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回潮效应

回潮效应

回潮效应:已经晒干或烤干的东西又变湿了与已消失的旧习惯、旧思想等重新出现类此。

点评:时刻保持警惕,防止重蹈覆辙

回潮效应的管理启示

回潮效应是指已经晒干或者烤干的东西又变湿,借指已经消失的旧习惯、旧思想等又重新出现。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回潮效应用来指经过管理变革后,由于种种原因,又走向原来犯的错误。例如某企业经过实施有效的原材料检验程序,控制了外购材料的质量问题,为生产奠定了好的基础,可是后来,由于工作不得力和公司工作重心的转移,采购质量又下降到改革前的局面,这时我们认为这个公司的采购管理就发生了“回潮效应”。

管理定律
A L续
安慰剂效应 卢维斯定理
阿尔巴德定理 蓝斯登定律
暗箱模式 蓝斯登原则
阿尔布莱特法则 垃圾桶理论
阿姆斯特朗法则 蓝柏格定理
阿什法则 雷鲍夫法则
艾奇布恩定理 懒蚂蚁效应
阿罗的不可能
定理
牢骚效应
艾德华定理 洛克忠告
艾科卡用人法则 拉图尔定律
阿伦森效应 鲁尼恩定律
暗示效应 拉锯效应
安泰效应 M
氨基酸组合效应 木桶原理
B 墨菲定律
彼得原理 蘑菇管理定律
不值得定律 马太效应
贝尔效应 名片效应
保龄球效应 米格—25效应
布里特定理 马蝇效应
比伦定律 末位淘汰法则
柏林定律 麦克莱兰定律
巴菲特定律 目标置换效应
彼得斯定律 梅考克法则
白德巴定理 摩斯科定理
布利丹效应 美即好效应
波特定律 马斯洛理论
布利斯定理 曼狄诺定律
波特法则 冒进现象
布朗定律 毛毛虫效应
伯恩斯定律 摩尔定律
布利斯原则 木桶歪论
名人效应
拜伦法则 N
冰淇淋哲学 鲶鱼效应
比林定律 南风法则
邦尼人力定律 尼伦伯格原则
玻璃天花板效应 凝聚效应
巴纳姆效应 纳尔逊原则
半途效应 希尔十七项
成功原则
贝尔纳效应 鸟笼效应
贝勃规律 O
边际效应 奥卡姆剃刀定律
菠菜法则 奥格威法则
标签效应 奥狄思法则
杯子理论 奥美原则
弼马瘟效应 欧弗斯托原则
搬铁块试验 P
C 螃蟹效应
长尾理论 帕累托法则
刺猬法则 帕金森定律
长鞭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磁石法则 破窗效应
磁力法则 皮尔斯定律
蔡戈尼效应 皮京顿定理
从众效应 皮尔·卡丹定理
权威效应 披头士法则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攀比效应
超限效应 Q
全球化链条定律 群体压力
传染效应 乔布斯法则
参与定律 犬獒效应
成事定理 青蛙法则
拆屋效应 乔治定理
出丑效应 秋尾法则
D 强手法则
多米诺骨牌效应 齐加尼克效应
达维多定律 情绪效应
倒金字塔管理法 R
定位法则 热炉法则
大荣法则 柔性管理法则
杜利奥定理 儒佛尔定律
杜根定律 洛克定律
迪斯忠告 人性定理
灯塔效应|锐化效应
达维多夫定律 S
德尼摩定律 三强鼎立法则
杜嘉法则 手表定律
杜邦定律 水坝式经营法
登门槛效应 首因效应
叠补丁效应 生态位法则
等待效应
德西效应
狄伦多定律
多看效应
E 生鱼片理论
250定律 隧道视野效应
恶魔效应
F 500强企业经
典管理法则
反暗示效应
弗洛斯特法则 双木桶理论
辐射效应 失真效应
适才适所法则
飞轮效应 史坦普定理
弗里施法则 史华兹论断
肥皂水效应 舍恩定理
凡勃伦效应 史提尔定律
法约尔原则 斯坦纳定理
费斯诺定理 矢泽定律
费斯法则 “4+2”法则
复壮效应 思维的定势效应
反馈效应 社会惰化效应
反木桶原理 苏东坡效应
弗洛伊德口误 森林效应
峰终定律
G 圣人理论
声誉磁场
光环效应 T
格雷欣法则 同仁法则
身体语言
古狄逊定理 跳蚤效应
沟通的位差效应 特雷默定律
管理沟通论 踢猫效应
沟通无限论 托利得定理
古德曼定理 特里法则
古德定律 铁钉效应
格利定理 蜕皮效应
孤峰原理 汤水效应
果子效应 托伊论断
过度理由效应 投射效应
过度学习效应 同群效应
功能固着心理 头鱼理论
感觉剥夺实验 鸵鸟政策
铁锹试验
态度改变—
糖果实验
W
感情效应 王永庆法则
共生效应 韦特莱法则
箍桶理论 威尔逊法则
乌兹纳泽定律
H 威尔德定理
花盆效应 翁格玛丽效应
花生试验
环境蓄势
黑洞效应
蝴蝶效应 沃尔森法则
霍桑效应 沃尔顿法则
华盛顿合作定律 沃森定律
猴子理论 王安论断
互惠关系定律 韦尔奇原则
杰亨利法则 温德定律
海潮效应 无折扣法则
横山法则 沃特曼定律
海恩法则 武器效应
猴子大象法则 X
赫勒法则 新木桶定律
信心获得 咸鸭蛋理论
怀特定律 斜坡球体定律
哈默定律 夏皮罗法则
坏苹果法则 西点军校的
经典法则
霍布森选择效应 希望效应
海因里希法则 虚荣效应
和谐定理 Y
哈罗效应 羊群效应理论
亚佛斯德原则
J “100-1=0”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 鱼缸理论
激励倍增法则 影响世界的
100个定律
金鱼缸效应 蚁群效应
吉格勒定理 雅格布斯定理
吉尔伯特定律 印刻效应
吉格定理 150定律
吉德林法则 Yerkes-Dodson
法则
竞争优势效应 约翰逊效应
监狱角色模拟
实验
野鸭精神
棘轮效应 邮票效应
近因效应 优先效应
经验的逻辑
推理效应
优势富集效应
金属切削试验 延迟满足实验
K 因果定律
苛希纳定律 异性心理
快鱼法则 雁阵效应
异性效应
酝酿效应
拥有效应
坎特法则 Z
卡贝定律 智猪博弈理论
克里奇定理 坠机理论
柯维定理 自来水哲学
卡尔岑定理 煮蛙效应
刻板效应 自吃幼崽效应
L 自我参照效应
雷尼尔效应 自我选择效应
零和博弈 帐篷理论
柯维定理 最高气温效应
卡尔岑定理 詹森效应
雷尼尔效应 责任分散效应
蟑螂效应
座椅舒适感

