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雷德·霍夫曼

雷德·霍夫曼的简介

雷德·霍夫曼,1967年8月5日出生。LinkedIn联合创始人,曾经担任过PayPal高级副总裁。是硅谷最有名的天使投资者之一,曾经投资过60多家创业公司,包括Facebook和 Digg。

雷德·霍夫曼被誉为硅谷“人脉之王”。虽然其貌不扬,但对于很多硅谷创业者来说,他是殿堂级人物。如果只从外形上看,他也算得上是 “重量级”。硅谷的同行评价他说,此人腰围粗犷,头发常常很蓬乱,即便以硅谷的标准来看,他的衣着也上不了台面。

外人似乎很难把霍夫曼这样一个肥胖、一脸和气的家伙和那些西装革履、满目精明的风险投资家挂上钩,但霍夫曼的确做到了专业投资者所达不到的境界。这位看上去有点不修边幅、已过不惑之年的斯坦福人,已经成就了近年来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几家网络公司——不论是2002年他创办的LinkedIn,还是后来投资的社交游戏开发商Zynga以及Facebook。

雷德 · 霍夫曼最早投资了Facebook,十年间升值2万倍,过去十年,他总共投资了 140 家初创公司,包括 Facebook、Groupon、Zynga、Airbnb、Flickr、Digg 等。如今他是全美顶尖风投 Greylock Partner 的合伙人,并身兼硅谷社交新宠 Shopkick、Wrapp 以及 Edmodo 等 8 家公司的董事。你会发现,雷德 · 霍夫曼似乎已经成了你在硅谷创业必须见的人,他俨然已经成为了硅谷“最有权势的人”。

霍夫曼是 Facebook 最早的天使投资人,也是全球第三大社交网络 LinkedIn 的创始人。

” 在硅谷如果你想创业,霍夫曼是第一个你应该找的人。 ”

人物经历

童年沉迷于游戏 12岁挣得第一笔工资

霍夫曼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大,童年时代的霍夫曼沉迷于电子游戏。他在伯克利长大,尽管才智超群智力过人,但中学时在学校里的成绩通常是B或C。他的父亲威廉姆 ·霍夫曼(William Hoffman)是一名房地产律师,在回忆霍夫曼的童年时表示,他的儿子经常表现出惊人的专注力。比如,他5岁时喜欢在睡前听父亲讲《指环王》里的故事,而每次听完都觉得不够过瘾,在父亲还没有讲述时就自己继续往前读,父亲每次翻开书,都看到书签已经放到后面的书页里了。

12岁那年,霍夫曼不经意地走进了1978年开发的角色扮演游戏RuneQuest的游戏制作商Chaosium的办公室,它将一本用红笔标注自己建议的手册扔进一位游戏开发者手中。那周一开始霍夫曼就开始为那家游戏开发商工作,几周之后,他赚到127美元,这是他生平第一次领导的工资。

霍夫曼回忆到:“这件事使我父亲对我所做的事情转变了想法,他意识到我能以此为生,靠这项技术赚钱生活。”

霍夫曼依然沉醉于对游戏的迷恋中,他对多人游戏机制和社交体系的聚合方式颇为感兴趣。一直萦绕在他心头的一个问题是:是什么将人们聚合在一起?

从斯坦福到牛津 洞悉社交媒体前景

1985年霍夫曼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主修符号系统学,研究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他很快结识了PayPal的创始人彼得 ·泰尔(Peter Thiel)。泰尔是一位自由主义者,经常将霍夫曼描述成在政治光谱中和他处于对立面的社会主义者,总是对于创建社会团体感兴趣。两人成为亲密的朋友,经常长时间在一起探讨政治、经济和哲学。

1990年霍夫曼作为马歇尔学者前往牛津大学攻读哲学硕士学位。此时他似乎致力于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我的理想是作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他的研究课题是探索人类思想实验的局限性。但到冬季学期里,霍夫曼意识到作为教授的学者生涯在诸多方面都会受限,他的理想抱负很难得以施展。

