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单一使用量比率分配实际成本

什么是单一使用量比率分配实际成本

单一使用量比率分配实际成本是以使用部门的实际使用量和服务的实际单位成本为基础,对实际发生的共同成本进行分配,是最常用的分配方式。

单一使用量比率分配实际成本的优缺点

这一分配基础的优点是:有利于使用部门对服务部门的工作效率进行监督。

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服务成本全部分配给各使用部门,实际上将服务部门的低效率转嫁给使用部门,难以对服务部门的业绩进行考核,也不利于调动使用部门控制成本的积极性;

二是按实际使用量分配固定成本,使某一使用部门负担的服务成本受其他使用部门的实际使用量多少的影响,易使使用部门采取不利于实现企业整体目标的不良行为。

单一使用量比率分配实际成本的案列

下面以维修部门成本的分析为例予以说明。

【例1】假定某企业有一个维修部门为其两个生产部门(制造部门和装配部门)服务,当年有关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基本资料
生产部门 使用维修服务的小时数
制造
装配
60000
40000
合计 10000

本年维修部门发生的成本为700000元,维修成本分配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共同费用分配
项目 维修小时 分配率 维修成本(元)
生产部门
制造
装配
60000
40000
420000
280000
合计 100000 7 700000

现假定第2年装配部门仍用40000小时,而制造部门使用的维修小时数从原来的60000小时降为40000小时。维修部门第2年所发生的维修成本与第1年相同,则维修成本的分配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共同费用分配
项目 维修小时 分配率 维修成本(元)
生产部门
制造
装配
40000
40000
350000
350000
合计 80000 8.75 700000

由表3可以看出,尽管装配部门所使用的维修小时数与第1年相同,但它所分担的维修成本却比第1年多70000元(350000—280000)。这是由于制造部门的经理用了较少的维修服务,从而使两个生产部门之间使用维修服务的工时比率发生了变化,即装配部门与制造部门的工时比率由原来的2:3变为1:1,装配部门多负担了一部分维修成本。由此可见,这一分配基础会使一部门的业绩受另一部门使用服务量多少的影响,即部门经理人员可以采用少使用服务项目的办法来将共同成本转移给其他受益部门负担,由此导致经理人员少利用服务项目的趋势。然而,某些必要劳务的耗用不足,会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例如,机器设备的到期维修被延缓,使机器设备带病运转,由此造成企业后劲不足,从而使企业长期利益受到损害。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