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历/黄瑞纶
1903年3月20日 出生于河北省任邱县。
1923年 毕业于金陵大学附属中学。
1928年 毕业于金陵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1928—1930年 金陵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助教。
1930—1933年 美国康奈尔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1936—1937年浙江大学教授兼农艺学系主任。
1938—1944年 广西农事试验场技正兼农业化学系主任。
1944—1946年 广西大学理工学院教授兼化学系主任。
1946—1949年 北京大学教授兼农业化学系主任。
1949—1975年 北京农业大学一级教授兼农业化学系主任。
1975年1月13日在北京逝世。
生平概况/黄瑞纶
黄瑞纶,字子荣,1903年3月20日出生于河北省任丘县。1923年夏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附属中学,因成绩优良,升入金陵大学预科和理学院化学系。他学习勤奋,善于思考,对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尤感兴趣。1928年夏毕业时,因品学兼优,荣获“斐陶斐”金钥匙奖,并留化学系任助教。
1930年8月入美国康奈尔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攻读农业化学和有机分析化学,对杀虫、杀菌药剂的研究最感兴趣。当时使用有机汞杀菌剂已很普遍,但作物上残留的微量汞很难准确测定,一直引起科学界的关注。黄瑞纶在导师的指导下,悉心研究,设计了一套分离蒸馏仪器和分析方法,完成的学位论文《作物中微量有机汞测定的研究》被评为高水平的学术著作,于193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由于成绩优异,被选为Sigma-Xi荣誉学会会员,并授予金钥匙奖。此后,他以毕生精力从事农用药剂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1933年8月,日寇已侵占中国东北,年方30岁的黄瑞纶,怀着满腔爱国热忱,学成回国,受聘为浙江大学副教授;翌年,兼任该校农学院农业植物学系主
任。1936年升任教授,兼农艺学系主任。他先后主讲有机化学、农业化学、农业分析化学和农业化学专题讨论等课程。当时,农业化学课程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土壤化学、植物营养化学、农产品化学、食物与营养化学、农用药剂学等等,几乎包括了农业科学领域中所有化学问题,要讲好内容如此广泛的课程是很不容易的。黄瑞纶凭借深厚的功底,渊博的学识,加之他重视备课,精选教材内容,讲课时旁征博引,内容新颖丰富,深得学生爱戴。
1937年冬,日寇侵犯杭州。黄瑞纶应广西农事试验场之聘,举家辗转到柳州沙塘,就任该场技正兼农业化学系主任。他在极其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团结同事,因陋就简地创造了必要的工作条件。如兴建了人力担水的自来水塔及管道,人工研磨样品处理室,以及用木炭炉加热的定氮消煮室等。他自己动手吹制了不少玻璃仪器,逐步建成了大小4个规模、设备大致完备的农业化学和土壤微生物实验室。当时大批著名科学家云集川、桂,广西农事试验场也不断补充发展,成为抗战期间后方规模最大,成绩卓著的农业科学研究和推广机构。
1944年秋冬,日寇侵犯桂北。桂林、柳州相继失守。黄瑞纶随广西农事试验场历尽艰难,迁到黔南山区的榕江,在行程中遇山洪暴发,损失惨重,已无法继续进行科研工作。同年12月,他应聘任广西大学理工学院教授,兼任化学系主任。
抗日战争胜利后,黄瑞纶应北京大学农学院俞大绂院长之聘,于1946年任该校教授兼农业化学系主任。1949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北大学农学院等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黄瑞纶受聘为一级教授,兼任土壤农业化学系副主任、主任等职。
1975年1月13日,因患食道癌,在北京逝世。
黄瑞纶长期任中国化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 《植物保护学报》副主编,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杀虫剂化学/黄瑞纶
雷公藤