又一次,这还是关于规模的问题。

“当你写一篇学术著述,只有很少的人会理解它,而且只能发表一次,”“但如果你创建一种惠及普罗大众的服务,你就能直接影响到上百万甚至上亿人。”

创业经历

Paypal第一桶金

在福布斯2012最佳创投人榜单上,39%的人至少雷德·霍夫曼拥有一个斯坦福大学的学位,而1988年和1996年斯坦福创业企业的收入占硅谷总收入的60%。硅谷、斯坦福、创业、风投,已经盘根错节地交织得不可分离。而霍夫曼则将四者融于一身。

最初走出校门,他便进入苹果电脑以及日本富士通做产品管理,其后,他又与人合办了他的第一家公司——SocialNet,一个网上交友、约会网站。

在经营SocialNet的同时,霍夫曼还兼任了当时一家电子货币交易平台运营商PayPal的董事会成员。PayPal的创始人之一彼得·泰尔(Peter Thiel)是霍夫曼的大学同窗,两人志趣相投但性格迥异。泰尔是一名自由主义者,而在他眼里,霍夫曼更像一名社会学家。

霍夫曼在SocialNet的成就远不如他当时兼职的这家公司更让人津津乐道。不管怎么说,霍夫曼的确利用到了他的SocialNet(社会关系),并最后正式加盟PayPal。当后者在2002年被eBay斥资15亿美元买下的时候,他已经升居PayPal的执行副总裁。

PayPal于2002年上市,霍夫曼摇身成为千万富翁。《纽约时报》采访霍夫曼时,他自我爆料说,拿到第一桶金之后,泰尔购买了一辆法拉利跑车,他自己原本想买一辆奥迪,但最后只买了一辆讴歌(Acura),把大部分钱投入到硅谷第一家太阳能面板公司Nanosolar中。

他说:“我会考虑这些钱的价值。如果我只有7.5万美元,我是购买一辆豪华汽车,还是参与改变世界?”

身形庞大的霍夫曼当前仍然驾驶着他的绿色讴歌,而Nanosolar已经成长为一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企业。霍夫曼是否有改变世界的能力不好下断语,但他在风险投资方面的眼光的确独到。

LinkedIn的成功

在Ebay买入PayPal后不久,霍夫曼便和他人联合创办了LinkedIn,这是第一家商业领域里的在线社交网络,于2003年正式启动。在2007年成为LinkedIn的主席及总裁之前,他一直任CEO一职。

和霍夫曼后来投资的Facebook不同,LinkedIn是面向商业客户的社交网络公司。它主要让注册用户维护商业交往中认识并信任的联系人,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关系网”或是“人脉”(Connections)。用户可以邀请他认识的人成为“关系圈”的人。

LinkedIn带有非凡的“交际”能力,在不到10年的时间,已在20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1.35亿个用户。当下,平均每一秒钟就有一个新会员加入LinkedIn。有海外分析师把它归类为求职招聘及建立工作人际网络的网站,对象同时包括消费者和企业用户。由于它提供“猎才解决方案”,为招聘人才的公司与求职者配对,因此可以赚取相关的服务费用。

业界分析师认为, LinkedIn的盈利模式更像是采用“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即按客户需求提供相关软件,根据服务功能及内容收费,这与Facebook等消费者为主的社交网站不同。从功能来看,它类似于客户管理软件供应商Salesforce、销售网上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SuccessFactors或提供网上会计程式的NetSuite。

简而言之, LinkedIn不仅可以依靠广告收益和网上服务,同时可以利用很多其他途径赚钱。例如在2010年,LinkedIn有56%的收入来自于主动寻找客户的服务,仅44%收入来自网上销售。《福布斯》曾这样对比LinkedIn和Facebook,用户每月花在前者的时间是18分钟;而后者达6.4小时。但如果从收入来看,结果大相径庭——LinkedIn平均从每位用户处获得1.3美元,而Facebook仅从用户处获得6.2美分,整整相差20倍。

