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技术经济学的介绍
运输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技术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在运输这一特定领域中的应用。它是一门研究运输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运输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运输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运输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研究交通运输工程实践活动的经济效果,寻求提高经济效益途径和方法
通常,国内外许多学者称技术经济学为技术经济效果学。工程是指人们综合应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的具体实践活动,以及它所取得的实际成果。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和经济地理等社会科学的理论,并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去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产品或解决工艺和使用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形成了门类繁多的专业工程,如交通运输工程、物流工程、机械工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航天工程等。
在现代生产中,技术被看作是一种自然资源转变为另一种产出性资源的手段,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转化是由技术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技术可以看成是四个基本要素的组合:生产工具与装备、生产技能与经验、生产资料与信息、生产组织与计划管理。技术的四要素是相互补充的,在任何经济活动中都要同时发挥作用,缺一不可。四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善与提高都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技术进步是物质生产的技术基础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与管理技术的改进与提高。从表现形态来看,交通运输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一样,技术可分成体现为机器、设备、基础设施等生产条件和工作条件的物质技术(硬技术)与体现为工艺方法、程序、信息、经验、技巧和管理能力的非物质技术(软技术)——不论是物质技术还是非物质技术,它们都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形成的,并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互相结合,在生产中共同发挥作用。
技术的使用直接涉及生产活动中的投入与产出。所谓投入是指各种资源(包括设备、厂房、基础设施、原材料、能源等物质要素和具有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的消耗或占用;所谓产出则是指各种形式的产品或服务。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可以使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本身也属于资源的范畴,它虽然有别于日益减少的自然资源,可以重复使用和再生,但是在特定的时期内,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稀缺的。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满足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而技术经济效果学就是研究在各种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如何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产出的一门学问。投入产出在技术经济分析中一般被归结为用货币量计的费崩和效益,所以也可以说,技术经济效果学是研究技术应用的费用与效益之间关系的科学。
技术经济效果学还研究如何用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作业、服务的必要功能。就用于道路运输的汽车这一工业产品来说,所谓寿命周期成本是指从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开始,经过制造和长期使用,直到报废为止的整个产品的寿命周期内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对于汽车的使用者来说,寿命周期成本体现为一次性支付的产品购置费与在整个汽车使用期内经常性的费用之和。所谓必要功能是指产品使用者实际需要的使用价值。用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作业、服务)的必要功能是提高整个社会资源利用效益的重要途径。研究寿命周期成本、分析运输T具更新的最佳时机是运输技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19世纪80年代南戴姆勒(Daimler)和本茨(Benz)制造的,由于生产成本太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汽车仅是贵族的一种玩物。后来经过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努力,使每辆汽车售价降至1000~l500美元,进而又降至850美元,到1916年甚至降至360美元。汽车的使用成本也有所降低。这为汽车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最终使汽车工业成为美国经济的一大支柱。汽车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美国的钢铁、石油、橡胶等一系列行业产业的发展,同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一事例说明,在保证实现产品(作业、服务)必要功能的前提下,不断追求更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技术和经济相互关系,探讨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技术和经济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例如,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许多全新的产业,如微电子工业、计算机工业、生物工程工业、高分子工业等;由于技术进步,提高了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程度和工艺水平;由于技术进步,使传统的靠天吃饭的粗放式农业,逐步过渡到旱涝保收的田同式的集约化的农业;由于技术进步,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条件和劳动安全程度,扩大了就业范围;随着技术进步,人们改善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不断增强,从深度和广度上扩大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由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商品信息的传播,扩大了商品交换等。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经济基础。