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储采比

什么是储采比

储采比又称为储量寿命,指油(气)田年初剩余可采储量与当年产油(气)量之比,可表示为其表达式为:

\omega=\times{N_{RR}}{Q}

NRR = NRNP

式中ω——储采比;

NRR——到某年的剩余可采储量,104t

NR——总的可采储量,104t

NP——到某年的累计产油,104t

Q——年产油量,104t

储采比反映油气产量保证程度,是石油工业内部一个重要的比例关系,为分析、判断油气田合理开发、建设规模、生产形式和稳产形势的重要指标。合理确定储采比,既能保证原油产量正常增加,又能对油气勘探进行合理投资。储采比过大,会形成资金以储量存在的形式积压;过小,产量保证程度低。因此,研究储采比对于石油工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储采比的影响因素

根据储采比的定义,储采比与油田年产量、累计产量、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剩余可采储量有关,除此之外还与油田开发时间、产量变化率、储量增长率有关。

1.储采比与开发时间关系

由经验公式

lnω = ABlnt

式中t——开发时间,a;

A、B——拟合系数。

由上式可以看出,油气田的储采比与开发时间呈双对数的直线关系。也就是说,将油气田的储采比与相应的开发时间绘于双对数坐标纸上,将成一条下降的直线。

2.储采比与累计产量的关系

由经验公式

lnω = α1 − β1lnNp

式中NP——累计产量,104t

α1β1——拟合系数。

由上式可以看出,油气田的储采比与累计产量之间存在着双对数的直线关系,且具有直线斜率\beta_1等于1的特点。也就是说,若将油气田的储采比与相应的累计产量绘于双对数坐标纸上,将呈一条具有45°的直线。

3.储采比与采出程度的关系

由经验公式

lnω = α2 − β2lnRD

式中RD——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小数;

α2β2——拟合系数。

由上式可以看出,油气田的储采比与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之间也存在着双对数的直线关系,也具有直线斜率β2等于1的特点。也就是说,两者的相应数据,若绘于双对数坐标纸上,也是一条斜率接近45°的直线。

储采比与产量增长率及递减率的关系

当油田的储采比大于最低极限储采比时,可以保持稳产和增产;当小于最低极限储采比时,便开始递减。

(1)油田处于递减阶段(储采比低于最低极限储采比)

假设第一年与第二年油田储采比的比值为常数c,油田可采储量采油速度的递减率与储采比关系如下

\times{v_1-v_2}{v_2}=(1-c)+\times{c}{R_{p1}}

(2)油田处于递增或稳产阶段(储采比高于最低极限储采比)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同样可以得到如下关系

\times{v_2-v_1}{v_1}=(c-1)-\times{c}{R_{p1}}

应该注意,上述关系式是在假设油田地质储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得出的。对于滚动勘探开发油田,由于其开发面积、储量在不断变化,必须分块分析。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