环境质量,但又为社会创造了新增资本。如果说,物的管理侧重于研究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资源,维护环境资源的持续利用,避免造成难以恢复的严重破坏,那么,资金管理则应研究如何运用新增资本和拿出多少新增资本去补偿环境资源的损失。为了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必须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经济增长,同时不能破坏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因此,资源、环境与经济政策必须相辅相成。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市场价格机制应该在规范对环境的态度和行为方面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这也应成为环境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
信息系统是管理过程的“神经系统”,信息也是管理的重要对象。信息是指能够反映管理内容的、可以传递和加工处理的文字、数据或符号,常见形式有资料、报表、指令、报告和数据等。管理中的物质流、能量流,都要通过信息来反映和控制。只有通过信息的不断交换和传递,把各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科学的管理。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中,不仅需要考虑信息的数量和完备性,也需要充分考虑信息的质量和一致性。发展和采用现代化的信息采集、传输、管理、分析和处理手段,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应用于环境质量的监测、调查及评价中,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和统计监测系统将成为环境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环境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时空特性日益突出,则时空条件亦应成为管理的研究对象。管理活动处在不同的时空区域,就会产生不同的管理效果。管理的效果在很多情况下也表现为时间的节约。各种管理要素的组合和安排,也都存在一个时序性问题。按照一定的时序,管理和分配各种管理要素,则是现代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时间是管理的坐标。管理学家德鲁克曾指出,时间是管理的最稀有和最特殊的资源。因为时间具有不可逆性,抓住时机、把握机遇是成功管理的要旨。同时,空问区域的差别往往是环境容量和功能区划的基础,而这些时空条件又构成了成功管理的要旨,因此,对环境时空条件的研究,已成为现代环境管理的重要对象。
环境管理学的研究任务
环境管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复杂的“人类一环境”系统,包括:系统组织的建立,系统的经营运行和管理,都是一种管理实践。环境是资源,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条件。但人类环境系统中,人是主导的一方;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中,人类的持续发展则是主要方面。所以环境管理学的实质,就是要遵循客观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采取有效手段来影响和限制人类行为,以使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平衡。
因此,环境管理学的研究任务,概括地说就是研究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协调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达到调控、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目的。按照这个总任务,环境管理学的具体研究任务包括:
(1)研究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2)研究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条例、规划等,并研究具体监督、贯彻、实施措施,以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保护、改善人类环境的途径措施;
(3)研究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提高人口素质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是环境管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4)开展环境科学研究与环境宣传教育,为环保事业的发展培养管理人才,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的环境参与意识等。
综上所述,环境管理学是以一般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生态一经济一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和工作领域。因此,环境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从属于环境科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管理的理论、环境管理的方法、环境管理的体制、环境保护的政策和环境保护对策的研究六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