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庸俗人际关系

什么是庸俗人际关系

庸俗人际关系是指日常生活或经济交往中,利用金钱或职权拉关系、走后门、套私情,为个人谋取好处等不正当的人际交往活动。

庸俗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

庸俗人际关系常常通过各种各样的庸俗人际关系网表现出来,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亲属关系网。家族裙带相连,互相勾结,互相照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人当官,妻子儿女、三姑六舅均可安置个好位置;一人提升,则利益均沾,连锁反应。而一人落马,也往往有一串亲属相陪。

第二,故旧关系网。故旧指同乡、同学、过去有交情的同事等。中国有爱家乡的传统,“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因此对同乡关系很看重,老乡在一起,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中国人也有念旧的传统,以至于把“他乡遇故知”作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老友之间的感情更胜于乡情。因此,老乡之间、老友之间极易形成关系网,这种关系网以部队、学校、机关最为常见。老乡、老友利用各自所占据的位置,互相照顾,互相提携,甚至沆瀣一气,徇私枉法,把党纪国法抛到了九霄云外。

第三,宗派关系网。搞宗派、拉山头是中国官僚政治的遗毒。这种遗毒这些年来又有所蔓延。在干部提拔任用中,任人唯亲,吹吹拍拍,拉帮结派,形成一个利益圈。圈内的人既不考虑单位利益也不考虑国家利益,而只忠于本派别的利益。他们还往往串通一气,欺上瞒下,损公肥私,违法犯罪。

庸俗人际关系与公共关系的关系

庸俗人际关系与公共关系的区别

公共关系与庸俗人际关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产生的基础不同

公共关系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现代民主制度不断发展、信息手段十分先进的产物。

庸俗人际关系则是在封闭落后的经济条件下,生产力不发达、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物质供应不充足的产物,它带有浓厚的血缘、地缘的色彩。

2.两者的理论依据不同

公共关系以现代科学理论为指导,按照正确的目标、科学的方式、规范的组织形式、严格的工作程序和道德准则来进行。

庸俗人际关系则建立在市侩经验的基础上,其方法是险恶的权术,奉行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条。

3.两者的活动方式不同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正当联系,主要是通过正式渠道,采取大众传播或人际传播等手段公开地进行活动,其活动是正大光明的。

庸俗人际关系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不正当联系,是私人之间相互利用的一种不正当的活动。其参与者尽量掩盖其所作所为,进行幕后交易,如通过奉承拍马、内外勾结、营私舞弊、行贿受贿等庸俗手段,进行暗中拉关系、谋私利的活动。这些活动不能在公众场合下公开进行,只能在暗地里偷偷地进行。

4.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

公共关系以建立良好的组织形象、提高知名度与美誉度、维护组织与公众双方的合理利益为目标,恪守公正诚实、信誉至上的原则,从而使组织获取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庸俗人际关系则是通过各种卑劣手段来达到个人私利的目的,如搞些紧俏商品、买些便宜货,谋个好职务,在竞标中搞到竞标项目等。前者为公共利益而奋斗,后者只是为个人的私利而投机钻营。

5.两者产生的效果不同

公共关系是通过有计划的一系列活动,使社会组织在与社会整体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其结果是组织、社会、国家和公众都受惠,为社会创造一种以诚相见,讲求信誉,提高声望的良好风气;有利于形成和谐、普惠、友善、正常、健康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的发展。

庸俗人际关系则将人际交往商品化,使人们变得唯利是图、目光短浅,整个社会充满市侩气,个人中饱私囊,而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却遭到损害。

庸俗人际关系对公共关系生存环境的影响

庸俗人际关系在我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裙带关系、权钱交易早在封建社会就很有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庸俗人际关系也从政治领域向经济领域迅速渗透。庸俗人际关系作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整个社会的弥散和扩张,对公共关系的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生存环境与西方有所不同,这种不同,首先就表现在庸俗人际关系对公共关系的冲击。

