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曾一度是企业战略无可置疑的基础,但是当满足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创造了更大的市场价值时,企业战略的基础发生了一些变化。企业未来的发展既会建立在满足客户特殊需要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基础上,也会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只要标准化还能发挥经济作用。这种趋势已是确定的了。
同样,规模经济也受到了质疑,因为即使没有它,企业也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市场价值。企业的成功不再系于生产和销售大量的产品和服务上,而更取决于有能力生产和销售更多的客户重视的产品和服务。
了解客户并提供他们愿意额外付酬的产品和服务,这需要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比以往更加紧密——只有在更小的规模中,才能更好地实现。
新技术重新限定了有效的企业战略的基础——从绝对的标准化到标准化和定制相结合。术语“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用来描述这种新战略,尽管《大规模定制化:企业竞争新前沿》(Mass Customization:The New Frontier in Business)的作者试图明确地解释这个战略的含义,但是他还是引用了日产公司(Nissan Corporation)的宣言:“任何数量,任何时间,任何人,任何地方和任何事情。”
标准化带来无效率
了解上述内容,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明白标准化是如何在今天的经济中带来无效率的。任何时候,只要产品或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特殊需要,那么在交易中其潜在的价值就会被消除。另外,机会会拱手让给其他的企业,因为它们拥有更好的定制产品和服务,从而能在未来的交易中给客户增加价值。
企业的效率标准已经不再仅仅是单位成本下降,而是价值的增加。此外,知识和服务型员工创造价值的潜力可以通过其降低成本的能力来判断,只要他们的行为可以增加客户的价值,同时也就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
自由的员工意识带来增值
如果员工能够尽力实现价值增值最大化,而不仅是实现预算成本最小化,那么企业就能获得最高的效率。价值增值的计算中包括成本,所以要实现价值最大化就要求最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只雇用知识和服务型员工,但不给他们提供所需的资源,这种行为没有任何经济意义。知识型员工的主要能力——判断力将会被浪费掉。
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规模政策仍会继续使用以调节企业的资产,但是规模的关键点已经发生了转移,从产品数量或客户数量转移到了企业拥有的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信息规模,以及这些信息能够在市场上创造的价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