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适用民生技术

什么是适用民生技术

适用民生技术是指综合考虑一个国家或区域生产要素的现有条件、市场容量、社会文化环境、当前技术水平等因素,能够对改善民众生存及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最大贡献的民生技术组合。适用民生技术强调的不是技术水平上的绝对先进或落后,而是强调技术在改善民众生存及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适用性及实用性效果,即技术要适应本国或本区域的实际情况,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适用民生技术的发展目标

发展适用民生技术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最广泛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环境目标:节约能源和资源,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3、经济目标:在满足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的前提下,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适用民生技术、中间民生技术和累进民生技术的关系

与适用民生技术相近的概念还有中间民生技术和累进民生技术。中间民生技术是处于中等水平的民生技术,是相对于技术而言的。中间民生技术是相对于昂贵的现代高科技的适应不同地区经济条件的替代型技术,其特点是规模小、投资少、技术简易便于推广、与生态系统相容。中间民生技术的指导思想强调有效利用地区资源、人力和智力资源,尽量利用可再生资源,尽量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和当地文化传统等。中间民生技术思想是对一味追求高新技术的反思,是把技术运用与生态系统保护结合起来考虑的一种新思想。

需要注意的是,中间民生技术不限于传统的简单的技术,也强调将高新技术小型化和对环境的适宜化。累进民生技术意在强调民生技术进步具有继承性和累进性,即选择民生技术时要考虑本国现存的民生技术体系及技术基础,要与本国整体技术水平、生产发展水平和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水平等相适应,要注意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循序渐进地提高民生技术水平,从而获得技术进步的累进效果。

适用民生技术、中间民生技术和累进民生技术,各自的主张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的选择标准并无太大的差别,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适用民生技术强调根据多方面情况判断寻求最大的适用性;中间民生技术反对过于追求最新技术的偏执的技术选择,重视对实际环境的适应性;而累进民生技术则相对重视技术进步的累进效果。不同水平层次的民生技术之间按照一定的关系构成一个整体,在选择民生技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将各种技术合理搭配,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