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招商经济和连锁加盟在中国蓬勃发展,蔚为壮观,但政策法规相对滞后、市场监管缺失和盲点过多,连锁加盟招商展会过多过频泛滥成灾、导致对入场招商单位审核形同虚设,来者不拒助纣为虐;具备极大成本优势的网络招商风行,大大降低了诈骗成本、提高了诈骗敛财的速度,让某些侥幸之徒很容易快速实施波及全国乃至全球的虚假招商加盟诈骗,而且虚假招商加盟的诈骗行为、名称、形式象病毒一样不断变种,已经出现了很多“人才济济”、冠冕堂皇的集团化诈骗团伙。
常见骗术
连锁加盟骗局1、不切实际的投资回报率
连锁加盟特许方通过网络和其他广告形式大肆宣传,大吹特吹加盟该项目只需3个月最多半年就能收回全部投资;总部将全面负责员工培训、前期广告投入和统一店面形象设计等工作。但被特许人加盟后却发现,投资成本远不止原先所说的金额,或者宣传的成本只是直接成本而不包含管理费等间接成本,特许人事前的承诺也无法真正到位,做了几年后也无法盈利,甚至可能永远也看不到盈利的希望而宣布破产。
2、名义上是“特许加盟”,实际上却是为了卖“设备和原材料”
很多加盟项目表面上说是“特许加盟”,而实际上“特许加盟”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幌子,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高价卖机器设备和原材料。这是目前特许加盟展会上屡见不鲜的现象。等你高价买了他的设备和原材料之后,加盟特许方就逃之夭夭,最后只有加盟者自认倒霉。
3、表面上是“加盟样板店”,而实际上是特许加盟商的“托”
一些不法特许人通过前期对几个加盟店和样板店的包装和造势进行内外勾结,让考察者看到表面上生意很红火,而实际上那些客户和对该加盟店赞美的人绝大部分都是特许加盟商请来的“托”。一旦你真的加盟了,特许方就只顾收取加盟费、管理费,你能不能赚钱他就不再管了。
4、格式合同陷阱
有些特许加盟店签约时对加盟方承诺,可以全部收购加盟方的产品,同时却用格式合同注明要达到他们约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当加盟方生产出产品后,授权方往往以产品没达到质量标准为由拒绝收购,加盟者只能“哑巴吃黄连”。而加盟方签约时因为没有任何经验,无法了解能否可以达到约定的质量标准,并且有可能授权方规定的质量标准是神仙也达不到的。
创业者在选择连锁项目加盟时,合同是保障自己权益的最后一道屏障,不能随随便便就签约,必须花必要的时间将所有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条款仔细推敲,如果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最好请信得过的相关专业人员协助。
正确应对
连锁加盟骗局1、精心调查,防范于未然 在进入任何行业之前,先弄清这个行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猫腻,调查明白各家的信誉、实力,将恶名早已在外的招商盟主/连锁总部排除在选择之外,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自己不具备调查的实力,可以向专家、学者或国家相关行业和监管执法部门咨询,借助外部力量保护自身合法的连锁加盟投资权益。
2、别轻信招商盟主/连锁总部的意向书、格式合同
更别轻信招商盟主/连锁总部的格式合同,而且要看清合同条文、避免合同陷阱。发现不妥当、有争议的合同条文,该反对的反对,该修改的修改,该删除的删除,一定要本着对自己身家性命和全家幸福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合同条款。
3、聘请律师和专家把关合同条文、避免合同陷阱
在进行这项连锁加盟投资之时,聘请一两位信得过的律师和连锁加盟行业资深专家随行是很有必要的。
4、查看是否在商务部备案
在商务部备案是一个正规特许经营企业的必备条件之一,而特许经营企业要开展加盟连锁业务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按照中国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来讲,如果你做商业特许经营,最起码的条件你得至少具备三个,一注册商标,然后是两店一年,就是说两家直营店,并且这两家直营店具有一年以上的经营的历史,第三个,如果是跨省的话,必须要直接到商务部,如果是非跨省可以到省商务局去备案。
曝光骗局
曝光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揭露了“28商机网”、“U88连锁加盟网”、“3158致富网”等网站涉嫌发布虚假连锁加盟广告,诱使许多小本创业者身陷连锁加盟骗局,血本无归又投诉无门。同时被曝光的还有为上述网站代言的范伟、张铁林、王刚等影视明星。
打开上述三家网站中的任何一家,以类似于报纸“分类广告”形式发布的小幅广告扑面而来,多不胜数。与传统平面分类广告不同的是,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点击任何一个在网站首页占用面积不过几平方厘米的广告,都可以进入品牌商的广告主页,看到令人眼花缭乱、充满诱惑的广告宣传。
在这个链条的更上端,则是招商网站在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自我宣传广告,被央视曝光的几位影视明星,都是以网站代言人的身份在传统媒体上露面,至少在客观上起到了为网站扩大影响、担保信誉的作用。
由此,具有合法身份,但没有任何信誉可言的品牌商,在经过网站、电视台、代言明星的层层包装和担保之后,在创业者那里获得了信任,以后的骗局才得以一步步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