从文化层面上看,西方人崇尚法制,什么问题都喜欢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因此,社会关系处理有大量的律师费和诉讼费支出;中国人办事注重人情,什么问题都喜欢通过私人关系去解决,因此,请客送礼就成为社会交往的“必修课”,人情上的花费非常大。西方人遇事喜欢公了,因此就有了公共关系;中国人遇事喜欢私了,因此,就有了庸俗人际关系。

庸俗人际关系产生作用主要是通过人际关系链实现,其范围一般局限在亲朋好友形成的熟人圈。所谓“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子弟兵”反映的就是人们的这种思想。它在我国的一些民营企业还有市场。

庸俗人际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功利化。它通常表现为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裙带关系。这种关系在社会泛滥,势必造成政府官员媚上,而对百姓利益不闻不问;企业热衷于行贿,而无视企业和产品的信誉。不仅如此,一些搞庸俗人际关系的人为了给自己的活动取得“合法”的社会地位,竟然把从事色情活动的三陪女美其名日“公关小姐”,造成社会对公关的误解,严重损害了公关人员的社会形象。有些企业招聘“公关人员”的标准只有三条,一是漂亮女性,二是酒量好,三是“放得开”。公共关系被理解为“拉关系”。这种“公共关系”的庸俗化倾向有人形象地称为“四化”,即公关小姐美人化、推销产品回扣化、交际活动吃喝化、疏通关系礼物化。潘光迥博士则把公共关系的不正常现象比作“三招主义”:第一是“招待”,请人吃一顿,送礼,取得联系;第二是“招摇”,搞一些华而不实的宣传;第三是“招徕”,把公关纯粹当作推销产品的工具。

在不良的社会环境中从事公共关系活动,一些公关人员有时也不得不向庸俗人际关系低头,做出一些不愿,也不应该做的事情。如给记者送红纸包。尽管政府有关部门禁止这么做,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距离。一些早期进入中国大陆的国际公关公司,就是因为对这些“国情”不懂而感到束手无策。这不能不说是公关的悲哀。中国有一句谚语,叫做“水至清则无鱼”。在中国从事公共关系活动,你不得不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去寻找一种平衡。

公共关系与庸俗人际关系的经济学解释

(一)公共关系和庸俗人际关系的短期经济效应分析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非盈利性机构。就非盈利性机构的性质而言,它们不直接参与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所以从理论上说,它们是不应该追求机构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而且这种机构本身就不应该存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它们是为了解决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问题和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问题而设立的。从理论上说,全社会的利益应该就是它们的利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个非盈利性机构的存在都会伴随着某一方面的社会管理职能,即存在某一方面的权力。而权力作为一种资源,是可以产生利益的,同时也是稀缺的,这一点和普通的资源没有任何区别;从另一方面说,权力资源是由国家或政府垄断的,它的取得永远都不可能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来实现,它只能由掌握权力的部门进行分配。因此权力资源的配置是不可能像其它资源一样通过“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自发地趋向最优状态的。在实际生活中,不存在非盈利性机构利益最大化并不等于说不存在利益最大化,因为在非盈利性机构中工作人员是存在利益最大化的问题。所以在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的前提下就必然会产生权力的寻租现象。而实现寻租的手段就是庸俗人际关系。

在中国,非盈利性机构的资金主要是来源于政府财政性拨款,换言之是纳税人的钱。而非盈利性机构所要做的事情则是提供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部分的混合产品(如果通过市场方式提供这些产品是低效率的)以增进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

如果一个非盈利性机构在其运行过程中,将手中握有的权力资源用于进行庸俗人际关系的投入,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其一,可能会产生腐败。因为权力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并不是每一个希望得到权力的部门都能如愿以偿,最终的结果将会是少数机构在某种方式的“竞争”中获得权力。当庸俗人际关系介入这种“竞争”的时候,就有可能产生腐败。

其二,可能会造成整个社会福利的损失。如前所述,非盈利性机构的资金是纳税人的钱,其用途是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等方式弥补市场缺陷,或是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增进社会的公平,以期促进社会总体福利的增加。但是当这笔钱中的一部分被用于庸俗人际关系的开支时,用于增进社会福利的资金就会减少;与此同时这笔资金流入了少数人的腰包,增加了少数人的“福利”,而社会成员能享受到的社会总福利必然会遭到损失。