任何一项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引起的,且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得到应用和推广。社会因素(例如民族传统、人口状况、劳动者的素质、社会结构、经济管理体制等)和经济条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它们既是技术发展的动力,又为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经济的发展为技术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制约着技术的发展。在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发展本国经济,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必须根据本国的经济实力选择适朋的技术,不能超越自己的实际能力选用价格昂贵的尖端技术。技术经济之间这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使任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不仅是一个技术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经济的问题、研究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推动技术进步,是技术经济学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技术经济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一个新领域,
在这一领域中,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关系最密切的问题是技术选择问题,即在特定的经济环境条件下,选择什么样的技术去实现特定的目标,技术选择分宏观技术选择和微观技术选择,宏观技术选择指涉及面较广的技术采用问题,其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超出一个企业的范围,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例如,从近期来看,发展中国的电力工业,是优先发展火电,还是优先发展水电,或者是优先发展核电?从长远来看又应作如何选择?又如,要解决中国的城市交通问题,是大力发展小汽车,还是采用发展公共交通加自行车的办法?再如,中国铁路运输的牵引动力,应该以蒸汽机为主,还是以内燃机车为主,或者是以电力机车为主?这些都是涉及范围很广的宏观决策问题,每一项决策都与采用和发展什么技术有关,而且最终都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指导各个层次技术选择的是各级技术政策。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制订出企业的技术政策,在这种技术政策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技术选择,以适应竞争和发展的需要。每个产业部门也应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本部门的要求、本部门技术发展的趋势及各种客观条件,制订出本产业部门的技术政策,用以指导本产业部门的技术选择和发展规划。同样,国家也必须有明确的技术政策,用以指导、控制全国范围内各个层次的技术选择。国家的技术政策影响到整个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这些政策的制订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客观分析国情、深入研究技术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也千差万别,这种不平衡和差别使得不同的国家不可能按照相同的模式进行技术选择,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技术选择模式。
三、研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进而获得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是物质生产的技术基础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和管理技术的改进与提高。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生产要素一种新的组合,是创新者将科学知识与技发叫用于工业化生产,并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的一系列活动,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际过程。
技术创新的内容包括:新产品的生产,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新资源的开发,新市场的开辟。
技术创新是在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实现的。单纯的创造发明,并非技术创新,只有当它们被用于经济活动时,才称之为技术创新一技术创新是通过由科技开发、生产、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完整系统,实现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其中生产和流通是使技术创新获得经济意义的关键环节。缺少这两个环节,科技发明就不能转化为社会财富,就没有经济价值,同样,消费者(指广义的用户)也不能将各自的反映或评价传递给科技人员,发明创造就只能停留在实验室中,不能进入经济领域,无法转化为生产力,也就不是技术经济学中所要研究的技术创新。
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哪里技术创新最活跃,哪里的经济就最发达。技术创新不断促进新产业的诞生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不断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闲此,各工业发达国家,无不想尽各种方法,利用各种经济技术政策,力图形成一种推动技术创新的机制与环境。
运输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该学科建立的基础和对开展各项研究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理论和准则。从这一概念出发,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技术与经济相互作用理论、技术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技术创新理论、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理论、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理论、费用效益分析理论等。本书重点讨论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技术应用的经济效果问题,因此,这一节简要介绍技术经济学的方法体系、费用效益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方案比较的理论与方法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
一、技术经济学的方法体系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以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为主体的应用学科,方法论是技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是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第二个层次是基本方法和专门方法,基本方法是适用于解决技术经济问题的普遍方法,专门方法是技术经济学某些特定领域或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方法;第三个层次是一些更具体的方法。技术经济学的方法体系如图l所示:
