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国历史
中国清朝
1757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又称广州十三行)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乾隆的这道圣旨常被视为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
原因清朝统治者期望维护极权统治的心理观念是“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 。
基于保护传统文化。事实上是对本国国民的愚民政策。
保障本地经济发展,免受外来力量的影响。清朝封建统治时期经济上自给自足,不依靠同时也很抵制外来商品。
国防安全的出发,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合和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渗透。
以免有间谍盗取本国资料。
清朝政府对自己经济和政治实力的过分盲目自大。
闭关锁国这一政策推行了二百多年。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自卫作用。但是,当时西方国家正在进行资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和技术(不是科学)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东方的一大强国。然而,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中国人均粮食产量仅有二百公斤左右,美国已接近一千公斤;中国年产铁约二万吨,不及法国1/10,英国1/40。中国的造船业和航海业历来比较发达,从此也迅速没落下去。往日出没于东南亚海面的中国船队,随之销声匿迹,被其它国家的船队取代。中国的各项发明和技术,在明朝中后期较西方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日本幕府时期
主条目:日本闭关锁国是日本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实行的外交政策。在1635年开始实行,直到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为止。德川幕府明确禁止日本人出国、禁止在外的日本人回国,并规定于外国的贸易关系仅允许在长崎进行,而且对象仅限于中国和荷兰。此外,某些地方藩主会与特定国家进行贸易,包括对马藩的宗氏与朝鲜、萨摩藩岛津氏与琉球国的贸易。
其它历史例子
朝鲜王朝于1864年行锁国政策
尼泊尔于拉纳家族专政时实施锁国,只与印度或中国往来。
影响
正面影响:
从一定程度上打击和限制了猖獗的海上走私以及海盗行为。
对沿海地区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负面影响:
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严重的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
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慢慢的落后于世界。
文化上,经济上,科学上无法和世界接轨,各种先进技术思想难以发展,整体上呈现帝国黄昏现象。 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减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阻碍本国的经济发展,彻底丧失对外贸易主动权。
阻隔与外国的科技文化交流,以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造成国际冲突。
影响社会科技发展。
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