1936年,黄瑞纶在浙江大学任教期间,于从事教学和系务工作之余,同时进行了多项研究工作,特别致力于国产植物性杀虫药剂的研究。因为当时所用的无机杀虫药剂如砷、氟等化合物,杀虫效力虽强,但有剧毒,对人畜危害较大,加之这些杀虫剂需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对以触杀为主的植物杀虫药剂如除虫菊和烟草等,国内使用较广,研究人员也较多,但对江浙一带盛产的雷公藤.则研究极少。雷公藤根皮是当地菜农应用最广的杀虫剂。前人曾从根皮中分离得一种红色色素“雷公藤红”和一种多元醇“半乳糖醇”。经黄瑞纶深入研究,于1936年春指出,“半乳糖醇”毫无杀虫力,“雷公藤红”的杀虫效力也极差。经过他反复分离和试验所得到的一种白色生物碱,对玉米螟、菜青虫、猿叶虫等具有强烈的胃毒作用,而对高等植物和动物则是安全的。这种生物碱是黄瑞纶首次发现的,并定名为“雷公藤碱”,同时指出,这种碱不是单一的化合物,有待进一步分离纯化和测定其分子式。由此可见,他具有极为严谨的科学的治学态度。文章发表后,引起国内外有关学者的重视;国外学术界也认为雷公藤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的植物性杀虫药剂。直到50年代,经伯罗萨等用色层分析法分析证明,雷公藤碱是5种类似的植物碱的混合物。
豆薯
1938年,应聘广西农事试验场。在沙塘的几年间,黄瑞纶在科研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他用中英文发表了20多篇科研论文,涉及土壤养分的研究、植物品质的研究以及有毒物的研究,尤以对植物性杀虫剂毒鱼藤和豆薯种子中杀虫有效成分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毒鱼藤是有毒鱼作用的一类藤本植物的统称。广西农事试验场栽培的有两种,一为当地早已引种的厚果鸡血藤,俗称毒鱼藤,另一为黄瑞纶于1939年秋从越南引进的毛鱼藤。毒鱼藤的根皮或种子中含有的杀虫有效成分是鱼藤酮和拟鱼藤酮。鱼藤酮原译音为“老的农”,黄瑞纶鉴于南洋(今东南亚)一带称之为“rohton”,汉语为鱼藤之意,此化合物具有酮基,故正译为鱼藤酮,拟鱼藤酮中最主要的是“Deguelin”,因“Deguilia”是Derris属新改的属名,故译为鱼藤素。这些由黄瑞纶定正的译名一直得到国内公认。前人曾谓厚果鸡血藤根的毒素高于毛鱼藤根,经黄瑞纶详细研究,否定了此说。确认厚果鸡血藤根所含杀虫有效成分极低,种子中的有效成分虽较高,但远不及毛鱼藤种子,且结实很少,无栽培的经济价值。毛鱼藤引种于沙塘后,经他选育繁殖,至1944年夏已得6000多株,并逐年分析其杀虫有效成分,证实藤根成分稳定,含乙醚浸出物约14%,鱼藤酮6.5%、品质高于各国对藤根进出口规定的标准,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杀虫药用植物。该工作在中国实属首创,毛鱼藤迄今仍在两广种植。
在这一时期,黄瑞纶的另一重要贡献是首次发现豆薯种子中所含的杀虫有效成分是鱼藤酮类化合物。豆薯是中国华南和西南一带普遍栽培的食用块根作物,其种子有杀虫作用,但未见有化学研究方面的报道。黄瑞纶悉心研究采自湖南、福建、广西、贵州各地的12种豆薯种子,确定其所含杀虫成分为鱼藤酮类化合物。豆薯种子含油脂高达30%左右,难以用普通的分离方法提??鱼藤酮结晶,他利用脂肪类物质易溶于石油醚而鱼藤酮的溶解度很小这一特点,先用石油醚浸提豆薯种子粉,除去大部分油脂,然后进行复杂的分离,终于成功地获得了纯鱼藤酮的结晶。根据这一原理,他还反复研究改进了测定豆薯种子中杀虫有效成分含量的简便比色法。他在探索豆薯种子成熟过程中杀虫有效成分含量的动态时,发现种子在成熟前一个月时达到最高峰,这时也为其块根脆嫩可食之际。这一发现具有实际经济效益。
农药专业/黄瑞纶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黄瑞纶考虑到中国农药工业基础薄弱,加工和应用技术无人研究,而新兴的农药厂、研究单位、高等院校亟需农药专业人员,为国家培养农药专门人材是他的最大心愿。北京农业大学成立后,报考农业化学系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为了明确对这些学生的培养方向,1952年经农业部和教育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药专业。黄瑞纶亲临教学第一线,认真备课,并编写《杀虫药剂学》,于1956年出版。这本书是中国农药科学领域第一部较有影响的专著,不仅给农药专业的教学提供了基本教材,而且对科研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正如他在该书“序”中所写:“我在解放以后就想写一本关于杀虫剂的书,但是始终不敢下笔,两年以来,因为教学上的需要,中国杀虫药剂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朋友们对我的鼓励,大大地增加了我的勇气,整理了手边的材料,写成了这本书”。在这部专著中,他介绍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尤其是1956年以前用于防治植物、家畜及卫生害虫的药剂和辅助剂,对其生产、加工过程、使用方法、理化性质以及毒理等都有详尽的论述,并对中国农药资源和开发成就作了扼要介绍。随着中国农药科学研究和农药生产的不断发展,他随时阅览和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即使在处境极为困难的“文化大革命”后期也从未中断。他不止一次地谈到准备重写一本新的《农用药剂学》计划,但终因患重病,未及实现,就与世长辞了。此外,1959年,他还与赵善欢、方中达合著《植物化学保护》一书。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植物化学保护方面具有权威性的教材。
