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人格激励

什么是人格激励

在社会学中,人格是指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在哲学里,人格是指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即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个体。在心理学中,不同的学者由于研究侧重点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对人格所下的定义也各不相同,黄希庭先生综合各家的定义后,指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不同的学科领域,给出的“人格”定义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人具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因此人格就具有两种层面上的含义,机体层面和社会层面。在此,人格就取社会学和心理学上的两个定义的总和。人格是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是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即通过各种客观因素的刺激,引发和增强人的行为的内驱力,使人达到一种兴奋状态,从而把外部的刺激内化为个人自觉的行动。从狭义上讲,激励是在组织环境中激发、指导和维持行为的过程和所运用的手段。应该说激励理论已经较为完善,各种激励理论中也已零散涉及到关于人格的激励的各个方面,但“人格激励”仍属较新的概念。刘晴辉指出:“人格激励是根据影响企业家人格的变量,对企业家进行基本的人格训练,或称之为人格塑造”。此概念只注重指出了对企业家的人格激励,且把人格激励与人格塑造混淆。刘红凛等指出人格激励是以“尊重人、相信人、启发教育人,以被激励者为主体”的激励机制。它通过被激励者思想信念的自觉改变来使其自觉地改善自身的行为。综合以观点,人格激励是指基于人格的一种激励方式,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激励者以身作则,以高尚的人格对被激励者产生激励作用,从而使被激励者在心理和行为上提升一个高度。

二是指针对被激励者人格的一种激励方式,这可以从人格定义中寻找维度,制定一个以被激励者为主体的可以操作的人格激励模式。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人格激励的必要性

1.人格本身的重要性以及人格与工作绩效的相关

首先,人格本身的重要性。这主要从人格的内涵和外延可以看出:从内涵的角度看,人格主要是指人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个性特点和进取精神等,并由此产生了人格的大五模型和大七模型。人格的外延则是指,因其重要的人格特征结构而产生的个人形象,以及对周围人的影响力等。古代没有“人格”这个词,但有“人性”、“人品”、“品格”的概念。孔子提出 “其身正,不令则行,身不正,虽令不行”,而孟子提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不仅指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完善人格。而英文中的“personality”则来源于“persona”,是面具的意思,是两种含义:内与外。即人格是“蕴蓄其中,形诸于外”,是行为的支柱和基础。宋登科指出:完美的人格是最好的教育。现在的各种对人格本身的评论如: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人脑海中智慧的释放不仅需要组织的物质动力,更需要来自他人和群体的精神感召与激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等等都是对人格本身重要性的注解。

其次,人格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温志毅以企业管理人员为样本得出:不同绩效水平人群的人格特征在总体上存在差异,为个人因素影响工作绩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并指出:不同的人格因素分别是不同的绩效成分的有效预测指标,且认为多数人格因素与工作绩效之间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同一个人格因素在不同绩效水平的人群中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人格因素在预测工作绩效时,存在一个有效的范围,并非越高越好或越低越好。同时,Stewar研究发现:在团队中,“外向”特征与团队绩效呈倒“U”关系,即团队中外向者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团队绩效,当团队中有 20%–40%的人性格外向时,团队绩效最好。因为,外向者往往具有支配欲望,这类人越多,冲突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而外向者缺乏时,团队中难以出现领导角色,导致团队绩效降低。Barrick等对51个工作团队的研究发现:团队成员在“责任意识”、“宜人性”、“外向”、“情绪稳定性”上的平均得分可以预测上级对团队绩效的评定;而“外向”和“情绪稳定性”通过以团队凝聚力为中介,可以预测上级对团队活力的评定。同时我们应看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人格因素对不同的绩效成份的有效度是不一样的。工作绩效对人格的发展也是一个促进因素,不容忽视。因此要重视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互相促进。

2.结合人格才能更体现激励方法的有效性

激励是最有效提高人力资源价值的途径。为了极大地激发工作热情,各种激励方法应运而生,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特定的激励方法对不同人的效果不同,即使这些人所处的环境相同、所获得的机会相同、甚至个人能力相同,但是激励方法对人们的激励作用有强弱之分。事实上,人具有特殊性,要想用相同的方法来激励不同的人,这会降低激励方法的作用,甚至会出现反作用,既然区别使用激励方法是必要的,那如何区别使用,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人的个性是非常明显的,而且这种个性在时间上有延续性,在不同环境下有一致性,而这些个性就是决定人对激励方法反映情况的根本原因。因此,激励理论就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如果能充分地了解人格,针对性地使用激励方法,那将会最大程度地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在此,理论和实践虽然做得还远远不够,但都开始注意到了这一点。如《考虑人格因素选用激励方法》中指出:首先,可以根据岗位,找到与岗位相适应的人格类型,针对该类人格制定激励政策,可以起到最大的激励作用;其次,在实施激励政策时,可以预测对不同人格类型者的激励作用,预先了解政策的实用性;最后,可以综合考虑,根据企业的条件和人员情况,制定能兼顾大多数人又有效激发特定人员的激励机制。可见只有结合人格才能更体现激励方法的有效性。但如何结合人格制定真正有效的人格激励理论和机制还需进一步的探讨。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由于意识到人格本身的重要性以及人格与工作绩效等的相关后,各种人格测验在招聘人才的选拔中被广泛使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人格并不是静止的变量。只有对招聘进的员工进行人格激励,才能形成人与组织的更好互动,尤其是当今社会人格激励更为迫切。

