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智力三元理论?
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有关智力的理论也是基于认知功能的多个维度。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三方面的智力:计算类智力(分析能力)、经验类智力(创造力)、情境类智力(实用性)。他将其定义为智力三元理论。
智力三元理论的组成要素
在这一理论中,智力的首要组成因素与处理问题时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密切相关,这些能力是可以通过传统的智商测试法来度量的。而与传统评价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将知识整合能力列为计算类智力的核心要素。在斯滕伯格看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应该提出哪些问题和寻找哪类信息是体现分析能力的关键。
智力三元理论的第二种组成因素是创造力,即能够识别创新性解决方案或类似的促进因素,并能针对这些因素同时结合外部环境及时作出应对的能力。斯滕伯格认为,创造性智力并不仅仅与创造力本身相关,还应该包括新的想法和主动通过体验式学习得到提升的意愿。他还认为,具备创造性智力的人们更擅长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创新性或某种独特情境中。
智力三元理论的最后一种组成因素是情境类智力,即塑造外部情境,或根据外部情境进行自我塑造的能力。有些人擅长对情境作出适当的分析并从大的格局着眼。他们似乎很清楚哪些是完成任务所需的要素,也知道用什么方式完成更为有效。他们甚至会把挫折看作机遇及实现更高成就的基准点。那些能够对宏观层面的环境因素造成影响或者能作出有效应对的人,具备更高的情境类智力。
那些具备情境类智力的人对宏观层面的情境因素极为敏感,尤其是当公司的业务处在创始、发展或变革期时。这类人具有大局观,擅长感知机遇并规避风险,他们独有的个性特征使他们在人群中很容易被区分出来。他们通常对历史很感兴趣并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也会表现出希望从过往经历中习得经验的强烈意愿。除此之外,这类人还倾向于掌握有关政策法规、地缘政治和高新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并且积极获取跨文化方面的经验。具备情境类智力的人们具有以下三种特质:
- 乐于花时间研究情境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商业运营的潜在影响。
- 具有擅氏从所处的情境中捕捉机遇或通过改善情境因素获取新机遇的个性特征。
- 当情境发生变化时,有能力调适并改变自己的领导风格或领导方式。
总的来说,具有情境类智力的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他们通常有能力以一种他人无法做到的方式对外部情境中的某些线索或其他突发的刺激因素进行解读并作出相应的反馈。在海登-埃斯特拉达担任范德堡大学欧文商学院招生主管时,与其他商学院的做法相同,他也参考了斯滕伯格的智力理论,通过申请人的GMAT分数和大学本科的GPA成绩了解他们的计算类能力。但同时,他也试图了解这些申请人作出快速反应(创造性智力)和对外部商业环境变化作出综合分析及推理的能力(情境类智力)。为了获取后两类能力的相关信息,在范德堡大学商学院研究生申请表中相应增加了一些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