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技术引进风险

什么是技术引进风险

技术引进风险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所引进的技术项目的不熟悉,技术项目本身的难度及复杂性,以及企业自身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技术引进所发挥的作用没有达到企业预期的效果。

技术引进风险的内容

1.技术质量风险

在技术引进中,其技术质量是否与双方约定的一致,即技术的先进性是否真实,技术的各项指标、参数是否达到标准,技术是否还得要经过中间试验等成熟性方面的信息与技术拥有者所披露的信息是否一致,不一致就会有风险,而且差异程度越大,风险将越大。

2.信用风险

技术拥有者会不会不遵守合同或单方面退出合同的履行;或者技术拥有者背离合同将技术又授权给第三方从而构成不利的竞争态势。另一种情况是当技术转让签约后,如果技术价值在以后的开发试验中超过了预期价值,在目前合同制度不很完善的条件下,技术提供方不顾信誉,寻找任何借口把合同撕毁。这些都是技术拥有者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守信用所造成。

3.谈判风险

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双方都要进行讨价还价,技术拥有者为了尽快将技术出手,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总是夸大其辞地对技术水平、技术性能做出评价,并尽可能描述其技术与引进技术的企业的现有配套生产设备、工艺、原材料、零部件相吻合。尤其在我国技术供求关系存在结构性短缺的情况下,企业家青睐短平快的技术项目而市场又缺少供给,企业往往抓住一个机会,陷入对方的谈判圈套中,对实际情况不作详实的调研分析,一旦谈判完后进入实施时才发现技术对配套工艺要求高,技术水平未达到预期要求。企业不得不重新调整计划,给企业加大了风险。

技术引进风险的表现

技术引进中的风险主要体现在技术选择、模仿创新、技术应用和投放市场四个阶段。

1.技术选择阶段。① 目前,技术引进对我国而言还是卖方垄断市场,技术引进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技术输出国往往不愿将尖端的核心技术加以转让,企业有可能付了很高的技术转让成本,却引进了二流的、他国已淘汰过时的技术,或是搬回一些质量低劣的机器设备。技术引进成为企业的一种风险投资行为。②企业采取引进新技术方式来弥补自身技术能力不足的缺点或缩短创新周期,可能由于技术本身不成熟或技术供给方供给能力不足而导致技术转移的失败。③ 企业可能因为某项技术未能引进或是核心技术不到位,而使企业的整个技术项目成为一盘散沙,或是技术研发无法开展。

2.模仿创新阶段。① 我国技术引进还处于模仿创新阶段,对技术母国的依赖程度大,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受制于人。战后日本之所以能使经济迅速恢复乃至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所引进的技术进行模仿创新,并将开发的产品迅速打入国际市场。然而目前中国已加入WTO,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企业模仿创新的空间会越来越小。高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技术本身领先程度不高,则很容易被其他竞争者模仿,或者被更新的技术所替代。② 在模仿创新过程中,企业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企业缺乏持续开发的能力,则所引进的新技术很难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会影响企业开发周边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容易把技术阶段的风险传递至后面的产品生产和市场试销,而且一旦整个项目失败,企业蒙受的损失将更大。

3.技术应用阶段。在这个阶段技术将被应用于企业的实际生产, 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存在,企业要承担“引而不用” 的风险。所引进的技术能否成功应用,将取决于企业的软、硬件环境。软件主要表现在企业人员素质、机制方面。目前我国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国企人员技术知识、装备老化,国企机制僵化。硬件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原材料及相关技术方面。各类风险主要体现在:① 由于技术人员技术能力不足,缺乏各种辅助性技术和相关技术的支持,或企业现有的整体技术水平不能完成新技术所要求的所有运作环节,导致技术应用被迫延迟或终止。② 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与所引进的技术可能不相容。新技术与现有技术之间的落差,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的落后都限制了新技术的投入生产。③ 生产开发可能缺乏各种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支持。新技术投入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或零部件无法从市场上取得,供应商的供货时滞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大批量生产。总之,缺乏软、硬件环境的有力支持,新技术在应用阶段将不能发挥最大功效,企业因而出现高投入低产出。

4.投放市场阶段。据有关资料显示,与前几个阶段相比,我国企业在这个阶段的失败率最高,承担的风险最大,这和市场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是密切相关的。① 市场调研的困难使企业很难掌握全面的市场信息,使企业无法准确预测市场需求的规模,而导致错误的生产及营销策略。② 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变化加剧了产品更新周期的缩短。现在一项技术的创新过程一般需3—5年,短则l—2年,技术创新的步伐加快,等企业将所引进的技术消化吸收、二次创新后,并将新产品投放市场时,飞速变化的市场恐怕早已将其淘汰出局。③ 企业从投放新产品或服务到收到消费者接受的信息回馈之间有一定的时滞,如果时滞过长,会影响企业收回在前期阶段投入的资金。④ 激烈的市场竞争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竞争对手之间的争夺会使整个产业的获利水平下降,企业有可能在前期各阶段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市场销售阶段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和回收,会蒙受巨大损失,而需承担债务风险。

