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预防心理学
预防心理学是心理学次领域之一,其目标在于透过改变环境,降低全民发生心理疾病或困扰。专业发展核心在于初级预防之研究与实务,因此属于“心理卫生初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in mental health)取向。除了与社区心理学有紧密关系之外,并且持续拓展至各相关领域的预防努力。
预防心理学的背景
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领域之重要取向,开启了“现代预防的新纪元”(modern prevention era)。
1963年,美国国会通过“社区心理卫生中心法案”(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enters Act),初级预防被应用在社区心理卫生中心的咨询 与教育方案的相关设计之中。
1965年,社区心理学正式诞生,并影响预防心理学的发展。
1978年,美国卡特总统主政时期直属总统之“心理卫生特别委员会”(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Mental Health)重申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初级预防列入建议联邦政府八项行动方案之一。
预防心理学的作用于发展
预防心理学主要强调在改变(如对抗、中和或抵消等)可能对人们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的环境,以有效减低心理困扰或问题的新个案(new cases)发生率(incidence)。所以,预防心理学不是要去介入已产生(或发展中)心理困扰、问题或疾病的特定个人(如health psychology),相对的要去设法降低整个人口群体的相关风险。虽然在这样长期努力与正向环境改变之下,仍然会有一些人引发相关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但总人口的新发生个案人数将被减少。
方案对象必须是群体(mass-oriented)、团体取向(group-oriented)或系统层次(system level),绝非是个人(individuals)。
方案对象必须是状况良好(well)的大众,而不是已经有心理困扰或问题的人,因为预防介入重点在于环境的相关负面影响。
方案目标必须有理论与实证基础(evidence-based),以期能够提升对象群体的心理健康强度或降低其心理不适的风险概率。
预防方案通常须要设定长期的目标(有时5年、10年或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