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效益原理
所谓管理的效益原理,是指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都要以实现有效性、追求高效益作为目标的一项管理原理。
它表明现代社会中任何一种有目的的活动,都存在着效益问题,它是组织活动的一个综合体现。以企业组织为例,影响企业效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科学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成果效用、管理水平、资源消耗和占用的合理性等。从管理的这一具体因素来看,管理的目标就是追求高效益。有效地发挥管理功能,能够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带来企业的高效益。反之,落后的管理就会造成资源的损失和浪费,降低企业活动的效率,影响企业的效益。向管理要效益,管理出效率,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效益原理体现的原则
(一)价值原则
即效益的核心是价值,必须通过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对人、对组织、对社会有价值的追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投入产出原则
即效益是一个对比概念,通过以尽可能小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的途径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三)边际分析原则
即在许多情况下,通过对投入产出微小增量的比较分析来考察实际效益的的大小,以做出科学决策。
效益、效果和效率的区别与联系
效益是与效果、效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效果指人们或组织通过某种行为、力量、手段、方式而产生的结果。这种结果其中有的是有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例如,有的企业生产的产品虽然质量合格,但产销不对路,在市场上卖不出去,积压在仓库里,最后甚至会变成废弃的物质。这些产品是不具有效益的。所以,只有那些为社会所接受的效果,才是有效益的。
效率是指特定的系统在单位时间内的投入与所取得的效果之间的比率。这个比率是一个经常用来衡量管理水平的标准。例如,要衡量企业管理的水平,就必须考察企业投入的资金、技术、人力、物力等因素与所获得的利润之间的比率。在一定的时间内,如果消耗的物资、能量等因素越少,而产生的效果越大,就意味着效率越高;反之,如果消耗的物资、能量等因素越多,而产生的效果越小,就意味着效率越低。
效益是某种活动所要产生的有益效果及其所达到的程度,是效果和利益的总称。它可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类,其中经济效益是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收益性成果;社会效益则是在经济效益之外的对社会生活有益的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效益是讲求社会效益的基础,而追求社会效益又是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条件。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比社会效益更加直接些,显而易见,可以运用若干经济指标来计算,而社会效益则难以计量,必须借助于其他形式来间接考核。
一般而言,企业组织所开展的诸多管理活动就是为取得经济效益而服务的,企业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是企业出于积累资金自我发展的需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因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根本上说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当有的企业从局部考虑问题,或者采取不合理、不合法的手段获得经济效益时,二者就会产生矛盾,管理的作用就在于要消除这种矛盾,力求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
管理活动遵循效益原理的基本途径
所有的管理都是致力于提高效益,但并不是所有的管理都是有效的。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效益的提高,涉及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环境和管理措施等等,这些因素对管理效益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尤其是像管理者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能够直接影响着管理的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并对管理效益产生着直接的作用。因此,遵循效益原理,就要求管理者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
由于自然资源的短缺与自然环境的恶化已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威胁,因此,组织管理者在提高效益的过程中,必须确立可持续性的发展观。所谓可持续性的发展,就是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危害下一代他们权利的需要。
将可持续性发展与效益原理结合起来,就是要兼顾需要与可能,在讲究经济效率的同时,保持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即:既要注重技术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又要注重对社会的效用性和天人合一的和谐性。对那些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工业废气,污染周围环境的企业,或以次充好,质量掺假而高价出售产品的企业,社会必须通过经济、法律、行政和教育的手段给予严厉的制裁,创造出一种具有约束力的激励环境,使各组织能够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短期效益和长远效益、间接效益和直接效益等方面的关系,把过程与结果、动机与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
2.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作为管理者,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力求有效。管理的有效性,应是管理的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统一。其实现的重要途径是要确立有效管理的评价体系。一是在评价标准上要注意直接的成果和价值的实现。从组织获取的产值、利润等方面看组织目标实现的状况,以考察组织在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方面所获得的效果和效益。而价值的实现则是比对直接成果的追求体现出更高水平的管理,是一种深层次的管理,像组织文化、经营哲学、组织形象的塑造、开发并向市场推出民众欢迎的产品、服务特色等等,就是大价值意义上的管理追求。二是在评价内容上应以工作绩效为主,以贡献为主,并分清主客观条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具体来讲,对管理者的评价主要结合德、能、勤、绩等方面的内容加以考察;对管理集体的评价,要考察其管理上服务态度与质量,与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性等。三是在评价方法上应综合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一般来说,评价主体可以是管理者(机构)本身,也可以是上级主管或职工,还可以是有相互工作往来、服务关系的其他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只有综合这些不同评价主体的结果,并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如:邯钢的企业主管们追求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给我们提供了范例。