3.当前社会及组织中的实际情形

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随着发生悄悄的变化,功利主义、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甚至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等等的现象层出不穷。在组织中,不乏发生领导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的发生,如:中国南德集团的牟其中、红塔集团的褚时建、韩国大宇集团的金宇中,还有2002年初以来震惊世界的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案、世界通讯公司的破产案等等。所有这些事件的发生,究其深层次的原因,都在于人格问题,卑鄙的人格做不出本质上高尚的行为。企业家的道德人格直接反映了企业家的整体素质,关系到企业成长与社会发展,而且也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在提倡建立和谐社会的情况下,面对这样一种情况,人格激励势在必行也是必须的。人格不仅仅关系到工作绩效,经研究发现人格与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等也存在相关。进而言之,人格激励将关系到社会风气和组织文化。而这对组织来说又将进一步关系工作绩效。因此,只有进行人格激励,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整个社会道德风尚,建设企业伦理,完善企业文化,构建现代管理逻辑,并最终促进提高社会、企业或组织的完善和发展。

人格激励的可能性

1.人格是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结果——人格的可塑性

一个人的人格必定有两个基础,一是遗传生物基础,一是环境基础。性别、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体形等因素是由遗传决定的。没有与生俱来的生物性个体(包括他的生理器官和系统),人格便无从产生。环境基础是个体所处的外部世界,凡能引起行为的各种事物和情境都包括在内。没有环境基础,人格也不能产生。人格是遗传与环境的交互相互作用的结果。这说明人格是稳定的,但并不是说是一成不变的,人格具有可塑性。通过环境的改善达到人格的改善和提高,而且环境在人格塑造的行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卡特尔就认为:“特质并非来自遗传和环境,而是两者复杂的交互作用,并和成熟因素有关,而学习的结果并入发展中的人格结构,这种结构又会影响将来的学习过程。”且人格发展的动力中,实践、自控的动力甚为重要。人格结构是复杂的。即使是同一个人,不仅与昨天之我不一样,而且就是今日之我,也不会是一种色调、一种见解、一个形态,而是一个“杂多统一”的混合体、一个“特殊”的个体。可见,人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可塑性。人格激励正是以这一点为前提,且这一点为人格激励提供可能性。

2.人格结构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可以给人格激励提供维度的参考

人格结构理论是人格心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重要的地位。人格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方面的研究,都是以人格结构理论为基础,不管这种结构是以特质论还是以人格类型的划分。奥尔伯特的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卡特尔的16种特质(表面物质、根源特质、动力特质)、艾森克的三个基本维度(内外性、神经质、精神质)等对特质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特质因素究竟有哪些?现在西方比较流行且认同度较高的特质即是“大五”:外向性、愉悦性、公正严谨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而对于中国的特质因素,王登峰指出是:外向性、善良、人际关系、处世态度、行事风格、情绪稳定性、智慧。约翰·霍兰德根据人格与相适应的人格相匹配,把人格划分为:实际型、调研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还有人认为可以划分为:应该自我、理想自我、现实自我等等。所有这些特质、维度及类型的划分都可以为人格激励的具体操作提供维度的参考。

其次是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指出,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面临两类因素:与工作外部条件及心理环境有关的保健因素;与工作内在特征及挑战性有关的激励因素。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是不同的,原口俊道(1990年)在东亚地区开展的双因素论的实证比较研究就证明了这一点。而且,不同个人的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也是不同的。究竟怎样不同?差别又在哪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提供一种以格结构理论为基础的激励保健因素分析。在这方面的研究就会成为人格激励理论的基石。

3.人格激励相关的研究回顾

在激励研究中,大多数学者从外部分析激励,直到发现外部激励不足以说明激励效果后,他们开始意识到个人差异对激励的影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就对这种现象作了自己的一些解释,并在一定程度上与人格挂钩,如不同需要水平层次的人对相同的激励反应不同,内向与外向的人对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认同有很大差异等。对此,有人就提出是否能用人格理论来解释这种存在的差异。现在已形成各种成熟的激励学派,但把人格与激励联系起来的仍属很少。大多数也只是讨论了人格对激励的影响。对此,宋联可在总结资料的基础上在《考虑人格因素选用激励方法》、《不同人格对按需要层次划分的激励方法偏好》,提出了自己具有创意的想法,并指出以人格为基础制定激励方法。可见宋联可对此作了很多的工作,但也只是论及到不同人格对激励方法有一定的偏好,没有指出我们怎样根据这种偏好制定人格激励的方法和模式。这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探索实践。现在真正提到人格激励概念的少之又少,且多数在思想政治领域。在管理领域,刘晴辉在《人格激励:解决企业领导长期激励问题的根本手段》中提出了企业领导的人格激励的可操作方式,但对企业职工如何去做仍须探讨。虽然这些研究存在不足,但无可厚非为人格激励理论的形成及其技术体系的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