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新殖民主义

什么是新殖民主义

新殖民主义指当代的殖民主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强占土地为形式的殖民主义已经转变为强占市场的经济殖民主义。殖民母国并不正式宣告当地为其领土,只以政经交等影响力背后控制当地,又或是打垮对方后改造对方体制。

新殖民主义的特征

二战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民族民主国家的独立,以军事占领为特征的殖民主义被“新殖民主义”所取代,新殖民主义的特征是:

(1)通过各种附加不合理条件的“援助”,从接受援助国获取各种特权;

(2)通过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占领市场,获取高额利润;

(3)低价购买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进行不等价交换;

(4)利用技术优势进行技术垄断,在转让技术时进行敲诈。

新、旧殖民主义虽然采取了不同的统治方式,但其本质都是以金融资本统治为基础,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剥削、掠夺、控制和压迫。

新殖民主义的案例

一、新殖民主义在东南亚

一般来说,新殖民主义的控制主要是通过经济或货币的手段来进行的。此外,还辅之以其他必要的非经济手段,如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手段。“对殖民主义控制下的国家,控制其政府政策的办法,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来实现:支付这个国家的行政费用,安置居于决策地位的文职官员,强迫接受帝国主义国家所控制的银行制度从而从财政上控制外汇。”

1.经济手段

在世界经济领域,西方世界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主导作用。“在世界经济发展的竞争中,他们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就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实际上是按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的意图进行的。”“新殖民主义的经济手段,最主要的是实施经济控制,即投资、贸易、提供援助或实施制裁。”跨国公司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崛起而出现的经济实体。由于跨国公司本身作为“资本流通国际化”的主要媒介,在新殖民主义时代,跨国公司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对旧殖民地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实行经济控制的重要手段。东南亚国家普遍从20世纪60年代实施工业化战略,于是大量吸引外资。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英国壳牌公司、荷兰飞利浦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等众多著名跨国公司均在东南亚设立了子公司。资的引进确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了东南亚国家的资本和技术问题,但与此同时,西方国家通过直接投资不断进行经济扩张,加强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剥削与控制。在此过程中,高举人权、公民权旗帜的西方国家却刻意忽视东南亚国家公民的人权与公民权。“耐克”公司及其产品为世界人民所熟知。到目前为止,“耐克”公司所有的耐克鞋都是在美国之外生产的。理由很简单,“耐克”公司显然看上了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成本。按美国劳动法,一个劳工每小时的工资不得低于5.15美元。而1997年前,在印度尼西亚的子公司雇佣一个女工,每天工作8小时所得的人工费才1.35美元。后来在有关方面的压力下,才涨到了1.80美元。1997年前,在印度尼西亚生产一双耐克鞋的成本仅为6.50美元,而这种鞋一经转手在美国市场则以50-100美元的价格出售。其中的巨大利润恰恰揭露了跨国公司走遍东南亚的真实动机。跨国公司在为东南亚各国勾画经济腾飞的表象的同时增加了各国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各国民族工业的崛起制造了障碍。

此外,跨国公司还凭借其巨大的经济优势任意粗暴地干涉所在国的内政,甚至通过贿赂、胁迫、策划政变等卑鄙手段左右所在国的政局。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成立了一些国际性的组织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会、发展援助委员会等,通过“援助”与“合作”形式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国家资本输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发达国家的所谓“援助”是以发展中国家的屈从为交换条件的。这些冠冕堂皇的“援助”带着善意的面孔理所当然地加强了对东南亚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军事力量、本国资本乃至西方意识形态的进入均成为发达国家进行“援助”的前提条件。采用削减或暂停援助,甚至是经济制裁是新殖民主义者的另一类控制手段。越南全国统一后,共产党全国建立起政权,美国立即宣布对越南实行禁运,禁止任何美国公司和个人到越南投资和从事贸易,同时还阻止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对越南提供援助和贷款。美国对越南的禁运直到1994年才结束。

20世纪末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表明,西方大国的经济控制手段有了新的发展。马哈蒂尔在谈到20世纪末那场金融危机的危害时说:“那些制造经济危机使我们遭遇严重困难的人,跟当年的殖民者差不多,也就是过去对世界进行殖民统治的人。我们不要以为他们的本性改变了。老虎的斑纹不变——本性难移。”

