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所有普通股指数
| 世界主要股价指数
|
| 标准·普尔股票价格指数
|
| 标准普尔500指数
|
| 标准普尔全球1200指数
|
| 标准普尔100指数
|
| 标准普尔QDII系列指数
|
|
|
| 道琼斯指数
|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
| 道琼斯股价指数
|
| 道琼斯全球指数
|
| 道琼斯全市场指数
|
| 道琼斯STOXX指数
|
| 道琼斯全球顶尖指数
|
| 道琼斯新兴市场指数
|
| 道琼斯行业顶尖指数
|
|
|
| 道琼斯中国指数系列
|
| 道琼斯中国88指数
|
| 道琼斯第一财经中国600指数
|
道琼斯第一财经 中国600行业领先指数
|
|
|
| 恒生指数
|
| 恒生50中型股指数
|
| 恒生100指数
|
| 恒生红筹股指数
|
|
|
| 沪深300指数
|
|
|
| 上证指数
|
| 上证综合指数
|
| 上证180指数
|
| 上证50指数
|
| 上证30指数
|
| 上证红利指数
|
| 上证红利全收益指数
|
| 上证50全收益指数
|
| 上证180全收益指数
|
| 上证A股指数
|
| 上证B股指数
|
| 上证公司治理指数
|
| 新上证综指
|
|
|
| 深证指数
|
| 深圳综合股票指数
|
| 深证成份指数
|
| 深证成份A股指数
|
| 深证成份B股指数
|
| 深证100指数
|
| 深证中小板指数
|
| 深证A股指数
|
| 深证B股指数
|
| 深证新指数
|
| 深证100价格指数
|
| 深证行业分类指数
|
|
|
| 日经指数
|
| 日经225指数
|
| 日经500指数
|
| 东证股票价格指数
|
|
|
| 伦敦金融时报指数
|
| 金融时报30工业指数
|
| 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
|
|
|
| 罗素指数
|
| 罗素2000指数
|
|
|
| 摩根士丹利指数
|
| 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指数
|
| MSCI国家指数
|
| MSCI中国A股指数
|
|
|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
| 纳斯达克中国指数
|
|
|
台湾证券交易所 发行量加权股价指数
|
| 台湾发达指数
|
| 台湾高股息指数
|
| 台湾50指数
|
| 台湾中型100指数
|
| 台湾资讯科技指数
|
|
|
| 富时股价指数
|
| 新华富时指数
|
| 新华富时A50指数
|
| 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
|
| 新华富时香港指数
|
| 新华富时A200指数
|
| 新华富时风格指数
|
| 新华富时蓝筹价值100指数
|
| 新华富时银河地区指数
|
| 新华富时红利150指数
|
| 新华富时保险投资指数
|
| 新华富时B股指数
|
| 新华富时中国B全指
|
| 新华富时中国B35指数
|
| 新华富时200复合指数
|
| 新华富时全指
|
| 新华富时A400指数
|
| 新华富时A600指数
|
| 新华富时600行业指数
|
| 新华富时小盘股指数
|
|
|
| 中证指数
|
| 中证100指数
|
| 中证200指数
|
| 中证500指数
|
| 中证700指数
|
| 中证800指数
|
| 中证流通指数
|
| 中证南方小康产业指数
|
|
|
| 中信标普指数
|
| 中信标普300指数
|
| 中信标普50指数
|
| 中国IPO指标
|
| 中信标普A股综合指数
|
| 中信标普中国30指数
|
| 中信标普中国风格指数
|
|
|
| 其它重要指数
|
| 香港指数
|
| 香港联交所所有普通股指数
|
| 威尔逊5000指数
|
| 新华指数
|
| 德国DAX指数
|
| 拉斯拜尔指数
|
| 美国证券交易所价值线混合指数
|
| 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
|
| 法国CAC-40指数
|
| 天相280指数
|
|
|
|
所有普通股指数,始创于1989年2月1日,由香港联合交易所推出。该指数是根据所有上市普通股计算的价值量度指数,提供了衡量香港股票市场整体表现的一个极佳指标。凡上市公司均是所有普通股指数的成分股,仅停牌超过一年的公司或在香港挂牌的外国公司例外。
所有普通股指数的基准日为1986年4月2日,其基准日指数为1000点。由于所有成份股指数包含所有上市股票,所以更能反映整个市场的变动。因为不少股价只有很低的成交量,所以其报价未必能真实地反映出它们的市场价值。
自1992年4月2日起,联交所亦编算所有普通股分类指数 (分类指数),不仅向市场人士提供整体市场指标,亦提供分析不同行业的工具。分类指数以1992年1月2日收市时所有普通股指数2333.77点为基日指数。分类指数分为7类,即金融、公用事业、地产、综合企业、工业、酒店及其它。所有普通股指数及分类指数均每分钟计算,并透过联交所实时信息服务向公众发布。
分析所有普通股指数,可对整体股市走势有更全面了解和掌握,因为这指数涵盖了整体大市市值,可弥补恒生指数未能完全反映大市市值之弊。
所有普通股指数的计算方法
所有普通股指数为一种市值加权指数,包含了所有联交所上市的普通股;所有普通股指数是直接受每一成份股之市值比例影响。因此所有普通股指数是紧随着成份股之市值总和变动而变动。所有成份股之市值总和亦会因股本变动,股份加入及删除而调整。
下列为简化后计算所有普通股的方程式:
(现时成份股市值总和/经调整上分钟成份股市值总和)
上分钟指数 = 现时指数
所有普通股指数的成份股组成
所有普通股指数基本上包括了在联交所上市的每一只普通股股份,但下列除外:
1、在海外注册及主要在香港及中国以外开展业务的公司股份。
2、停牌买卖1年以上的股份。
3、非以港元交易的股份。
资料统计:
截止2001年底,所有普通股及分类指数之成份股数目及市值总和分布如下:
|
市值总和 (百万港元) |
比重(%) |
成份股数目
|
| 金融 |
1,142,376 |
29.40 |
52
|
| 公用事业 |
265,601 |
6.84 |
11
|
| 地产 |
576,601 |
14.84 |
97
|
| 综合企业 |
1,435,118 |
36.94 |
236
|
| 工业 |
431,069 |
11.10 |
325
|
| 酒店 |
27,974 |
0.72 |
14
|
| 其它 |
6,363 |
0.16 |
8
|
| 合计 |
3,885,103 |
100.00 |
743
|
所有普通股指数每周走势(1986-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