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资金流量账户指标

什么是资金流量账户指标

资金流量账户指标是指资金流量账户主栏各项目名称。

资金流量账户指标包括的内容

1.部门增加值:部门的总产出减去其中间投入后的价值。国内各部门增加值之和为国内生产总值。

2.国外初始收入:进口减出口的差额。

3.劳动者报酬: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而获得的各种收入。包括从各种来源开支的货币及实物工资,即单位以工资、福利形式以及其他各种形式从成本、费用或利润中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工资性报酬,以及个体和其他劳动者通过参加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各种劳动报酬。

4.财产性收入:一机构单位使用其他机构单位拥有的金融资产、实物资产以及版权、专利等无形资产而引起的收入支付。

5.上缴财政:按国家法律规定,各机构部门上缴财政的实际支出。

6.国家财政预算内收入:国家财政部门集中的税金、利润和其他收入。

7.企业亏损补贴: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

8.地方财政预算外收入:各种地方附加集中的企事业预算外收入。

9.财政支出:为满足各部门经济、建设、生活等方面的资金需要,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的分配使用。

10.国家财政预算内支出:包括经常性支出和国家预算内投资支出。

11.地方财政预算外支出:地方财政筹集的各种预算外资金对企事业单位的支出。

12.转移:收入由一经济主体无偿向另一经济主体的流转,其特点是在发生收入流转的同时,没有货物和服务的反方向流转。

13.可支配总收入:各部门经过收入分配转移收支后‘的可用于最终使用的收入。

14.总消费: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其中包括居民最终消费和公共最终消费。

15.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减去总消费后的余额。

16.实物投资:各机构部门用于实物资产形成方面的支出。具体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库存增加。

17.固定资产投资。

18.库存增加。

19.流通中货币。

20.活期存款。

21.定期存款。

22.居民储蓄存款。

23.外币存款。

24.短期贷款。

25.中长期贷款。

26.外汇贷款。

27.财政存款。

28.财政借款。

29.财政借款(净)。

30.有价证券及集资。

31.保险准备金:对人寿保险准备和养恤基金的净权益以及保险费预付款和未结索赔准备金。

32.银行结算资金。

33.金融机构往来。

34.准备金。

35.中央银行再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

36.国际资本往来。

37.长期资本往来。

38.短期资本往来。

39.国际储备资产

40.资金总运用:金融交易部分的资金流量表上各部门资金运用之和。

41.资金总来源:金融交易部分的资金流量表上各部门资金来源之和。

42.净金融投资:既是资金总运用与资金总来源的差额,又是总储蓄与总投资的差额。理论上,这两个差额在数量上完全一致;具体核算中,由于计算口径和资料来源不一致,两者间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