二、费用效益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或劳务,即花一定费用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工程项目建设的根本目标都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它能使这种满足程度越高,则说明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大,经济效果越好。工程项目对每个人产生的效益可以用他对此所具有的支付意愿来度量,费用效益分析是以福利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福利经济学以社会全体人员经济福利总和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政策或活动对于个人或集体福利(得到好处或满足欲望)的影响。它提出要使物质资源配置达到最合理的程度,必须通过同家经济政策的调度,使边际私人纯产品和边际社会纯产品相等。从而使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相等。这里边际私人纯产品是厂商投入一个生产要素所增加的纯产品,边际私人纯产品乘以市场价格就是边际私人纯产值。社会投入一个生产要素所增加的纯产品,叫边际社会纯产品。在假定完全竞争的条件下,通过资源转移,可以使边际私人纯产值等于边际社会纯产值,并导致各个生产部门的边际社会纯产值彼此相等。这就是最优资源配置的标准,也就是国民收入最大化的标准。通过采取或不采取某项经济政策(或活动)两种社会经济状态下福利水平的对比,试图得出何种社会状况为优,然后判断该项经济政策的成功与否及府不应该执行的结论。福利经济学以帕累托优越性和补偿原则作为价值判断和决策的准则。
三、经济效果的概念
经济效果是指经济活动中占用和消耗的劳动量(包括活劳动与物化劳动)与取得的有用成果(产品或劳务)之间的比较,即投入与产出、费用与效益的比较。经济效果,有时也称为经济效益,工程经济分析的核心是经济效益原则。
四、技术经济分析的可比原理
方案比较是寻求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方案的必要手段,也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可行性研究过程,进行各项经济和技术决策时,均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可能的方案进行筛选,并对筛选出的几个方案进行经济效果计算,结合其他因素详细论证比较,做出抉择。工程技术方案要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可比基础。
1、满足需求的可比性
对工程项目实现同一社会经济目标的不同技术方案要在满足同样需要的前提下比较其经济性。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量指标可比性
对运输业要求线路设计通过能力和完成运输周转量相同,如比较公路线路走向方案或两地间使用不同运输方式的方案进行比较时,不能将不同设计通过能力的方案进行直接比较。
(2)质量指标可比性
当不同方案的产品质量不同时,不能对比。首先要使质量上都满足相同程度的需求,例如公路等级不同,所提供的汽车行驶速度、道路服务条件都不相同,显然不具备可比原则。不同性能的公路及客车所提供的服务安全性、舒适性湿然也不具有可比性。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将其转换为可比方案。
2、费用效益的可比性
(1)为使指标可比,费用和效益通常均采用货币计值的价值型指标。
作为经济分析,在市场导向的经济中,用货币来度量工程项目的效果(outcome)是最普遍的。有些效果不直接表现为货币的量纲,但是为了比较,也希望尽可能地转化为货币单位。例如,环境、安全、教育和卫生等效果,由于治理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这些效果通过权衡也有可能转化为货币度量。实在不行,也应尽可能加以量化(如用物理量)与所花的代价进行比较。工程经济分析不能代替最终的决策,但要为决策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把一些目标定性地绝对化是不科学的,如“安全第一”、“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等,作为重视这些问题的口号是可以的,但不具有可供操作的意义,因为不可能把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停下来保证安全和环境.
(2)计算价格的可比性
项目耗费与效益用货币形式表现时,要通过价格计算,应保证不同资源比价合理。财务分析用现行市场价格,国民经济评价用影子价格。
(3)计算范围的可比性
方案比较可按各个方案所含的全部因素(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计算各方案的全部经济效益和费用,进行全面的对比,也可仅就不同因素计算相对经济效益和费用,进行局部的对比。要特别注意各个方案问的可比性,遵循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和范围对应一致的原则,必要时应考虑相关效益和相关费用。
3、时间因素的可比性
由于资金时间价值原理的作用,不同时间同样数量货币是不等值的,在技术方案比较中要满足时间因素的可比性。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对使用寿命不同的方案进行经济效果比较,必须用相同的计算期作为比较的基础;
(2)技术方案在不同时间产生的费用和效益,不能将它们简单相加,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利用统一的复利计算至同一基准时刻再进行比较。
五、系统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为了分析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在运用先进技术的前提下,经济增长的规律,以及分析、计算、比较可供选择的方案,要求用系统的观点全面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使计算分析工作科学化,分析结果定量化。近一二十年来,在技术经济的分析研究中,较广泛地应用了运筹学、计量经济学模型、系统动力学、系统仿真等优化方法和计算机手段,提高了技术经济分析的准确性,拓宽了技术经济定量分析的范围。但是有些冈素,例如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等,一般难以用定量指标表示,要做定性分析。所以工程经济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尽量扩大定量分析的范围。
六、充分揭示和估计项目的不确定性
对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涉及对未来可能发生结果的预测和估计。这些结果都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无法避免的,即使是不搞工程项目、按现状延续的“无”项目,将来可能出现的变化也是不确定的,,分析人员的任务是尽可能事先揭示和估计这种不确定性有多少,以及对项目的影响程度。这将在本书的第五章详细讨沦。
七、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
在工程经济学所讨论的问题中,都经常对某个丁程项目和技术方案、或对行业技术经济发展规划进行技术经济的综合分析。由于不同项目、方案及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对不同项目、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但对不同项目、方案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是相近的,且具有一般的程序。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如图2所示。
隽志才主编.运输技术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