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门票经济
门票经济是指门票收入在旅游景区的经济收入里占据绝大份额,门票收入成为景区主要的经济支柱的一种经济现象。或者通俗地讲,景区门票的升与降直接影响着景区游客的来访量,并呈一定负相关关系,即门票涨价,游客访问量便下降;景区门票下降,游客访问量便上升。
门票经济的实质性分析
旅游产品是为满足旅游者的愉悦性休闲体验需要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产或者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总和(谢彦君)。可见,旅游业是关联性非常强的产业,旅游收入的来源是多渠道的。他们所说的为了“满足开发新的景点,维持日常运营、保护和人员开支等费用以及控制流量等”这些借口都显得比较牵强。
(一)中国旅游资源的运营模式是导致门票经济的主因。目前中国旅游景区景点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国家直接经营,第二种是市场化经营模式,即把景区景点的经营权交给企业,这是大部分景区所采用的模式。因为企业化市场运作的逐利性决定了门票涨价可以给景区景点经营企业带来直接的收益。而降低门票价格虽可以带动周边的旅游利益相关者诸如交通、餐饮、住宿和通讯以及当地社区带来良好的收益。但往往景区景点经营者被排除在此之外,所以相对于降低门票带来的旅游流量产生的收益远不及提高门票带来的更直接,更有动力。
(二)地方政府的财政对门票经济的依赖是促进因素。在当前中国旅游资源的运营上,地方政府一般都参与了景区、景点的利益分配。一些地方政府把旅游景区变成除土地出让外的另一重要“摇钱树”,允许景区一再提高门票价格,无非就是看中了门票收入能带来的收益能为当地GDP做出贡献从而使本应用于维护和改善环境和基础设施的资金流失。忽视了降价带来的旅游流量的增长引起的综合效用。
(三)市场供求不均和景区收入单一是基本原因之一。有些旅游资源垄断性强,旅游企业独家经营,涨价底气十足。加上个别旅游企业不经济探寻多样经营,拓宽融资渠道,想直截了当通过门票涨价弥补资金的不足。
门票经济的影响后果
景区景点出售门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旅游企业的收益,但是基于旅游产品本身的公益性,其消极影响远远大于“门票经济”带来的正面效果。
(一)剥夺了广大民众的基本权利和国民福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休闲、旅游不单单有助于恢复人的体力、智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更是普通民众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一种普惠性的国民福利。旅游景点,尤其是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公共财产,景区、景点的不合理涨价偏离了旅游资源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变相剥夺了部分民众放松心身、提高生活情趣、增长知识和接受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权利。
(二)损害当地社会和经济的长远发展,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旅游业的相关性比较强,可以通过旅游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和进步。但是,高门票让人望而却步,游客的减少必然影响到由当地旅游资源而产生的吃住、娱乐、休闲等的综合效益,减少了当地的税费收入,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另一方面,在景区成为旅游公司或承包经营者主要财源的现实环境里,不仅涨价会成为既定目标,甚至会通过权钱交易等多种手段,以利益共同体的形式来游说和绑架地方政府降低门票的建议与行动必将给政府行政带来负面影响。
(三)不利于社区关系的改善。旅游业本身是不能增加社会总体的财富,但是可以盘活经济,实现收入的再分配。涨价无疑降低了一部分游客的出游动力,减少了景区景点的客流量,这必将给当地社区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的团体和个人产生负面因素,影响到他们的收入分配,长久以往会造成本地居民的抵触情绪。2013年4月,在湖南凤凰古城实施148元“门票新政”的首个“五一”小长假,游客量不及往年的一半。这不但损害了游客,也损害了普通商家的利益,招致了当地的强烈抵制。
(四)国内财富外流。在目前国际经济复苏日益艰辛而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各国都尽其所能,采取包括旅游促销等手段来致力于经济的恢复。同时人民币日益升值,国际购买力愈来愈强的情况下。门票涨价会使消费者的国内购买意愿降低,国外出行愿望增强,大量的国内财富流向海外。除此之外,门票涨价也会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心态和满足程度,对景区的形象大打折扣,从而制约景区发挥综合效应,影响其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