其三,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因为非盈利性机构的庸俗人际关系活动的结果仅仅是权、钱的重新划分,利益在少数人之间的重新配置,而不会导致社会实际财富的增加,因此其投入的成本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将是一种没有产出的投入。随着这种支出的增加,有限的社会资源中用于增加社会总体财富的资源将大幅度减少,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盈利性机构的情况。

第一,公共关系活动将有助于消费者掌握更加充分的信息,使实际经济生活更加符合经济学中的完全信息假设条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市场缺陷。因为公共关系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帮助机构与相关公众进行双向的信息沟通,树立起机构特有的信誉和形象。而在沟通的过程中,又必须坚持展现机构真正面貌的原则。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掌握的信息比原来更加充分,因此对商品的选择也就会更加理性,市场的作用也就能更好地得到发挥。

第二,公共关系活动将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因为相对充分的信息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理性化了,消费者的货币作为“选票”就会投入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生产企业,使其扩大生产规模,或有充裕的资金研发新产品。这样,社会的经济资源将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达到最优配置。同时生产效率低的企业将被淘汰,从而节约社会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与之相反,庸俗人际关系加剧了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市场失灵,使消费者增加收集信息的成本,承担消费自己不满意产品的心理成本,也会增加政府相关部门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而进行的管理成本。另外庸俗人际关系还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因为在庸俗人际关系介入的经济活动中,资源的配置将不是由企业的经营效绩和产品的竞争力决定,而是由哪家企业能更有效地讨好资源的掌握者来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有限的资源不一定会流入高效率的企业。当生产效率高的企业得不到资源,而生产效率低的企业却得到资源的时候,劣质产品占据了市场,有限资源被浪费了。全社会能够消费的优质产品减少了,社会总体福利比所能达到的理想状态下降了。

(二)公共关系和庸俗人际关系的长期经济效应分析

从长期来看,如果庸俗人际关系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大张旗鼓地流行于世的话,将最终导致经济的大规模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下降、道德上的退步与社会价值观念的扭曲。因为庸俗人际关系使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规则遭到践踏。人们将不愿意辛苦地提高生产效率,而愿意走后门。整个市场的规则将被扭曲,投机取巧者得到奖赏,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实干家却遭到打击,甚至无法经营下去。当人们意识到通过庸俗人际关系能够得到很多好处,而实干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时候,还会有人为节约成本而思考吗?还会有人为提高效率而奔忙吗?还会有为新产品的开发出力吗?

不言而喻:

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多数企业将手中的经济资源投入到庸俗人际关系的竞争中去,势必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企业家为了盈利,只会做出两种选择;其一偷工减料,其二提高售价。偷工减料无疑会大幅度减少消费者的效用,而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中又可以论证企业普遍提高售价会减少国民收入。这二者都会增加国民负担,使整个社会福利的状况严重恶化。

如果庸俗人际关系在一个国家被放任与纵容,那么长此以往该国的社会价值观念将被扭曲,道德将倒退。这看似仅仅是一个上层建筑问题,但是实际上有其深远的经济影响。道德的倒退实际上会增加整个社会的信用风险和交易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为获取真实信息而投入的高额交易成本将对本来已经每况愈下的资金困境雪上加霜。企业作为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部门,它的困境将给国家带来经济发展停滞的压力、难以充分就业的压力、通货紧缩的压力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压力。如果到了这个地步,那么道德问题还仅仅只是道德问题吗?

以上这些情况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如果不把庸俗人际关系风头扼杀住,上面这些可怕的情况就可能出现。

应对庸俗人际关系的建议

1.继续完善和建立市场经济的制度。通过制度和规范的设计,使得各个部门在市场中都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受到应有的规范的约束。

2.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使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使提高生产效率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

3.使信息的披露更加公开、可信,为公共关系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消费者对于生产的导向作用。

4.政府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让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的职能。减少权力的寻租现象。对滥用权力以谋私利者,一经查实,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予以追究法律责任。

5.进行有效的立法,并加强法律的实施和对各个部门的规范,使法律这种硬约束真正发挥作用。

6.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将道德这种软约束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