3.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全局效益是一个比局部效益更为重要的问题。如果全局效益很差,局部效益提高就难以持久。不过,局部效益是全局效益的基础,没有局部效益的提高,全局效益的提高也是难以实现的。局部效益和全局效益是统一的,有时又是矛盾的。因此,当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发生冲突时,管理必须把全局效益放在首位,做到局部效益服从整体。管理者在实践中把握这一关系:
首先应该遵循整体优化原则。因为整体优化是决策的关键步骤。它要求经过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提出各种不同方案、途径和办法,从不同的方案中,选出符合整体优化原则要求的方案,作出科学的决策。无论在哪一类组织中,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该考虑两个以上的方案,并将远期和近期、直接和间接的效果进行整体分析比较,因事、因时、因地制宜作出整体而科学的评价。通过比较分析各种方案带来的影响和后果,进而考虑各种方案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的条件,选择最优方案。在选择整体优化方案之后,有时还要进行局部试验,成功之后进行全面推广,实行由点到面的工作方法。
其次,遵循要素有效性原则。任何一个组织的管理都离不开人、财、物、时间和信息,它是由这些互为作用的要素组合而成。为取得组织整体效益的最优化,管理者必须充分激发每个要素的作用。这一原则要求管理者用科学手段来处理系统内的矛盾,以便做到人尽其才、财尽其用、息(信息)尽其流。在现代管理中,人是管理要素中的主宰,只有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系统内各要素各尽所能,为组织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追求组织长期稳定的高效益
管理者要追求组织长期稳定的高效益,一方面,不仅要“正确地做事”,更为重要的是要“做正确的事”。这是因为效益与组织的目标方向紧密相联:如果目标方向正确,工作效率越高,获得的效益越大;如果目标方向完全错误,工作效益越高,反而效益会出现负值。因此,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首要的问题是确定正确的目标方向,搞好组织的战略管理,并在此前提下讲究工作的高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组织管理者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如企业管理者不能只满足眼前的经济效益水平,而应该居安思危,不断地推行新产品,以高质量、低成本的优势去迎接市场的挑战。只有不断地积极进行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人才开发,才能保证企业有长期稳定的较高的经济效益。
运用效益原理管理者应注意问题
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效益原理,应做到以下四点:
1.在任何管理活动中都必须坚持两种效益相统一的观点。社会效益是前提,经济效益是根本,两个效益一起抓;
2.坚持整体性原则,既要从全局效益出发,又要从局部的效益着眼,以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
3.作为管理者,在思想上必须明确,工作中不能只讲动机,更重要的是要讲实效,不能当一名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者;
4.要善于把长远目标与当前任务相结合,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计划性,减少盲目性、随意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效益原理的运用
效益原理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一、效益原理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
1.追求效益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目的决定的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是成人高校工作的根本,其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而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而开展的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就要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效益,如果不讲效益,就失去了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意义。
2.追求效益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遵循经济规律的要求
成人高等教育是任何一个国家投资的重点项目。而任何经济投入都追求最大产出,这是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国家之所以逐年加大成人高等教育的投入,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民族素质,使他们走向社会后能以高产出回报国家;许多家庭把继续教育投资作为第一投资项目,同样期望有丰厚的回报,希望将来有更体面的工作、优厚的待遇、舒适的环境、较高的地位等等。因此,成人高校的效益越好,回报率就越高,对国家的贡献就越大,对家庭投资刺激就越强,国家、社会和家庭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投入积极性就越高,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追求效益是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期望
当今社会的许多成人选择了重新走进校门接受继续教育,以期望获得更多的知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人格素质等方面,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变迁,承担起自己不可推卸的多重角色,而成人高等教育必须能够担当起此重任。也就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质量的好坏。国家经济繁荣、政策稳定、社会发达、科技进步,所有这些都与个人接受的教育密切相关,成人高等教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成人通过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成为高质量的社会成员,社会就有高质量的建设者。因此,追求效益是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殷切期望。
