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基点分析法

什么是基点分析法

基点分析法是为了克服价值系数直接分析法所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因为在价值系数直接分析法中,对改进范围、方向的指示,往往会发生与实际改进结果不相一致的情况。

基点分析法的提出

价值工程中的价值、功能和成本的关系如下:V=\frac{F}{C}(1)

式中V——研究对象的价值;

F——研究对象的功能;

C——研究对象的成本。

由价值系数的计算公式(1)可以导出以下关系:V_i=\frac{F_i}{C_i}=\frac{f_i}{c_i}\times \frac{\sum c_i}{\sum f_i}(2)

可见第i个项目的价值系数受两方面因素影响:①该项目自身功能得分与成本的比值大小;②研究对象总成本与总功能得分的比值大小的影响。因此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①当Vi≠1时,不一定存在不合理的匹配,这是因为第i部分项目自身功能与成本是匹配的,但由于其他部分不匹配而使i部分项目的价值系数产生偏离。

②价值系数Vi≈1时,不一定功能成本匹配合理,这是因为第j部分项目自身功能与成本是不匹配的,但由于其他部分项目功能与成本的不匹配,而将i部分项目的价值系数推向合理的位置。

在实践中,可以将研究对象有关项目评分工作做的很好,使各项目功能评分尽可能准确,但是现状成本却难定得十分准确。那么,为了修正由于成本偏差的出现而在改进结果与原价值指向不相符的情况,马庆国提出了基点分析法。

基点分析法的核心内容

由以上公式推导可知,各个部分的价值系数并非由其本身的功能和成本决定的,而是包括了所有部分的功能与成本。现在要设法消除功能得分之和\sum f_i,与总成本\sum C_i中的不合理部分。根据基点分析法的原理有:c_i=c_i'+\triangle c_if_i=f_i'+\triangle f_i

式中ci——与i项目功能匹配最合理的成本;

\triangle c_i——i项目功能的成本偏差;

fi——与i项目功能重要程度相当的功能得分;

\triangle f_i——i项目功能重要程度的评分偏差。

若评分得当,则可以使\triangle f_i=0,那么由V_i=\frac{f_i\times (\sum c_i'+\sum \triangle c_i)}{c_i\times \sum f_i}
可推导出消除了偏差(即\triangle c_i=0时)的价值系数V_i'=\frac{f_i\times \sum c_i'}{c_i\times \sum f_i}(3)

设有项目iG,其价值系数为ViG,功能得分为fiG,成本为CiG,在进行价值工程活动前就是合理的匹配的,那么则应有V_{iG}'=\frac{f_{iG}}{c_{iG}}\times \frac{\sum c_i'}{\sum f_i}=1。可得

\sum c_i'=\frac{c_{iG}}{f_{iG}}\times \sum f_i代入公式(3)并令基点系数G=\frac{c_{iG}}{f_{iG}},可得V_i'=\frac{f_i}{c_i}\times \frac{c_{iG}}{f_{iG}}=\frac{f_i}{c_i}\times G(4)
当基点一定,则基点系数随之而定。利用基点分析法,第i个部分项目的目标成本cai可以由下式直接算出。c_{ai}=f_i\times G(5)

式(5)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公式,可以直接甩来确定每一项目的目标成本。基点分析法的核心是正确选择作为基点的项目。选择基点的方法是:①在对研究对象的各部分进行功能分析之前,应尽量找出某个成本与功能内匹配的、而且确实没有成本降低潜力的部分(如部件、零件、活动、作业等),并将它定为基点。对有经验的专家们而言,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②如果找不到理想的基点,则可以用可靠性较大的某几个项目作为基点,或以可靠性较大的某几个项目的功能得分与成本的乎均值构成虚基点。

基点分析法的优点

运用基点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价值工程活动的主要优点:

①改革的方向指示比较准确,误差较小;

②可以不用事先估计目标成本;

③若无必要时,价值系数的计算也可以省略。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基点分析法的准确性只是相对的,而且取决于以下两点:

①各部分的项目功能评分要准确;

②基点的选择要准确合理;必要时可选择虚基点。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