2.政治手段

在东南亚各国独立前后,原宗主国与旧殖民地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条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1953年10月22日,法国与老挝签订《法国老挝友好联合条约》,还签订《法国和老挝外交专约》及其他附属专约,法国承认老挝独立,老挝声明隶属于法兰西联邦;老挝优先聘用法国的技术人员,法国在老挝没有外交使节的国家代理外交事务。”类似的条约举不胜举,条约条款将西方国家对东南亚各国的控制野心暴露无遗。新殖民主义的实行以原殖民地的独立为代价,而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国家就此放弃了对原殖民地的政权控制。“在新殖民主义的领地中,由于前殖民国家在理论上已经放弃了政治控制,因此,如果由于新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社会状况而引起了叛乱,就可以牺牲当地的新殖民主义控制的政府,而由另一个同样驯服的受新殖民主义控制的政府来代替。”冷战期间,西方国家千方百计地阻止“共产主义”在东南亚国家取得政权。与此同时物色着既能控制东南亚各国内政,又能保证西方国家利益的最佳“代理人”。即便是进入了21世纪,西方国家仍未放弃对东南亚国家内政的干涉。

3.军事手段

新殖民主义下的军事手段包括:建立军事基地、订立军事协定、武力入侵、军事援助、支持政变等。美国对越南的入侵是西方国家战后干涉他国的典范,1958年美国通过提供武器支持印尼叛乱者则是军事援助的体现。美国的中央情报局还支持柬埔寨的朗诺集团发动政变,推翻了哈努克亲王。16类似的军事手段不胜枚举。2005年,美国在东南亚地区频繁举行军事演习,通过与东南亚国家的联合演习拉近与这一地区国家的距离,加大合作力度,尤其是军事合作力度,从而获得在东南亚国家的主导地位。这表明西方国家对军事手段的重新定义与重新运用。

  4.意识形态控制

意识形态控制在东南亚的新殖民主义推行中被置于重要地位。冷战时期表现为“反共产主义渗透”,冷战后则表现为向发展中国家兜售西方的、从价值观念到政治制度等一整套东西,目的是为了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

东南亚(菲律宾)是新殖民主义最早的试验场所,新殖民主义对东南亚的影响不可低估。新殖民主义与旧殖民主义有着相同的动机与效果,最大的不同则在于“新殖民主义是一种让予政治独立,经济上实行控制的间接制度。”表面上,新殖民主义与经济的联系更为紧密,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殖民主义对东南亚国家的政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殖民主义对东南亚的影响

  1.新殖民主义使东南亚政治发展处于依附性状态,很难达到自主发展。

独立之初东南亚各国政府就无法自主选择国家领导人和政治制度。原宗主国将自己的政治制度强加于东南亚国家。在东南亚各国谋求政治改革与发展时,西方国家又妄加干涉,妨碍了东南亚国家的独立自主发展。

2.新殖民主义亦是东南亚国家每次政治动荡的祸因之一。

东南亚国家本身由于民族、宗教众多、文化多样而具有较多的矛盾。而西方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往往支持一方,压制另一方,有时甚至亲自制造不稳定以创造干涉的机会。冷战时期,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印支成为冷战的前沿阵地,冷战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又以人权和民主为借口,干涉东南亚国家内政,同样不利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稳定。1以上两点主要是针对新殖民主义对东南亚造成的负面影响。应该指出的是,凡事都有其两面性。新殖民主义破坏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东南亚各国的个体发展与集体发展创造了契机。

新殖民主义在恣意践踏东南亚独立国家主权的同时,激起了东南亚国家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热情。意识形态上的侵略则引发了东南亚国家人民的民族自尊,以及对本身文化价值的反思,从而促进了且有本民族特色的现代政治文化的形成。冷战结束后,人权问题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变得非常突出,甚至成为西方国家指责发展中国家,妄图控制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东南亚国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权观。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和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是东南亚批判西方价值观念和民主政治的领头羊。他们积极捍卫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本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民族利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亚洲价值观”。

然而,这些正面影响并不是西方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的本意,而恰恰是背离了他们的初衷的。因此,整体而言,新殖民主义对东南亚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的负面效应远大于正面效应。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客观地评价新殖民主义,从容地应对新殖民主义是十分重要的。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