在美林等国际投行的推动之下,LinkedIn终于在2011年5月19日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集资3.5亿美元,成为首家上市的大型社交网站。LinkedIn原先定价仅为32美元,但受到热捧后,一举调高至45美元,结果开盘时却蹿升至83美元,首日收盘报94.25美元,较招股价上涨109.44%。按当时收盘价计算,这家公司市值突破了89亿美元,成为自Google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网络公司IPO。持股量近20%的霍夫曼显然也再次享受到了天使的赚钱快感。

风投

霍夫曼努力把PayPal和LinkedIn的成功延续到其他互联网企业上。2010年,他受邀加盟有近40年历史的元老级风投公司——格雷洛克合伙企业(Greylock Partners),管理一笔约2000万美元的开发基金。他的投资风格是广撒网,当然目标仍然是以社交类网站为主。

他广撒网到什么地步?仅外界已知的IT行业项目就有80多个。有人可能会觉得他这么多的天使项目有点把企业当作白菜来买。不过如果仔细翻查霍夫曼的投资成果,就会发现,他的确有从砂堆中发现钻石的能力。

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便是Facebook。其实早在Facebook第一次募资时,霍夫曼便已经加入,也正是他介绍Facebook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与他的旧同窗彼得·泰尔见面,那次面谈促成了泰尔对Facebook最早的50万美元天使投资。

2004年,霍夫曼向Facebook投资了4万美元。如今,他和妻子共持有470万股。

在Facebook之后,霍夫曼在社交游戏公司Zynga上的投资也为外界所津津乐道。这个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主要是开发一些网页游戏,并发布在Facebook及Myspace等社交网站上。和在Facebook的投资一样,霍夫曼本人早在Zynga第一轮融资的时候便已加入,同时还成为董事会成员。Zynga在2011年上市招股书中透露,这家成立仅4年的公司独立用户已经达到1.48亿,遍及166个国家和地区。Zynga在LinkedIn上市后两个月左右也进行了IPO,在2012年3月,市值一度突破了108亿美元。

霍夫曼的白菜名单中还有很多知名的网站,包括了Wikia、Permuto、SixApart、thesixtyone以及shopkick等。由于几乎所有前景广阔的社交媒体初创公司的创立,霍夫曼都有参与。难怪在《福布斯》2012年科技界“全球十大风险投资家排行榜”中,他跻身前三。

投资经历

投资扎克伯格

2004 年秋天,美国门罗公园沙丘路两旁的橡树如撑开的金色巨伞。雷德 · 霍夫曼 ( Reid Hoffman ) 领着哈佛大学二年级学生马克 · 扎克伯格 ( Mark Zuckerberg ) 走进了一间普通办公室。霍夫曼的 PayPal 前同事、风险投资人彼得 · 蒂尔 ( Peter Thiel ) 正等着他们。

扎克伯格没穿正装,短袖衫、牛仔裤和阿迪达斯的橡胶人字拖鞋,坐在沙发上陷入沉思,偶尔回答几个问题,然后呆呆地看着霍夫曼和蒂尔。

提起与扎克伯格初见时的情景,我眼前的霍夫曼露出了狡黠的笑容。5 月 24 日午后,在北京亮马桥四季酒店的第 26 层,坐在一张棕色软皮沙发上,霍夫曼向我们抖出了投资秘籍,夹杂一些硅谷的八卦。

初见扎克伯格时,霍夫曼刚创立一年多的职业社交网站 LinkedIn 的用户已接近 100 万,他认为社交媒体是大势所趋。彼时,扎克伯格的校园交友网 Facebook 不到半年也已聚集 20 万用户,但遇到了资金问题。霍夫曼和蒂尔正考虑是否要给这个年轻人一笔资金。

