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马丁纽斯·韦尔特曼
马丁纽斯·韦尔特曼荷兰理论物理学家,密歇根大学退休教授。他和特胡夫特因在量子规范场论的重整化上的工作而获得了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成果介绍/马丁纽斯·韦尔特曼
夸克和轻子-内部结构模型图物理学家用标准模型描述粒子物理的结构。在标准模型中,夸克和轻子是物质的最小成分。它们划分为三个“家庭”,如图中的树枝所示。第一个家庭中的夸克用u和d表示,相应的轻子是电子-中微子ve和电子e-。例如,一个质子由2个u夸克和一个d夸克组成。 在标准模型中电磁作用和弱作用统一起来,称为电弱相互作用。电弱相互作用在自然界中扮演这极其重要的角色。假若没有电磁作用就不会有原子,假若没有弱作用,太阳就不会发光。电磁作用使电子保持在原子核外的轨道上,在太阳内部“燃烧炉”中,弱作用把质子转化成中子,并进一步将它们“烧结”成氦核。 此费曼图以符号的方法描述了太阳内部发生的事情。质子中的一个u夸克变成一个d夸克,从而质子转变成中子。 韦尔特曼和他的学生霍尔特的研究涉及量子物理学的复杂领域,他们的计算理论使粒子物理有了更牢固的数学基础,尤其是可以用他们的理论来更精确计算物理量。他们证明弱相互作用也能和电磁相互作用一样地进行精确计算,也可以接受实验的精确检验。 从那时起,人们不断用他们的理论方法对电弱统一理论进行精确计算,做了大量预言。同行的物理学家还表示,韦尔特曼和霍夫特所取得的成就开通了设计新一代“量子计算机”的道路,这种计算机可以完成现代计算机耗时几千年才能完成的工作。
著作/马丁纽斯·韦尔特曼
《神奇的粒子世界》内容简介:20世纪见证了物理学无与伦比的进步。如果说,前半叶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所主导,那么毋庸置疑,后半叶的明星就是粒子物理学。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生活的世界乃至整个宇宙都是由这些粒子及其所遵从的规律决定的。《神奇的粒子世界》是国际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马丁纽斯•韦尔特曼的科普代表作,作者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描述了粒子物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那些优秀的物理学家们工作和生活的趣事,带我们走入奇妙的粒子物理世界,也让我们距离神奇宇宙的最终谜底更近一步。
马丁纽斯·韦尔特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