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

相关产品:

基本概念

2001年—2006年技术人才需求情况

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的公式:F=V.E

式中,F为动机强度,是指积极性的激发程度,表明个体为达一定目标而努力的程度;V为效价,是指个体对一定目标重要性的主观评价;E为期望值,是指个体对实现目标可能性大小的评估,也即目标实现概率。

员工个体行为动机的强度取决于效价大小和期望值的高低。效价越大,期望值越高,员工行为动机越强烈,就是说为达到一定目标,他将付出极大努力。如果效价为零乃至负值,表明目标实现对个人毫无意义。在这种情况下,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再大,个人也不会产生追逐目标的动机,不会为此付出任何积极性,付出任何的努力。如果目标实现的概率为零,那么无论目标实现意义多么重大,个人同样不会产生追求目标的动机。

具体内容

佛隆将这一期望理论用来解释个人的职业选择行为,具体化为择业动机理论。该理论的应用,即个人如何进行职业选择,分两步走。

第一步,确定择业动机。用公式表示为:择业动机=职业效价*职业概率。 择业者的职业价值观

式中,择业动机表明择业者对目标职业的追求程度,或者对某项职业选择意向的大小。

职业效价是指择业者对某项职业价值的评价,取决于:

(1)择业者的职业价值观;

(2)择业者对某项具体职业要求如兴趣、劳动条件、工资、职业声望等的评估。即:职业效价=职业价值观*职业要素评估。

职业概率是指择业者获得某项职业可能性的大小,通常主要决定于4个条件:

某项职业的需求量。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职业概率同职业需求量呈正相关。

择业者的竞争能力,即择业者自身工作能力和求职就业能力,竞争力越强,获得职业的可能性越大。

竞争系数是指谋求同一种职业的劳动者人数的多少。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竞争系数越大,职业概率越小。

因此,职业概率=职业需求量*竞争能力*竞争系数*随机性。

择业动机公式表明,对择业者来讲,某项职业的效价越高,获取该项职业的可能性越大,择业者选择该项职业的意向或者倾向越大;反之,某项职业对择业者而言其效价越低,获得此项职业的可能性越小,择业者选择这项职业的倾向也就越小。

理论意义

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可以帮助求职者权衡各种动机的轻重缓急,反复比较利弊得失,评定其社会价值。帮助求职者确定主导择业动机,使之顺利地导向行为,这是职业指导咨询及职业指导教育的重要内容。

择业动机斗争与职业目标冲突在实际生活中,职业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处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因此,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存在几种不同的择业动机,甚至是彼此冲突的动机,构成择业动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那种最强烈而稳定的择业动机称为优势择业动机或主导择业动机。一个人准备职业、选择与确定职业的过程都是由主导动机所支配的。各种择业动机之间存在矛盾。在职业定向过程中,是选择待遇高的职业,还是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业,只有通过动机斗争才能过渡到行为。

择业者的职业价值观

择业动机和职业目标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在简单情况下,二者常常是一致的。可能是奋斗的职业目标。在更多的情况下,择业动机和职业目标又是不一致的。同一择业动机,可以做出多种职业选择。职业目标是由择业动机产生的。在行为面前有目标吸引,在行为背后有动机驱策,因而使择业行为获得了极大的推动力。在职业目标之间也常存在矛盾和斗争,不及时解决职业目标冲突,往往会导致心理冲突。正确选择职业目标是解决冲突的途径。职业目标的矛盾引起心理冲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双趋式冲突。当一个人面临两个具有相同吸引力的职.业目标,但只能选择一个,又不知如何选择时,就出现了双趋式冲突。职业定向不确定,无兴趣中心的人,尤其容易发生这种现象。

在职业面前应做出何种选择必然会发生心理冲突。解决求职者职业目标冲突,首先要以树立正确的择业动机为基础。择业动机斗争常常是使人在不同职业目标之间游离的原因。其次,要帮助求职者,面对现实权衡利弊,分析自知识状况、能力水平、身体素质、目标远近以及其它主客观原因。不能好高骛远,要从实际出发考虑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是否合乎实际。择业动机对人的择业行为概括地说有三种功能:一是始发功能。它能引发一个人产生某种择业行为。二是指向与选择功能。它使人的择业行为沿着特定的方向发展。三是强化和保持功能。良好的择业行为结果会使动机得到加强,不好的择业行为结果会使这种行为动机受到削弱以至不再出现。择业动机对择业行为的作用程度取决于动机的强度。但并不是动机越强烈择业行为效果就越好。