扎克伯格没有装腔作势,他说了几个朴素的想法,比如在 Facebook 中加入 Wirehog 这种社区分享服务,使其真正实现图片分享。这让霍夫曼和蒂尔印象深刻,并决定投资 50 万美元。2012 年 Facebook 在纳斯达克上市,这 50 万美元成了硅谷历史上最有远见的投资之一,十年间升值 2 万倍。截至 2014 年 6 月 27 日,其市值已达 1723 亿美元,用户超 10 亿,在新一代的硅谷公司中遥遥领先。

” 扎克伯格几乎具备优秀创业家的全部特质,他有非常好的产品感觉和技术能力,并且成长迅速,他值得投资。” 霍夫曼说。

遗憾当初未投资小米

2015年5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全球创新论坛”上,雷德如是回忆:“雷军当初联系过我,想得到我的投资,但我没有答应。”对于当初未投资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他感到“很遗憾”。

让雷德遗憾的中国公司小米诞生于2010年,凭借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该公司发展迅猛。2014年年底,该公司估值已达450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成功对于每一个“擦肩而过”的投资人无疑都是笔不小的损失。

“作为投资人,为了避免亏损,你必须要进行各种权衡。但当损失发生时,不要沉湎于过去。”当日的论坛上,被称为硅谷“创投教父”之称的彼得·蒂尔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安慰”雷德。作为雷德的老朋友,彼得与前者同为Facebook的投资人。所不同的是,彼得是在第二轮才投资Facebook,所以并没有取得雷德那样可观的收益。

雷德透露,作为投资人,他看重的创业者需要跟许多人不一样,并且要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思路。他以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为例指出,尽管2004年扎克伯格找他寻求投资时,还是一个“没穿正装,短袖衫、牛仔裤和人字拖鞋”的内向的年轻人,但他还是看中了Facebook的潜力,这一眼光最终被后来的事实证明。

错过了小米机会的雷德,显然不愿再错过小米所代表的中国机遇。他参与创办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全球用户数已突破3亿人,去年年初,LinkedIn组建中国团队,中文成为第22种LinkedIn官方语言。雷德这次来京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帮助LinkedIn更好地实现本土化。

雷德·霍夫曼给毕业生的忠告

霍夫曼提到的三个成功秘诀是:竞争、人际交往和冒险。

激烈的竞争:明确自己的方向。

你毕业时,你必须得承认无论你毕业于哪所大学,都不意味着一份稳定的工作。霍夫曼说到,在刚刚毕业时,他也选择错了,后来,他对自己进行了定位,明确自己要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他不断问自己:我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我应该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才适合自己?怎么讲工作和兴趣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怎么在众多机会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面对激烈的竞争,你需要打败你的对手,从中脱颖而出,但你必须具备雄心壮志、很好的营销能力以及良好的专业素养。

此外,多少钱决定了你现在可以去的地方,多少雄心壮志决定了你将来会去的地方,而营销能力决定了未来别人会愿意支付多少工资给你。

人际网络:学会与人打交道

无论哪份工作,都要学会与人打交道,当你在寻找一个工作机遇时,其实就是在寻找一个影响你或你想成为的那个人,所以,为了尽快的让自己变得更好,可以和你想成为的那个人在一起相处,通过你认识的人去认识他们。

例如在LinkedIn,你拥有几百人,实际上是拥有一个200万人的交际中心。

冒险精神:敢于尝试

其实在我们的应试教育中,很少鼓励学生去犯错,但犯错才是成为学习的一部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你不一定知道哪个点的计划才是最好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尝试、错误了,你才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

当我毕业时,我不清楚是要去市场还是产品开发,后来我去了苹果那里免费工作,实践让我明白了我想去哪里,怎么去实施。

在大学里或许是那些最优秀的学生犯错最少,但是在职场中,最成功的往往是那些敢于冒险的。

在职场中并不可能一帆风顺,你要敢于去冒险,迎接挑战,这样每当你克服了相关难题,你就进步了,你的优势也就越来越明显了。

不要害怕旁人对你说这个工作多么有挑战性、有多难就逃避了,其实越是有挑战性的话,争夺的人就越少,你的机会就越大。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