技术引进风险的防范

企业作为技术引进的最大受益者,同时也是技术引进风险的最大承担者。技术引进作为一个单链过程,是沿着技术项目选择、消化吸收、技术应用和投放市场四个步骤的顺序进行的,企业要做到有效地控制风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利用各种内外部信息。企业在技术选择、模仿创新、样品研制和进入市场等阶段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情报信息的收集。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准确,企业在做风险决策时承担的风险就会相对减少。外部信息上,企业应时刻密切注意国际上的最新科技动态,注意收集他国情报,关注自己所感兴趣的技术在他国的应用情况,将他国市场与本国市场作一比较,在参照对比他国时,对自身引进该项技术的成功因素有一大体估计。同时,企业还要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加强市场研究,收集有关同类企业进展状况的情报,随时掌握市场动态,以便及时准确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去探询技术源。内部信息上,企业应注意培养员工、领导层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同时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要加强信息沟通,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协调配合,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在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和辨伪后,可建立企业的信息中心,不断地进行动态信息的补充调整,以在早期识别各类风险。

2.技术项目选择方面。企业应注意引入根部技术,引入处于生命周期中开发期、成长期的技术,这种动态技术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更强。国家可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整和引导,提高引进技术中专有技术、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软技术的比例。企业应明确引进技术产品的发展系列,以及该技术产品在各个时期、在不同国家的销售量、市场占有率及目前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同时还要注意投资合作方技术开发与产品设计能力,引进的技术产品应始终处于不断改进之中。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了解跨国公司的研究动向,通过引进新兴技术或实验室技术,实现创新过程的早期参与。以参加国际合作研究开发的形式。一方面使得引进技术的源泉多样化,另一方面又实现了技术引进风险的多方分摊。一般来说,企业领’导者在做技术项目决策时总会面临高风险高收益和低风险低收益的两难选择,此时应采取科学方法,在风险成本和最大收益间选择一个适中点,合理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3.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接下来的几个阶段都是在企业内部和市场上进行,因此建立一个风险预警系统,对整个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有助于企业控制风险、减少损失。风险预警系统的有效运作首先要求企业要充分掌握各类信息,并且信息在企业内部流动畅通。其次,企业可设立各项技术、生产、利润指标用以考核进展程度,或将各个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小时段,每个时段预设目标,以将风险分解在各个小区间内。当风险预警系统发现某个时段目标不符或指标不符时,就向企业发出风险预警,便于企业及时控制风险,也避免了风险向后传递造成更大的损失。风险预警系统除了根据各项指标帮助企业及时识别风险,进行事中控制外,还应具有风险预测即事前控制的功能。风险预警系统可在专家意见下建立各种风险预测模型,用一些历史数据去模拟运算,不断改进模型,提高准确度。在建立有关市场动态、消费者需求、国际经济环境、政府宏观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库后,风险预测模型根据动态变化的信息,能及时准确地预测出企业在各个阶段可能遇到的风险,便于企业早做准备,采取谨慎的分步投资方式,根据预测结果调整自己的产品方向或市场方向,对各类风险做到防范于未然。

4.建立风险控制小组。如果企业不能对风险预警系统传递的风险信号进行适时的反应和调整。就不能有效地防范风险,因此真正的防范工作还需设立风险控制小组。首先,风险控制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应多元化,既需要精通财务,能对各类收益、成本、损失进行准确估算的财务人员;也需要熟悉WTO中关于技术贸易的有关规定和国家相关法律、政策、法规的法律工作者;还需要反应灵敏、熟悉市场运作的业务人员。其次,小组成员应建立起一种学习型组织的模型,在维护企业利益、把风险损失降至最低这一共同目标下,相互协调配合,制订各种解决方案。在综合权衡利弊的基础上,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实现及时、有效地控制风险。第三,风险控制小组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成员可定期轮换,这样一方面可保持小组内信息、工作方式的时常更新,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降低由于控制人员、决策人员的主观性而导致的风险。这样,企业技术引进的风险防范工作就形成一个闭合回路,而且回路中风险预警系统、风险控制小组、企业内部其他系统、市场这四个环节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Image:企业技术引进风险防范图.jpg

从图1可见,企业时刻与外部市场保持紧密联系。所引进的技术首先在企业的科研部门进行消化吸收;然后进入企业的生产开发部门,实现技术产品化;接下来将产品投放市场,实现技术市场化。这个阶段企业市场营销部门除了制订产品的销售计划,还要负责收集市场信息,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企业风险预警系统。风险预警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企业需要不断地从外部获得各种动态信息。以便及时调整系统中预先设立的各种相关指标、阶段目标及风险预测模型。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各相关指标和阶段目标对企业内部其他系统进行事中实时监控,运用风险预测模型进行事前监控,并将各异常情况传递至风险控制小组。风险控制小组负责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指导企业科研部门、生产开发部门和市场营销部门的活动,另一方面根据方案在各部门实施后的信息反馈,对原解决方案进行调整,以便不断优化改进。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