就像回潮效应一样,企业的一些改革和创新措施在实施初期会让人面目一新,但是如果没有有效的控制,过了不久,一些不好的习惯又会重新出现,一切慢慢恢复原来的现象。回潮效应警示企业管理者,企业的管理变革是艰巨和长期的过程。旧思想、老习惯是不会那么容易彻底清除的,需要时刻提防它们卷土重来。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应该怎么办呢?

企业管理者要注意,变革的目标是彻底根除旧的思想和习惯,而不能满足暂时的效果,要不断强化改革的效果。只有从思想上意识到陈旧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管理程序存在的弊端,认识到这些因素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下定决心采取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管理程序,才能有希望克服回潮效应对企业管理的不良影响。

回潮效应在管理学上可以用来形容管理突破的艰难。管理突破是指管理水平上的一点小小的提高,可能都会需要反复几次才能得到巩固。这是因为管理程序上的任何一个改进,都可能影响到相关工作人员的陈旧思想和工作习惯,改变旧的理念和工作习惯,而建立新的思想和习惯需要一个过程。而且,管理突破实质上可能涉及企业内部的利益调整,而这种利益调整必然会破坏企业某些人员的既得利益,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去适应。以某家企业委托咨询企业建立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案的实际经验为例,由于新设立的方案特别强调销售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强调销售人员对相关考核指标的完成程度,企业的一些销售人员开始十分不习惯,认为这样工作难度太大,设立的目标太高,也太理论化,不能执行,经过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细致工作和企业的积极推动,大概经过了一年的时间才树立起新的考核方案,销售人员才普遍感到这种体制能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保障个人的利益。

回潮效应的管理应用

海棠电器“病”在何处

“海棠洗衣机,至诚通天下。”这一广告词许多人耳熟能详。但由于经营不善,曾是全国洗衣机行业一枝瑰丽奇葩的山西海棠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却宣告破产。这家企业由于长期拖欠货款被成都科威电器有限公司提出起诉,山西省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破产还债的裁定,并组成破产清算组进驻这家企业。

(1)海棠是谁

这家企业的前身是长治县砂轮机厂,从1979年开始生产洗衣机,在20世纪的90年代,“海棠”开遍大江南北,引领国内洗衣机生产、销售的发展潮流。到90年代后期,由于经营机制不活,产品在市场上节节败退,企业改制被提上议事日程。