4.追求效益是成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许多成人高校划片招生,不论学校质量好坏、有无效益,都不愁生源,这种格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被打破。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是优胜劣汰,是质量和效益的竞争,成人高校扩大了招生自主权,成人学员可以自由择校,那么质量低劣、不讲效益的高校生源必将减少。成人高校只有调整布局,提高办学质量,追求好的效益才有可能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
5.追求效益是成人高等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要求
知识经济的形成表明,知识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世界银行2002年的报告专门针对高等教育在建构知识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强调了发展等教育对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以及对于技术专业化和专业的能力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该报告尖锐的指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高等教育尚未能为知识创新做好充分准备,在高度竞争的世界经济中“正处于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之中”。
效益原理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运用要求
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要以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为思路,这是一种比较健全的提法。但不存在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的可能,所以成人高等教育效益问题,就需要新的视角,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各个方面的平衡。
1.要有追求长远效益的眼光和准备
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的时期,新的体制尚待完善,旧的体制仍在起作用,由于有些管理者的市场观念淡薄,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盲目性:如毕业就业难的问题,教师流失问题,盲目扩大招生等。为此,管理者应尽快完善调控机制,使得学科建设、师资建设、院系设计、研究目标和培养目标设定、学风、教风、校风培养乃至声誉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另外,管理者要建立起教育发展的新机制,从而使成人高校既注重当前利益(以便在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逐步改善教职工的生活待遇),更要着眼长远利益、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简单地以培养学生数量多寡为主要指标,不能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的眼前利益。
2.提升自身与提高效益相结合
成人高等教育要有闯一流的目标要求,要服务于科教兴国的战略,要适应全球经济的要求,要服从调整的主线的要求,要能够提高文化水平和维护稳定的目标。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的效益,就不能只是以成本一收益的单一标准进行衡量,而需要综合各种约束条件来衡量,需要学术层次、文化层次、信用层次、法治层次都得到提升,从而使成人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使它不仅仅能满足适应市场经济、适应社会需要的一般要求,而且更有看待问题和判断是非的较高的标准、超前的能力。
3.利用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因素提高效益
WTO把教育视为服务贸易,这一条款的背后是WTO主导国的教育,尤其是成人高等教育已经累积了巨人优势,而且这一优势足以转变为产业优势。因此,因势利导引入国外优质成人高等教育资源,可以成为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效益的重要途径。虽然由此带来的教育竞争,可能会导致一些办学条件差和教学质量低的成人高校丧失效益,但从质量标准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吸引力及潜力的提高和对其他成人高校的外部激励效应等因素来看,总效益是提高的。此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需要成人高等教育转变观念。国内市场的一体化,国内外市场的接通或接轨,都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具有国际眼界和眼光,要培养参与并经得起“两个”市场竞争的人才,不然扩大成人高等教育的就业出路问题,难度只能是越来越大。
4.效益提高要有制度保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曾经指出,效益的提高是依靠工作方法、管理技术和一些合理的规范。这里所说的规范就是规章制度。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活动高效而有序运行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的重组或变迁有两种形式: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从局部到整体的制度变迁过程,它是人们在响应由于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而强制_性制度变迁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变迁,它由政府命薤令和法律引入而实现。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考虑到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其制度安排和重麓组应该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辅之以强制性的制一度安排。
5.注重在发展成人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的基础上,提高办学效益
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可从三个方面人手:
首先,要依托现有成人高校中实力雄厚的学校来发展规模。因为办高校,需要师资、学校风格、理论厚度、管理特色等,这比物质投资更需要时间,一般老牌成人高校在软件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高质量的学校往往是这样的学校。
其次,走资源共享、联合办学的路子。各类成人高校条块分割,必然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和资源浪费。同时,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也在呼唤各学科间的互相交叉、交融。因此,各类成人高校必须打破封闭、僵化的办学模式,内引外联,充分挖掘,提高办学机制的灵活性。
再次,统筹规划,合理分工。由于各成人高校隶属历史不同,服务对象也就不同。如果各高校只顾自我完善发展,必然会造成专业重复,而且规模小、效益低,质量也难以保障。因此,各成人高校在全国或全省范围内适当合理统筹、合理分工是很有必要的,他们必须确定自己专长的领域,集中力量办好这一专业,而不是试图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