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金庆焕
金庆焕
金庆焕,(1934.10.25-)海洋地质、油气地质专家。浙江省临海市人.1963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持或参与主持“北部湾地质构造和油气远景评价”、“南海北部海洋地质综合初查”、“珠江口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和油气远景评价”、“台湾海峡及围区中新生代地质构造特征油气地质”、“南沙海域万安盆地油气远景评价”等一批重要地勘和科技报告。为油气远景评价和突破作出贡献,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主持或参与主持完成“南海地质与油气资源”、“南海北部大陆架第三系”、“南海北部大陆架第三纪古生物图册”和“太平洋中部多金属结核及其形成环境”等专著编写,为南海地质和大洋矿产资源研究作为贡献,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
人物形象/金庆焕
金院士确实有些不修边幅。初次见面,看他外穿一件半旧的长袖衬衫,里边却是件短袖汗衫,隐约可见两个大红的字——“桂林”,大概是哪次旅行的纪念。听说牛群第二天要来拍照,金院士的同事马副局长发话了:“明天穿件西装,像点样。”
单看外表,你的确很难想到金院士吃了将近十年的“洋面包”。
个人经历/金庆焕
金庆焕
1952年,金庆焕从回浦中学(今台州二中)毕业,考进浙大土木专业。由于成绩优异,第二年被选送赴苏留学。1954年8月,载着金庆焕等600多名留苏学生的专列离京开往莫斯科。当火车行驶到西伯利亚时,专列上的有线广播要大家注意收听各自将要就读的学校和专业安排。“金庆焕,莫斯科大学地质系石油地质专业。”听到这个消息——用金庆焕自己的话说——一时“傻掉了”。对石油地质,他几乎一无所知。然而,当他踏入这个领域,却发现地质奥妙无穷——凭借科学和智慧,从深不可测的地下探寻宝贵的能源,这就像阿里巴巴搜寻藏宝洞一样神奇和诱人。他更深深懂得,戴着“贫油”帽子的祖国,对他寄托了殷殷厚望。
从1954年到1963年,将近十年的留学生涯中,在艰苦的理论学习之外,金庆焕还先后4次到高加索、巴库和土库曼等含油气地区,进行了长期的野外地质实习,为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实习期间,金庆焕几乎都是在凌晨2点之前睡下的,农民出身的他,对这句话的印象太深了:“供养一个留苏学生,需要花费30户农户全年的收入。”——这是出国前夕,刘少奇看望留苏学生时所说的话。
南海探宝人/金庆焕
从七十年代开始,金庆焕一直在广东工作,南海石油地质成了他主要的研究领域。
今年3月的一天,渡轮穿过早春南国的烟雨,把我们带到珠江环绕的长洲岛。在紧邻黄埔军校旧址的一处码头上,停泊着几艘漂亮的大船,金庆焕如数家珍般向我们介绍:这是海洋四号、这是奋斗五号、那是探宝号……这些船,都属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也是金庆焕的“脚”——搞海洋地质研究,一定要以实地勘探作为基础。几十年来,他和同事们在北部湾、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开展了一系列国家级重要地质勘查工作,为这些盆地的油气远景评价和珠江口盆地的油气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
老金说:“搞地质的人,最高兴的就是自己的预测得到证实。”记得在七十年代中期,他们在珠江口一带进行了半年的调查,采样、绘图、论证……1978年,金庆焕以较充分的论据提出“珠江口东部的油气远景优于西部”的观点,后来,有关部门在珠江口进行勘探,结果证实了这一预测。目前,珠江口盆地已建成多个油田,年产原油超千万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指点着南海地图,金庆焕说,南海主要盆地的资源潜量数以百亿吨计,其中石油资源潜量和天然气资源潜量十分丰富,未来,这里必将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个人著作/金庆焕
金庆焕著作
《天然气水合物概论》(专著,科学出版社,2006)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科学出版社,2005)
南海北部油气勘探成果概述 (广东水产科技,2005第3期)
世界及我国深水油气勘探的主要成果 (广东海洋湖沼学会上特邀报告,2006)
中国能源的严峻形势及对策 (广东省院士论坛学术报告,2006)
科学利用化合能源,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广州大学学术报告,2007)
成就荣誉/金庆焕
身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金庆焕是海洋地质、油气地质专家,为油气远景评价和突破作出了贡献,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李四光地质奖一次,地矿部、国土资源部、中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各一次。
相关评价/金庆焕
人是时代之树结出的果实。从我们采访过的许多院士身上,都看得出他们出自同一个“模子”,这个“模子”,塑造了整整一代新中国知识分子。在他们的天平上,事业的份量,永远不能用
物质享受的砝码来衡量。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个1000多人的大单位,金庆焕曾任总工程师,也算是“高层领导”,可老金的老同事——调查局原副总工程师老姚说,老金有时出差,打个的就去了车站。一次应福建省政府之邀去搞科研,接待方要单独给老金安排一个房间,可他硬要跟别人合住……
就像他不合时宜的装束一样,老金在生活上确实有些“落伍”,可在事业上却往往有超前之举。调查局郭连生高工说,早在七十年代末,金庆焕等人就向地矿部建议,我国应尽早开展大洋地质科学调查。此后,地矿部于1986年首次开展太平洋多金属结核调查,取得了重要成果。老金还是最早关注并向国内同行介绍“固态甲烷是未来新能源”以及相关资料的中国科学家,在以他为首的几位科学家带领下,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于1999年首次在南海南部开展试点调查,证实了这里存在大量天然气水合物这一喜人消息。
有人说,老金搞了一辈子石油,自己也像是石油——看上去黑不溜秋不起眼,沉在地下,可蕴藏的能量巨大,是块宝。
1997年,金庆焕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前,有关部门组织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52名高级科技人员,对老金进行民意测验,结果赞同的有52票,不同意的为0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