(2)三番五次改制

1993年,海棠开始在企业内部进行股份制改造,按照职工的职务高低、工龄长短分配股份,全厂800多职工人人当上股东,长治洗衣机厂改组为山西长治洗衣机股份合作有限公司,厂长改称为总经理,但企业起色不大,管理方式照旧。1996年,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又改组为山西海棠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投票选举产生了董事会、监事会。这次改制后,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问题非但丝毫没有解决,而且企业开始亏损。当年的下半年,海棠销售收入比1995年同期下降25.8%,次年又减少1亿多元。由于产品积压,海棠洗衣机不得不从上海、南京等重点商业城市撤出,销售市场由22个省市缩减为6个,产品的市场份额由原来的10%跌到1.7%。此后,海棠公司生产时开时停,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企业内部人心不稳,改换领导的呼声越来越高。1999年,经过股东投票选举,产生了第二届董事会。新董事会想要改变过去那种股权分散“大锅饭式”的管理模式,要求董事会集中股份执大股,由管理层个人出资购买分散在职工手中的部分股份。结果引起一片反对,改制方案还没有来得及推行便夭折。2001年,股东大会投票产生了第三届董事会。2002年,董事会决定把海棠集团的8个生产车间和总厂分割为9个新的独立子公司,债务随着资本走,分担债务,化整为零,结果还是没有挽救海棠。自嘲为“末代董事长”的李庆怀深有感触地说,海棠破产了,可海棠集团的一些干部酒照喝、舞照跳,为什么?体制不顺,没有人真正对企业负责。海棠的职工们说,三番五次搞改制,换汤不换药,改得人心涣散,内乱不止,当企业破产的消息传来,许多人都麻木了。李庆怀说,改过来改过去,海棠始终没有改变工厂制的管理形式。

(3)个个都做小股东,领导班子心散

“职工人人是股东,个个不负责,蛋糕好了有人吃,蛋糕坏了没人管。”海棠公司总经理宋文斌说。由于股份分散,董事长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因此,在海棠谋人比谋事更重要,谁都不敢惹人,惹人多了就下台,严格管理、科学决策无从谈起。一位职工痛心地说:“海棠活该破产,我们职工活该回家。董事长是职工自己选的,干不好怨谁?”也有职工认为,怨只怨集团公司领导内部争权夺利,拉帮结派,结果搞得内部人心涣散。“让普通职工投票决定董事长,谁人缘好谁当选,这里边绝大部分是人情票、利益票,对于高层决策,普通职工能知道多少?”“董事长选举,报名便报下30多人,谁背后没有几个支持者?为了拉票,封官许愿都是很正常的,上台后不兑现诺言便是不守信,下次谁还选你?”有的职工说,在海棠谁有关系谁当领导,职工们只是领导手中的一张牌。

(4)决策失误丧良机,巨额贷款背包袱

随着家电竞争的加剧,同行企业迅速崛起。而这家企业故步自封,改制不成,内斗不止。董事长李庆怀说,双缸洗衣机一直是拳头产品,生产成本低,市场占有率高。20世纪90年代初,海棠在企业和产品知名度很高的情况下,没有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而是坚守20万台左右的年产量,任由排成长龙的货车在厂门前慢等,把市场手让给了别人。与此同时,在市场和技术条件尚不具备的条件下,这个厂又从国外引进总了全自动洗衣机生产线,其零配件依赖进口,生产成本很高,市场销量很小,达不到规模经营。其生产能力为20万台,但实际产量只有5万台,有的年份还不到2万台,一直赔钱生产,占用大量贷款,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当家电企业纷纷进入资本市场时,海棠公司的股东们生怕股民分食自己企业碗里的汤,没有及时上市,又一次丧失了企业做大的机遇。

1995年开始,海棠开始走下坡路。国内洗衣机的零配件生产基地在广东和江浙一带。由于生产技术的普及,近年来,这一带兴建了几百家洗衣机生产厂家。抛开高运费不说,海棠公司储存原材料和配件要积压资金,还得在仓储中支付费用,造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海棠公司每台洗衣机的生产成本比江浙一带的生产厂家高出200元左右,利润率由初期的20%直线下降,最后降到负利润,停工比生产更合算。

海棠公司在调整产品结构的名义下,还陆续上马了油烟机、消毒碗柜、空调扇等家电新产品,结果都不理想,亏损的黑洞越撑越大。

近年来,海棠公司的产品销量由最高年份的近30万台降到不足lo万台,而年销售费用却攀升到2000多万元,一台洗衣机的销售成本高达200多元。到2002年6月,海棠公司总负债2亿多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34.2%,不包括销售公司内亏1100多万元,股东人均债务6万多元。

(5)点评

一个很有希望的国有企业,由于没能实现成功的管理突破,最终被迫破产,这就是回潮效应最直接的表现!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不从企业管理深层次的文化方面人手,仅仅改变表面形式,结果往往就是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而茬茬不能为公司带来利益,这就是我国企业在转型中发生的悲剧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