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体制内生成
体制内生成,又称自上而下生成,是为了满足政府机构改革的需求、由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组建的方式。通常,这种生成方式的行业协会需要接受政府的授权和委托,并承担部分行业管理的职能。最典型的协会有轻工协会、纺织协会等。
在20世纪,体制内生成是我国行业协会生成的主要方式,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建立,体制内生成的方式将越来越少,并随着政会关系的明晰和优化而逐渐实现“去行政化”,祛除政府的“胎记”。
体制内生成与体制内外结合生成
体制内生成使得行业协会先期具有较强的行政合法性和较充分的政府资源,但也容易导致组织行政化、官僚化倾向,并易于异化为“二政府”,也常称为官办行业协会。
体制内外结合生成,是介于体制内和体制外生成方式之间而生成的行业协会,又称为生成的中间模式。通常,体制内外结合型的行业协会,既受到政府的直接倡导和大力培育,又需要市场各类相关经济主体的自愿加入。通过体制内外结合产生的行业协会往往也是最完美的合法性结构,行业协会几乎是同时取得行政的、社会的和法律的合法性。并且,这种行业协会由于能够有效获取体制内外的双重资源,具有较好的政会关系和会企关系。这类行业协会在建立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促进产业发展和维护会员经济利益过程中,通常能够发挥较为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