1956年,农药专业曾被认为培养目标不明确而停办,但黄瑞纶始终确信这个专业是需要的,多次为之奔走呼吁。1959年恢复农药专业,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又中断,直到1980年农药专业恢复招生,不久成立了农药研究室,1989年发展为农业应用化学研究所。
灭蚕蝇/黄瑞纶
柞蚕饰腹寄蝇
1981年5月8日,《人民日报》公布了中国“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国家发明奖获奖项目及人员名单。防治柞蚕饰腹寄蝇的有效药剂——“灭蚕蝇1号”和“灭蚕蝇3号”获二等奖。这是对黄瑞纶组织领导有关同志团结协作,克服困难,为中国柞蚕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作出贡献的表彰。
柞蚕是中国的特产,柞蚕丝绸又是中国重要传统外贸物资。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辽宁省产量占全国60%以上。由于柞蚕寄生蝇为害,到60年代初损失65%左右,灾情严重地区损失高达100%,并蔓延到整个东北。大批蚕农被迫停止放养,严重影响外贸出口。国外贸易公司纷纷来电来函,要求继续供货,国内丝纺厂也因原料不足,处于半停工状态。当务这急是尽快研究出防治柞蚕寄生蝇的有效方法。1962年,黄瑞纶得知上述情况,立即组织陈万义合成和筛选对双翅目有高度选择性并对蚕体有渗透作用的药剂;派韩熹莱去辽宁进行现场试验研究。1963年初,由农业部主持在北京饭店召开了防治柞蚕寄生蝇研究的协作会,黄瑞纶负责领导化学防治组。
柞蚕饰腹寄蝇,是寄蝇科饰腹寄蝇属的新种,主要寄主虽为柞蚕,也是天幕毛虫、舞毒蛾等害虫的天敌。对这一新种寄蝇的防治,过去研究甚少,缺乏可供借鉴的资料和经验,在防治策略上必须重新全面考虑。理想办法是:既要杀除这一新种寄蝇寄生在柞蚕体内的幼虫,消除其对柞蚕的危害,又不要损害它作为天敌昆虫控制林业害虫作用。在黄瑞纶领导的化学防治小组的努力下,反复试验,仅2年时间,就研制出有效药剂灭蚕蝇1号,采用喷叶添食方法杀死寄蝇。1964—1966年北京农业大学师生在辽宁省蚕业研究所大力配合下,又研制成功灭蚕蝇3号。这一新药剂有更强的渗透性和选择毒力,巧妙利用养蚕过程中的“剪移”步骤,在柞蚕集中时期,以0.05%药液浸蚕10秒钟,药效可稳定保持95%以上,而且不需喷雾器械,施药方法简便,省工省药。试验证明,灭蚕蝇3号对当代及子代的蚕蛹、茧、卵、丝质等均无不良影响,因而很快在蚕农中普遍推广,被誉为“神药”。由于解除了柞蚕饰腹寄蝇的危害,柞蚕生产迅速恢复并得到发展,到1966年蚕茧产量已达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直至今日灭蚕蝇3号仍然是柞蚕业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之一。利用选择性杀虫剂防治益虫体内寄生的害虫,在此以前国内外均无报道。此后,该方法在桑蚕上也得到了推广。
黄瑞纶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在日寇侵华炮火纷飞的年代,坚持科学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更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农药化学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上,多次解决了农药植保领域中的重大难题,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1975年1月13日,食道癌夺去了黄瑞纶的宝贵生命,但他未竟的事业今天已经发展壮大。他亲手创建的农药专业,现在发展成为农业应用化学系和研究所。1989年12月28日举行了农业应用化学研究所成立大会,主席台上悬挂着“育人摇篮,科研基地”8个大字,参加会议的同志深深地缅怀黄瑞纶老师。正是他的崇高品德,奉献精神,广博学识,谆谆教导,激励着学生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地耕耘着,继续为发展中国的农药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