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走出去战略
走出去战略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预示我国“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开放向纵深发展。
走出去战略的形成过程
“走出去”战略的形成和提出在分类当中,我们大概把他分为三个时期,逐步发展过来的。
第一个时期就是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孕育了“走出去”战略。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教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规律的高度,明确指出了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长期国策,并科学阐述了对外开放的内涵,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步骤和发展格局,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坚持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此,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在自力更生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在这一重要方针指引下,我国企业开始勇敢地迈向世界。
因此,可以说,是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为“走出去”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孕育了“走出去”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作为我党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的形成和提出。第二个时期,就是江泽民同志时期。江泽民同志承前启后,在总结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后,正式提出把“走出去”作为国家战略。江泽民同志对“走出去”有一系列精辟的论述。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这个概念就比较清楚。其实,再往前追述,胡耀邦同志曾经提出过“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个思想实际就已经有了“走出去”的理论基础在里面。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提出:“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
同年,在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不仅要积极吸引外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办厂,也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国外投资办厂,利用当地的市场和资源。‘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方针的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所以,江泽民同志在97年就提出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概念,缺一不可。
2000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在向中央政治局通报“三讲”情况的讲话中,在全面总结我国对外开放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把“走出去”战略上升到“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之举”的高度。
同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充分利用好国外和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必须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这同西部大开发一样,也是关系我国经济和整个现代化建设发展全局的的战略”,“‘走出去’和‘引进来’是对外开放政策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现在情况与二十多年前不同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条件更具备了,要求也更迫切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会为实施这一战略带来更多的机遇。必须不失时机地‘走出去’,让我们的企业到国际经济舞台上去施展身手。这个战略实施好了,对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3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上基本上就把“走出去”战略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上来了。2001年,就把它写入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纲要》是这样阐述的:“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发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鼓励企业利用国外智力资源,在境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和设计中心。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跨国经营,实现国际化发展。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在金融、保险、外汇、财税、人才、法律、信息服务、出入境管理等方面,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完善境外投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约束机制,规范对外投资的监管”。2002年,在党的第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三个时期,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走出去”战略也非常重视。这个时期的特点就是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2003年10月,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是适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有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之后,胡锦涛主席有一系列的指示,“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境外投资的统筹协调,改善服务和监管,务求实效”。“要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这既是新形势下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加大信贷、保险外汇等支持力度,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引导和协调。建立健全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制度”。
吴仪副总理在“2005年全国对外经济合作工作会议”上做出重要批示,指出:“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对外经济合作工作,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必须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管理协调能力,健全促进、保障、服务和监管等政策体系;必须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
曾培炎副总理也在多个场合谈到“走出去”问题。他曾经指出:“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结一下“走出去”战略提出和形成的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孕育了基本思想,第二个时期是正式提出,第三个时期是加快实施。
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性
1.”走出去”是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必由之路
2.”走出去”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
3.”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
4.”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后国际扩张的必然选择
“走出去”则是以中国的公司为主导,服务于中国公司战略的一种跨国整合模式,我们从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当前,无论从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获取经济资源,争取技术来源,还是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走出去”都是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标志。
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第一,在更加市场化、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国家必须考虑,通过具有宏观影响力和国家长远发展战略意义的对外投资,提高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资源分配中争取一个更加有利的形势并改善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第二,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70%的情况下,国家必须考虑通过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扩大对外投资两个轮子,主动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在保持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向产业链高增值环节迈进,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的角色。
第三,无论从中国为全球制造产品,还是自身工业化、现代化的需要,都必须考虑如何通过对外投资主动地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
第四,在外资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分享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必须考虑新的发展空间。在外资企业走进来的同时,中国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各自发挥优势,“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将是一种必然的现实。
第五,在跨国公司利用自己实力,重组中国优势的同时,中国有实力的企业也应利用跨国公司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以自己的比较优势重组他国产业和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以获得市场份额和技术开发能力。在这过程中,壮大自己,培育与经济大国相匹配的跨国公司。
走出去战略的注意要点
第一,要增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紧迫感。我国关于走出去战略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后期提出来的。当时提出来这个战略,说明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有能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在“二战”后的五六十年代就制定了明确的海外战略或海外投资战略,在一些重要的资源开发方面,他们已经抢先占领了市场。但我们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以前,无论是从国家的经济实力、企业的技术水平、财力以及人才资源上,都不具备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技术水平提高了,改革开放的程度也加深了,我们也培养了一大批能够适应走出去战略的人才,这时,我们才有条件提出走出去战略。提出走出去战略是适时的,但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利用海外市场和海外资源的难度,刻不容缓地抓住这个机遇。如果再不增强紧迫感,不抓紧实施,机遇就会进一步丧失。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保持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
第二,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一个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比如说,到国外开发资源,涉及到两个国家的外交关系、国家的主权、公民的感情、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还有很大的风险,不是我们想走出去,就能走出去,想到哪个国家开发资源就能到哪个国家开发。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往哪儿走?一个是往友好国家走,一个是往有资源的地方走。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是很难走出去的。所以,必须和对方国家有良好的外交关系,必须和对方国家在经贸关系上平等互利双赢。对内而言,走出去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而且这种投资是有很大风险的。涉及到政府的很多部门和很多方面,比如说涉及到外交、商务、财政、发改委、外汇管理、银行和保险等部门,外交和商务还涉及到驻外使领馆和商务处。所以必须各方面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第三,实施走出去战略,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比如说资金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及评估项目、工程咨询等方面的资源,还要调动有比较优势的企业的积极性,给他们强有力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来看一下美国和日本,美国进出口银行已经有70年历史,它在实施美国的海外战略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国家财政通过该进出口银行,对美国在开发海外油气资源、稀有金属、承包大型工程项目方面以巨大财力支持,这使美国在海外资源性开发上占有了很大优势。日本输出入银行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最近日本又将日本输出入银行和海外经济协力基金合并,成立了日本国际协力银行。通过援外资金和出口信贷,支持海外的资源开发和承包工程等。在半个多世纪当中,该行为实施日本海外投资战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进出口银行是1994年成立的,到今年已有10年历史,是世界三大进出口银行之一,位居第三,仅次于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美国进出口银行。我们的资产总值跟美国进出口银行已很接近,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的资产总值将超过美国进出口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