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发现动机水平过低,主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去从事应该进行的活动。当动机水平过高时,由于主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正常的认识和思维受到干扰,进而使行为效果受到影响。只有保持中等的动机水平,行为的有效性才最高。这时主体既得到了足够的行为动力,又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灵活的思维,使行为效果达到最佳。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动机水平和行为效果的关系与活动的复杂程度有关。简单的活动常因动机水平的增强而提高行为效果,复杂的活动则随动机水平的增强而降低行为效果。个体择业动机的强度除了受个体职业需要的强度和动机性质影响外,还受行为目标的影响。动机引导行为指向目标,随着目标的实现,这种动机在动机结构中的强度就会不断减弱,其它动机就会不断加强,并逐渐成为左右人行为的主导动机。

职业需要有不同的层次,择业动机也有不同的水平,进而决定选择何种职业。一个为生理性职业需要所控制的人,他的择业动机是获得满足生理需要的物质。在职业选择上必然把待遇的高低作为选择职业的标准。生理需要一旦满足,择业动机会随之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职业的再选择。各种不同水平的择业动机有各自不同的职业标准,认为只有同高尚的社会性职业需要相联系的高尚的社会性择业动机,才能推动人去选择那些最能实现自己价值的职业,从而找到最能发挥自己潜能的位置。择业动机还决定着一个人实现职业目标的方式和途径。选择什么方式和途径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是由择业动机的性质所决定的。决定实现个体职业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要对各种可能的方法途径进行比较,既要考虑主观必要性、又要考虑客观可能性;既要考虑最好效应的有效原则,又要考虑符合社会道德、法律规范,有计划地实现职业理想和目标。

实践运用

佛隆(VictorH.Vroom)通过对个体择业行为的研究认为,个体行为动机的强度取决于效价的大小和期望值的高低,动机强度与效价及期望值成正比。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谈择业

按前述F=V·E公式观点:

择业动机=f{职业效价·职业概率}

第一步,确定择业动机。择业动机用公式表示为:

择业动机一职业效价×职业概率

式中,择业动机表明择业者对目标职业的追求程度,或者对某项职业选择意向的大小。职业效价是指择业者对某项职业价值的评价。职业效价取决于:(1)择业者的职业价值观;(2)择业者对某项具体职业要素,如兴趣、劳动条件、工资、职业声望等的评估,即:职业效价===职业价值观×职业要素评估。职业概率是指择业者获得某项职业可能性的大小。职业概率的大小通常取决定四个因索:(1)某项职业的社会需求量。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职业概率同职业需求量呈正相关。(2)择业者的竞争能力,即择业者自身工作能力和求职就业能力。竞争力越强,获得职业的可能性越大。(3)竞争系数,是指谋求同一种职业的劳动者人数的多少。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竞争系数越大,职业概率越小。(4)其他随机因素。因此,职业概率一职业需求量×竞争能力×竞争系数×随机性

择业动机公式表明,对择业者来说,某项职业的效价越高,获取该项职业的可能性越大,那么,择业者选择该项职业的意向或者倾向越大;反之,某项职业对择业者而言其效价越低,获取此项职业的可能性越小,择业者选择这项职业的倾向也就越小。

第二步,比较择业动机,确定选择的职业。

业者对其视野内的几种目标职业进行了价值评估和获取该项职业可能性的评价,在测定几种职业的择业动机上,应进行横向择业动机比较。

为加深对择业动机理论的理解,假设一个择业案例。在劳动者莱恩面前,有A与B两项职业,他对两项职业的效价和职业概率做了如表2—2所示的评估。可能性进行了评估,究竟选择唧页职业呢?对于莱恩来说,B项职、效价为60,高于A项职业(S0),获取A职业的可能性大(职业概率0.8),而欲谋取B项职业难度吵,需要付出较艰辛的努力(职业概率0.5)。经过计算,得出:

A职业择业动机=效价(A)·耻概率(A)即40—50×0.8;

B职业择业动机=效价(B)·职k概率(B)即30—60×0.5。

经过权衡,结果入职业掸业动t(40)大于B职业择业动机(30),于是,莱恩倾向于选择职业A。

参考资料

1、http://upcpa4.bokee.com/6729977.html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